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本身位置并不固定,对于不同的疾病,其部位选择也不一样。 拔罐是一种以罐子为工具,借助于火烧、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其吸附在穴位或病灶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从而防治疾病。
1、外感风寒:一般情况下,膀胱经的穴位都属于太阳经,属于太阳经,太阳主一身,可以在后背上选择膀胱经进行拔罐。 膀胱经从头到脚,纵贯全身,循行于头、背两侧及下肢正中,五脏六腑的经气都被输入到膀胱经上,因此背部膀胱经拔罐能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2、消化不良引起积食:拔罐可见于中脘、大肠俞、足三里。 在上腹部、胸骨下端、肚脐中点中脘穴位有舒肝养胃、消食导滞、健脾消食的作用;
3、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可在腹部中极、肝俞、膈俞拔罐。 任脉是中极穴,具有调理下焦、调经止带、温肾助阳等作用。
上面的例子仅举了部分拔罐的位置。 拔罐的时间不能太长,10-15分钟不能起疱。 拔罐是一种泻法,如果体质虚弱的人不适合做拔罐,小儿拔罐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