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放矿泉水致癌不能喝?专家:不靠谱

  天气越来越热,很多司机都习惯在车内放些瓶装矿泉水。然而最近一则网上流传的消息《80%得癌症原因是因为在车里喝矿泉水,快转告家人吧》,却让不少爱在车里备瓶矿泉水的车友们犯了晕。消息称,不应该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因为热能和塑胶瓶子两者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从而导致人们罹患癌症。

  想必有车友亲身体会过,酷暑天车里的瓶装水有时会变得软软的,是否这种情况就像文中所写因为高温让塑料瓶产生了反应,从而释放出致癌的化学物质?

  为此,记者询问了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浙江省塑料工程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冯杰。冯杰表示,高温导致矿泉水瓶释放出致癌物质,实在没什么道理。

  浙医二院肿瘤科主任丁克峰也表示,把癌症概率和喝车内放置的矿泉水摆在一起,是毫无意义的。

  下面,本文通过专家言论逐一拆穿文章中的各种伪真相。

  车内瓶装水和癌症有关吗?

  网络传言:据最新统计的癌症病例,80%是因在车内喝矿泉水所导致的。

  1、医学专家解答:癌症病因片面归结于某一个因素,很不靠谱!

  丁克峰表示,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80%”和“癌症”这两个关键字同时出现了。在搜索引擎中同时输入这两个关键词,能看到各种所谓的癌症成因:“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及生活方式不当所致”、“80%的癌症和环境污染有关”……哪有这么多的80%!

  事实上,癌症的病因往往复杂多样,通常都由许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将癌症病因片面归结于某一个因素,是很不靠谱的说法。而且在数据上——这80%的统计,也不知从何而来。

  丁克峰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对于癌症的数据,最靠谱的说法是,1/3的癌症可以预防。报告统计,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示范地区,通过减少烟草消耗、经常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经常体育锻炼、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肿瘤等方式,能明显减少和预防1/3的肿瘤发病。

  2、化学专家解读:请不要在癌症、塑化剂、塑料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他说这是人们对于塑料制品的不熟悉所致。作为一种化合物,塑料的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用途不同,特性各异,“圈外人”难免会将不同塑料的特性与对人体危害性张冠李戴,或一概论之。

  尤其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等可能致癌的塑化剂,在这几年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很容易让人将致癌——塑化剂——塑料,三者联系在一起,并画上等号。

  事实上,不是每种塑料中都有塑化剂,也不是每种塑化剂都可能致癌。

  比如聚氯乙烯PVC,这种最常见的下水管道材质,生产中会使用大量塑化剂。拿它盛水喝,那就十分不靠谱了。

  到底会发生什么反应?

  网络传言:据说一网友的母亲最近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不应该喝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热能和塑胶瓶子两者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会导致人们罹患癌症。

  专家观点:

  车内放置瓶装水是不是有危害呢?冯杰教授通过对塑料瓶的化学知识讲解,为大家解除这种疑惑,读者不妨当成一堂小小的化学课来看。

  1、制作矿泉水瓶的材料PET是种什么材料?

  翻转矿泉水的瓶子,可以看见下面有个小小的符号,三角形中写了数字“1”,这是最常见的塑料材质之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绝大多数的矿泉水、饮料瓶采用这种材料。

  年纪稍长的读者,记忆中都曾有PET的一席之地。多年前流行的衣料“的确良”,便是PET纺丝而成。

  PET由TPA(对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等两三种单体化合物聚合而来,属于非常纯净的高分子材料,对于用作饮用水瓶的PET,国家更有严格的安全规定。

  另一方面,PET材质本身的流动性较强,因此在成型制造中也不需要添加塑化剂。冯杰说:“只要是合格的PET水瓶,基本不用担心塑料引起的安全问题。”

  2、那么遇到车内高温后的矿泉水瓶,会不会有不良的化学变化?

  “PET材质在70、80℃下开始变软。”冯杰解释道,PET在水参与的情况下,要到260℃以上才熔解为乙醛类物质。

  车内100℃以下的温度环境,PET本身表示没有压力。不过高温却给合成过程可能存留的低分子齐聚物带来了缓慢泄漏的风险。这些低分子齐聚物可能部分带有一定毒性,是否致癌尚无定论。但鉴于它含量极微,是以ppm(百万分率)的单位计,基本是可以忽视的。

  所以,结论是,如果你在高温的车厢里放了瓶矿泉水,大可不用担心瓶子遇热释放致癌或毒性物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