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澳洲的真实故事。
2018年5月,14岁的女学生F和其他在校生一样,正努力备战期末考试。
一天晚上,F的母亲进入她房间时,手上端着的果盘摔落在地——在她眼前的,是躺在地上不断抽搐的女儿。
“她的上下牙齿发出吱吱的声音,全身都在抽搐,并猛烈地颤动!”事后,F的母亲叙述女儿当晚的状态时,内心依然难以平静。
她立刻将女儿送医,医生见状马上对F进行抢救,一旁的护士不断在问F母亲,家里有没有心脏病史,女儿有没有心血管病......
幸运的是,在进行全面救治和检查后,女孩恢复了意识。而医生给F写下的病因是:“突然心跳加快,不受控制的身体狂颤。”
图源外网
F苏醒后,母亲和医生询问了她近期的饮食,F想一想后说,我前一天晚上喝了两罐那个饮料。
原来,“那个饮料”就是超市随处可见的提神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不是想喝就能喝
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夏朋滨表示,功能饮料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因为它当中含许多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但是这些物质大量摄入,可能给人的健康带来威胁。咖啡因大量摄入,可能影响脏脏功能,尤其是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往往会感觉心慌、头晕,甚至恶心,导致心脏的不舒服,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不适反应,甚至诱发猝死等突发事件。
所以,对于功能性饮料,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的喝,一些体力损耗较大的运动员、易疲劳者等特定人群可以适当喝些这种饮料,但对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如果过量补充这些成分,反而会加重自我调节的负担,甚至会超过消化系统和肾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承受能力。
因此,鉴于功能饮料所含的糖分和咖啡因过高,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英国大部分大型超市将禁止向16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能量饮料。
其实,不仅是功能性饮料,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养生”饮料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希望大家可以正确认识。
这些“养生”饮料不一定有益健康,列入“黑名单”
1、鲜榨果汁:不如吃新鲜水果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团队表示,喝鲜榨果汁不如直接吃新鲜水果。水果在鲜榨的过程中可损失很多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对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意义重大。
对于刚长乳牙的小孩来说,吃些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水果,可以增强孩子的咀嚼力,促进牙床、颌骨与面骨的发育。
2、凉茶饮料:糖分超出你想象
凉茶也是这些年比较火的一款饮料,说是有去火等功效,因为当中含有中药成分。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现在很多凉茶当中最主要的成分还是饮料,中药反而很少了,如果你有留意配料表,你会发现,水在第一,糖在第二,而中药材的含量是相对较低的。
所以总体来说,凉茶饮料本质上就是一种普通含糖饮料,还不如自己在家泡泡菊花茶喝。
3、补脑饮料:营养成分不足两个核桃
说到补脑饮料,很多人第一想法应该就是前几年火爆一时的“X个核桃”,所以我们就以这个为例。虽然说该饮料重点强调了核桃两个字,但是根据饮料中蛋白质含量推算,其中核桃的含量不到2个,仅1.87个,其主要成分更多的水、白砂糖。
而且相关专家表示,核桃补脑这事本身就存在争议,而核桃饮料中的含量这么少,补脑功效更不用提了。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表明,我国从没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4、红酒:别指望它护血管
之所以有很多流言说红酒可以保护血管,主要是因为它当中含白藜芦醇有抗炎症、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但是注意,这些作用只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在体外细胞、动物实验中有效,并不代表一定对人体有效。此外,剂量也是一个问题,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很低,通常只有0.5-10mg/L,如果想要达到软化血管的作用,正常人每日需饮用几百瓶以上的红酒,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实现。
相反,大量摄入酒精(红酒当中酒精含量8%-15%),对人的危害是肯定的,不仅伤害心血管,还会诱发癌症。
总而言之,饮料养生,大可不必。
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更好的方式,解渴不如喝白开水。如果只是因为喜欢,那最好是先了解下成分表,尤其是一些功能性饮品,并不适合老人、小孩、孕妇,盲目饮用,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资料:
[1]《专家:凉茶饮料是加了一些中药材的糖水》.中国新闻网.2013-07-26
[2]《喝鲜榨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 专家:鲜榨损失膳食纤维》.武汉晨报.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