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总制作人:故事原型是16万刑警

《我是刑警》剧照。剧方供图

  《我是刑警》热播后,总制作人郭现春收到很多警察朋友发来的微信,说感谢这部剧还原他们当年的工作,“尤其是有刑警朋友看了这部剧后说,能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以前他们办案就是这样的。”郭现春说。

  2024年,郭现春牵头制作的两部剧分别于一头一尾播出,《南来北往》和《我是刑警》,都在热度和口碑上获得佳绩。作为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影视艺术总监,郭现春从警33年,从事公安影视工作近20年,参与创作的公安题材影视作品涉及特警、缉毒、经侦、铁警。

  在《我是刑警》收官之际,郭现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这部剧想展现刑警队伍‘老中青’的传承,以及刑侦35年来的发展历程”。没有强大的主角光环,没有一眼破案的戏剧性“金手指”,只有一群群、一代代刑警并肩作战,“结硬寨、打呆仗”守护老百姓安全……这种“粗颗粒”的质感,反而赢得了观众好评,也得到警察群体的认可。

  当警察的时候,郭现春一直有一个“刑警梦”。“尤其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觉得刑警就是一个惩恶扬善、很厉害的警种。想当刑警没当成,结果我后来成了影视工作者。”郭现春担任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制片人后,制作了《缉毒精英》《橙红年代》《玫瑰行者》《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等公安题材剧集。

  有一次,郭现春在办公室看刑警的先进事迹材料,越看越感动,忽然萌生一个想法,要做一部“很真实的、要让警察和战友们都喜欢的”的刑侦剧。

  《我是刑警》是一部真实反映一线刑警工作与生活的影视作品,以刑侦专家秦川(于和伟饰)的职业轨迹为线索,串联起“西山矿抢劫杀人案”“张克寒连环持枪抢劫杀人案”等重案要案的侦破过程,以纪实风格表现了犯罪分子的狡猾残忍,更刻画出基层刑侦工作的艰辛不易。

  郭现春介绍,《我是刑警》的前期采访调研工作时间为2019年4月至11月,当时他们和该剧编剧徐萌一起,深入15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刑侦警队,创作采风,采访了200多人,采访笔记达200多万字,最终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15个案件。这15个案件是30多年来中国刑警工作日常的小结,“秦川”则是这些人的缩影。

  郭现春说:“很多网友都猜测,‘秦川’这个角色是不是有原型?其实,所谓的原型就是我国16万刑警。他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我们万千警察的缩影。”

  《我是刑警》的案件取材于多个真实刑事大案。不少观众评价,这部剧是“强迫症式追求还原度”。例如剧中的“张克寒连环持枪抢劫杀人案”,主创并没有追求以往一些刑侦剧所谓的强悬念、快节奏,而是非常有纪实感地展现了警方花费大量时间看监控这一琐碎而必要的过程。

  而在剧中被警方击毙的张克寒,其尸体的姿势、中枪部位以及地上的血迹都和当年真实案件里的悍匪伏法时一模一样。张克寒饰演者胡明也在微博上和网友交流说,曾仔细研究当年的新闻图片资料等。

  避免悬浮、遵循现实是《我是刑警》主创试图达到的创作标准。郭现春说,以前有些刑侦剧看起来很悬浮,是因为塑造了违背真实情况的警察形象,比如出现一个身手好得和少林寺功夫大师一样的警察独自拿下凶悍的犯罪嫌疑人。“这不可能,现实中抓捕犯罪嫌疑人,都是几个警察一起扑上去,而且也不太可能出现武功很高强的人。我们为了真实还原抓捕过程,前期组织演员们看了很多纪录片。”

  剧中“张克寒连环持枪抢劫杀人案”,破案历时8年;“良城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破案历时28年,老刑警范守良即使患上阿尔兹海默病,还会有要抓到凶手的意识,他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帮助秦川等人破获了案件。案件告破后,范守良的徒弟在他墓前告知的那一幕,戳中观众泪点。

  郭现春说,有些案件多年未破,刑警们仍未放弃,在此过程中,坚持破案或许会带来“屡次揭开逝者家属伤疤”的影响。但是,刑警们必须“要给逝者一个交代,给世人一个交代,也给家人一个安慰”,不让任何一条生命平白无故地死去。

  当DNA、指纹采集、信息库等刑侦技术成熟,一些案件终于等来了希望。一名从业30年的基层民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看这部剧看得热泪盈眶——“我还是一名新人警察的时候,就曾为了一起案子挨家挨户排查,大半年一无所获,直到一年后才出现转机,也有一些案子是等DNA技术出现后才告破。这部剧拍出了我们真正的青春。”

  郭现春感慨,他们采访时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警察们有的退休、有的牺牲、有的因病去世……没能等到破案的那天,“但他们一直在坚持,这就是刑警的意志,是一种刑警精神”。

  影视剧该如何塑造“平凡的英雄”?郭现春说,警察出警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回来,但还是往前冲,这就是平凡的英雄。而社会中很多岗位上的人,也都是“平凡的英雄”,比如剧组里默默奉献的每个场务。他合作的剧组都很尊重这些工作人员,“一部好作品是大家一起打造、共同完成的,缺了谁都不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