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克的说法由来已久。《金匮要略》云:“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灾竟起,莫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食物本来是人们赖以营养身体、延续生命的物质,用之得当,足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用之失当,则可能疾灾竟起、危害健康。所以,食物与食物相克,为养生家所不可不知。《金匮要略》中,
《禽兽鱼虫禁忌》和《果实菜谷禁忌》共151条,其中列为不能同食者47条。元朝的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指出:“盖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知者分而避之。”他在“食物相反”一节中,列举了55组食物不能同食。
对于食物相克的说法,目前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从众多的相克食物中选择了混合进食机会较多的相克食物,如葱蒜与蜂蜜,花生与黄瓜,牛肉与栗子等,做了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结果皆安然无恙。由此得出结论,说所谓食物相克,不过是无稽之谈,是不科学的。另外,又有一些人,仍是坚持着医药典籍中的记载和民间传说,继续在报刊上宣传食物相克的具体内容,说进食相克食物,必然会中毒.甚至死亡,且煞有介事地提出中毒后的解救方法。这两种对立的见解,各有其一定的道理,也各有其偏颇之处。
我们对于古代医学遗产和群众中长期流传的说法.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人云亦云,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实验和反复的生活实践,才能做正确的结论。
大量的医学资料和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食物相克是客观存在而不是无稽之谈。
“相克”一词,来源于中医五行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借“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问的生克关系,来说明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和协同的生理现象。同样,食物相克,就是说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医认为食有五色五味,在五行中亦各有所属。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故食物之间显然存在着相克的关系。从食物药性讲,如同药物一样,每种食物也都有自己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属性,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同样食物也存在着相畏、相反、相克、相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