虽然说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了,但是也是不能很好的保证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而在生活中心脑血管的病人也是越来越多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年纪大的老人来说更是容易出现这个疾病的。但是大家对于这个疾病却不是很了解,这样的话就不能很好的治疗疾病。那么,心脑血管包括哪些呢?
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的,而脑血管疾病则大多都是中风,是由脑部出血引起的。
心脑血管疾病如今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每年我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多达300多万人,还有数百万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残疾。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前有什么征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本刊记者采访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胸心脑外科主任王洪运。
气温骤降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进入秋季气温降低,医院接诊的高血脂、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加。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有‘三高’病史者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发病。”王洪运主任说。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特别是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眼下已是深秋时节,早晚温差变大,随着气温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这是因为秋冬温度下降,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增强,血黏度上升,极易诱发小血管病变。此外,由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据调查统计显示:秋冬季节,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病者占全年发病人群的比例高达69.5%。
预防“脑卒中”
一定要控制血压
“每年我们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多达五百例。”王洪运主任告诉记者,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它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俗称“爆血管”。
对于心脑血管包括哪些呢,这个问题大家也从上文了解的很详细了。老年人就是因为体质和免疫力下降所以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说老人在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注意饮食健康和做出一些适量的运动,这样的话才会更好的预防一些疾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