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皮的药性是什么?有哪些功效

平时我们吃茯苓的时候,一般都会买去皮的茯苓,去皮后的茯苓可以制成膏状的物体,用来做甜点,煲汤,煎煮,泡茶都是可以的,剩下的茯苓皮会让人觉得没有任何用处,其实茯苓皮在平时的价值是很高的,首先能消肿,治疗疼痛又可以利水通便,预防皮肤方面的问题,一般是用来煎服使用的,可以治疗男性或女性出现的头晕脑胀,心肺保障,以及上次短,吃东西不消化的现象。

性味

甘淡,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

功用主治

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

①《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②《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分布

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选方

①治水肿:茯苓皮、椒目二味不拘多少。煎汤饮。(《经验良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状如水病: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中藏经》五皮散)

食用方法

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5.抗癌。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