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怎么看凝血功能

血常规怎么看凝血功能

我们都知道,如果皮肤破裂的话,血液就会流出。但是因为我们的血液当中有血小板,是可以凝固的,如果伤口不大,那么是不会导致缺血的。但是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凝血的功能并不好。那么就需要注意了。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血常规来看凝血功能,那么具体怎么看呢?

血常规怎么看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是指使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的一种能力,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功能。

狭义上是指机体在血管受损时所具有的由凝血因子按照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的能力。广义上的凝血功能还包括血小板的活性。

血常规怎么看凝血功能

机体的止血功能是由血小板、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等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过去我们曾用出血时间作为止血功能缺陷的筛检试验,但因其操作标准化程度不高,敏感性不好,且无法反映凝血因子的含量及活性,故已为凝血功能检查所取代。凝血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由PT计算得到的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

血常规怎么看凝血功能

PT主要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PT延长主要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DIC、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PT缩短主要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DIC早期、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等;监测PT可作为临床口服抗凝药物的监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