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剧版《百年孤独》即将在奈飞(Netflix)正式上线,再现马尔克斯笔下神秘的马孔多小镇与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故事。剧集在哥伦比亚取景,被认为是拉美地区有史以来最富有野心的影视制作。与此同时,今年还有不少拉美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屏,包括改编自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同名小说的电影《佩德罗·帕拉莫》,以及改编自阿根廷经典漫画《永航员》的电影等,向全球观众展现出拉美叙事的丰富性。今天的观众能在这些拉美文学里看到什么?
日前,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张伟劼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讲述了他眼中的拉美文学宇宙。
本文图片截自《百年孤独》预告
影视化是作品经典化的重要一步
在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张伟劼看来,身处视听文化的时代,这些拉美作品的影视化是巩固它们经典地位的重要一步,能够在文学圈之外吸引更多的受众。另一方面,拉美文化在整个世界文化中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不光是文学,还有音乐、视觉艺术等,”张伟劼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这与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以及移民有关,“在美国,拉丁裔的移民越来越多,今天有很多重要的拉美作家也是在美国生活和写作,拉美文化首先在美国受到关注,进而推广到世界各地。”而对于拉美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张伟劼认为,拉美文化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说拉美文化完全是非西方叙事,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和西方文化共享的,比如作为拉美文化核心的天主教,这本身也是西方文化里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对于《百年孤独》的剧版,张伟劼坦言,他会担心改编不合预期,让人失望,“原本小说就特别好看,充满画面感,我怕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不如原小说好看。”在他看来,这样的改编是不小的挑战,“博尔赫斯曾经非常刻薄地说过,《百年孤独》的前半部是完美的,后半部就不值得一看,如何让这部剧从头到尾都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让他们愿意一直追下去,对导演和制作方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
据悉,剧版的《百年孤独》分为上下部,共16集,上部的8集即将上线,下部将择日播出。马尔克斯的儿子罗德里格·加西亚(Rodrigo García)作为执行制片人参与制作。剧集开拍前,他分享过父亲对于小说影视化的看法:马尔克斯并不相信小说能被压缩成一部两小时甚至四小时的电影。“他担心影视化的成本过高,可能只有好莱坞能完成,那样的话就只能用英语演绎,”加西亚解释道。他自己也希望影视化能够在哥伦比亚取景,并且以西班牙语来完成。加西亚指出,父亲在生前拒绝将《百年孤独》改编成电影,但他告诉过家人,他去世后,这部小说可以任由他们处置。于是,直到五年前,当Netflix联系他们想要拍摄《百年孤独》的剧版时,他们觉得是时候将小说搬上荧屏了。
对于现实的奇幻再现
张伟劼指出,《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在成熟期所完成的作品,“回头看《百年孤独》之前的马尔克斯,我们能发现这并不是凭空出世的好作品。马尔克斯在此之前的很多小说都是在为《百年孤独》做准备,比如出场的人物,他的马孔多小镇等,在这之前已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了。”在张伟劼看来,《百年孤独》至今仍被看作拉美文学的一个高峰,主要是因为他的神话色彩和史诗色彩都很浓重。“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不那么现实主义,”他说,“《百年孤独》里面的很多桥段都是在影射哥伦比亚的历史,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解读的话,会发现它确实是和拉丁美洲、与哥伦比亚历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是对应的,作者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把它讲述出来,拉美人能在这部小说里面读出他们自己的历史;但同时,即使完全了解哥伦比亚或者拉丁美洲历史,也读得下去,觉得这是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张伟劼认为,《百年孤独》有很大的解读空间,“你既可以把它看成哥伦比亚的历史,也可以看成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整个人类的故事。”
“《百年孤独》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经常有超自然的现象发生,同时,这就是对哥伦比亚现实的一种再现,而这种再现往往会采用一种夸张、甚至荒诞的方式。”张伟劼举了一个例子,“《百年孤独》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段落:政府军架起机枪屠杀香蕉园的罢工工人。这是1928年在哥伦比亚发生过的一起真实事件,当时现场死了十几个人,但是在马尔克斯的笔下,成了一场大屠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张伟劼说,虽然马尔克斯不愿被贴上“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但在外部视角看来,拉丁美洲确实是魔幻的。拉美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印第安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都在这块土地上和原住民产生了文化上的混血与融合。“魔幻”也意味着这块土地长期处在一种前现代的状态,还保留着古代的很多信仰、传说、神话。而另一方面,“魔幻现实主义”也只是拉美文学的一个分支,在这块富饶的文学土地上,还有更多丰富多样的作品。
拉美文学:不只是马尔克斯
“除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书写之外,拉美文学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张伟劼说,“比如科塔萨尔、胡安·卡洛斯·奥内蒂,写的都是城市里的故事。也有一些走传统现实主义路线的作家,比如巴尔加斯·略萨——你在他的作品里很难看到魔幻的东西,当然他也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做了很多创新。而像波拉尼奥,他的作品里有现实主义,也有幻想色彩,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更多能看到那些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看到人性的恶,历史的阴暗面等等。”张伟劼指出,在马尔克斯之后,有一些拉美作家选择重走他已经走过的路,“但是有更多的作家刻意地选择与他保持距离。”
在张伟劼看来,拉美文学中素来都有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这样的传统从马尔克斯一直延续到了当代的拉美作家身上。“马尔克斯一直是一个不把写作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割裂开来的作家,当代的拉美作家没有丢失这种传统,而是在进行社会批判的同时,尽量把故事写得好看,把他们的想象力和尖锐的批判结合起来。”他以阿根廷当代作家玛丽安娜·恩里克斯为例,“她的作品里也带有魔幻元素,但同时也揭露出社会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