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消化不良等对很多长期处于较大工作压力下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已经算不得疾病。这些症状多与脾胃不和有很大关系,而众多生活不良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脾胃不和,要改善这些症状,从中医的观点来说,宜从养脾入手,因为脾脏为人体后天之本,人体所摄入的营养成分会经脾脏吸收至人体各个器官。脾脏虚弱便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而食疗与一些中药材都具有健脾的功效,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脾也被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不少营养学家都推荐人们尽量丰富自己的食物种类,以便更均衡地摄入各种营养,维持身体健康,也有营养学家倡导人们一日三餐应尽量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规律。对于上班一族来说,遵循这样的规律似乎有些困难,尤其是午餐,不少人都选择在单位附近凑合一下,寄希望于丰富的晚餐能够大快朵颐,更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饮食的不规律化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普遍,包括饮食时间的不规律,即有些人的晚餐会持续到很晚或三餐之间的间隔时间过短、过长等;很多人为了多睡一会儿而不吃早餐上班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饮食不规律的现象如果偶尔出现,不足为怪,但如果长期如此,对人体仍会造成负面影响,长此以往,人们容易出现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究其原因,中医认为,这与长期不良习惯伤脾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依靠脾脏生发之“气血”,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脾也被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在传统的五行中,脾属土,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肉、唇、口等共同构成脾系统,对于脾之于人体的重要性,西医、中医都有见解。
脾可吸收营养,脾虚易血虚
脾是人体中枢免疫器官之一,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左上方,质地较脆弱,从西医来看,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造血及免疫等方面,虽然人体出生后,脾的造血功能被骨髓取代,但脾仍可制造淋巴细胞等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细胞和物质。此外,脾还具有过滤血液的作用。如果脾功能下降,往往会出现血虚、容易出血等症状。
而在中医看来,脾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脾具有吸收营养的作用,人体摄入的食物,其中的营养成分会在此进行分解并被人体吸收后运送至各个脏器,如果长期营养摄入不合理或饮食不规律,都容易影响脾脏功能,无法及时吸收一些营养成分以维持身体各个器官,长此以往,脾自然会出现功能问题。
饮食无节制、压力过大等影响人体免疫系统
上述不规律饮食、压力过大等都有可能对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良习惯还可能进一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抵抗力低下,相应地,脾虚症,即中医所称由于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如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症状更容易出现,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伤脾胃易腹泻
对于家长来说,小儿腹泻难免让人头痛,临床中严重的小儿腹泻可能持续几十天。摄入的食物营养无法得到充分的吸收,小儿容易削瘦,更为重要的是,腹泻的侵袭还容易引起小儿抵抗力低下,其他疾病容易乘虚而入。
总的来说,小儿腹泻的发生也与多重因素相关,比如,季节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且没有规律,儿童容易受此影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方面,儿童本身某些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对于某些环境、饮食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可能难以快速适应,也有可能表现出腹泻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腹泻可能是由于水分停留在肠内而发生的,即“脾胃功能失调,运化不健”,水湿内生致泻。而且小儿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中医认为,外感六淫、内伤乳食,都易损伤脾胃而引起泄泻。因此,在治疗方面,要消除腹泻的症状,应将重点置于健脾。
■饮食提醒
红枣山药可健脾
至于健脾适宜选用的药材,中医认为,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人参、白术、甘草、茯苓、山楂、神曲等都选用,其中,中医又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视为四君子方,是治脾胃衰弱、中气不足的常用药方,因为人参具有补气益胃的功效,白术可健脾燥湿,也有助于消化。
对于脾脏的保健,其实平时饮食中也可以做到,举例来说,葡萄、红枣、粳米、山药等又具有健脾的功效,人们在平时的饮食中注重适量多摄入一些这类食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脾的功效,但从根上说,尽量避免不合理的饮食及作息,保持规律生活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食疗是一方面,如果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比较严重,还是建议人们选用药物治疗或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