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营收500亿,“剧情狗血”的微短剧,都是谁在买单?

有钱有闲的中老年用户,正在为微短剧付费。

从短视频时代开始,人们的反馈就在短视频的“调教”下,被不断抬高。平台迫切想要抓住用户的吸引力,一条视频开头越能抓住用户越好,剧情越狗血越好,内容越反差越好。

在短视频时代下,微短剧的兴起,成为了必然。

这个市场的规模在去年已经接近400亿元,随着微短剧这股趋势的增长,未来突破千亿元,可能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更有意思的是,在微短剧用户中,愿意为此付费的有接近一半重度受众都是中老年用户。

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正在为微短剧付费。

一年营收500亿,“剧情狗血”的微短剧,都是谁在买单?

提到微短剧,人们不可避免把它和曾经的“抗日神剧”相比较。

二者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缺乏现实的合理性,甚至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但正因为内容的反差和“出奇制胜”,反而能够抓住用户的观看欲望。

微短剧的剧情大多遵循着类似的套路,农妇在大城市街头救了哮喘发作的富家千金,由此成为首富妻子,而且每次遭亲家或丈夫的商业对手欺凌时,“霸道老公”总会登场为她报仇。

同样的,一位普通家庭的年轻女性救了一位富二代、亦或是一位普通男性娶了富家千金,百般欺辱最后逆袭翻身等等。

类似的剧情数不胜数,有观众认为,他们能够在剧中找到一些共鸣。从某种角度而言,共鸣的确是有的,那就是不管是站在男性还是女性的视角来看,他们都渴望有一位“依附对象”,并能够在他/她面临危险和欺负的时候,勇敢站出来。

这类微短剧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提振观众的肾上腺素,也只有观众看得爽,才愿意为此付费。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微短剧这个赛道中,愿意为此付费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老年用户。

过去两年,国内微短剧市场飞速增长,每年生产的剧目数量和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数以百计。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指出,去年国内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373.9亿元,市场研究人士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亿元的规模。

500亿是什么概念?

看起来似乎并不多,但要知道,去年全国一年的电影票房才549亿元,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国内的长电影市场,恐怕只会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微短剧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赛道,也是为数不多还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之一,而在这个行业里,中老年付费观众,是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秒针系统今年2月发表《中国微短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45至64岁的中老年用户在微短剧的付费活跃程度高于整体平均线,而且在重度受众当中占比43.2%。

这大概也是国内老年市场的消费潜力,第一次在一个相对新兴的赛道里,变得具象化。

和年轻上班族而言,中老年人并没有那么多的渠道去额外观看影视剧。另外退休金和养老体系、保障体系相对比较充裕,最终形成了老年市场这样一个巨大的消费潜力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几乎可以窥见我国未来的新兴消费增长潜力到底在何方。

不管是老年人也好,还是年轻人也好,我们很容易发现,这几年的消费增长点,都集中在所谓的“精神需求”上面,而不是餐饮、旅游这样的实体消费。

先是年轻人消费增长的盲盒赛道,然后是中老年消费观影的微短剧赛道,它们本质上是相似的,提供的都是一种情绪价值。

一年营收500亿,“剧情狗血”的微短剧,都是谁在买单?

老年市场的消费力,不容小觑。

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7亿,已经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4%,我国已经进入联合国标准下的中度老龄化社会。

在如此庞大的老年基数下,每个月能够领取退休金的人群,也不少。

根据推算,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消费的基准规模将占到GDP的8.27%,如果届时养老金持续增长和福利更加完善的话,那么这个数字还可能增长到10%,也就是一年十几万亿的规模。

以日本的经验来看,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里,日本年轻人更愿意在精神领域消费,具体到游戏、二次元等等。

事实上,老年人大概也遵循着这个逻辑。

我国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同样也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微短剧产业上的消费潜力同样巨大。

在这个趋势增长下,国内微短剧市场恐怕会以极短的速度超过电影市场,而中老年消费群体,将会是不容小觑的主力军。

一些微短剧制作公司也瞄准了中老年用户的情感需求。越来越多的微短剧讲述家长里短,儿媳纠纷、情感矛盾、单身生活等等。

其中,以《闪婚老伴是豪门》这部剧最为火爆,它被很多人形容为“中老年人的偶像剧”,在8月底上线后,平台播放量已经超过5亿,更是连续多天占据着行业榜单头名。

过去,移动互联网的参与者和声音最大的,一直都是更年轻的用户群体,他们从80后到00后皆有,但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数量同样庞大的中老年群体,成了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底,35至44岁的人群在微短剧消费中占比仍然很高,但中老年人也已经开始慢慢追上。

相比年轻的职场人有消费潜力但没消费市场和场景,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显然更受到市场的重视和喜欢。

一年营收500亿,“剧情狗血”的微短剧,都是谁在买单?

根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的定位,每一部微短剧的制作周期由数天至两三周不等,制作成本只有数万至上百万元。

在手机终端,这些微短剧以类似2元一集或49.9元一套的收费模式,像“零食”一样一点点喂给刷短视频的用户,一些爆款剧甚至能够在上线头几天就可以获得数千万的“票房”。

尽管和电影票相比,这些微短剧的收费并不高,但和电影市场不同的是,微短剧背后是近十亿的短视频用户,这也意味着重要投放得当,就能够获得不菲的曝光,从而带来转化率。

而制作《闪婚老伴是豪门》的短剧厂牌听花岛,其母公司的背后还站着知名网红咪蒙,这位曾经的自媒体写手第一人,如今依然对国内情感需求的把握精准。

但不可避免,一集几分钟的剧情,很难有什么精品的含量,更多的,像是快餐式的零食,亦或是拉低受众智商的降智产品。

但这似乎也并不重要,对观众来说,找到情感共鸣,看得爽就够了,而对制作公司来说,能够赚钱自然也行。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生意。

除了《闪婚老伴是豪门》之外,瞄准中老年赛道的微短剧也越来越多,而仅仅是听名字,大概就能够猜到剧集讲了什么内容。

《闪婚50岁》、《一夜幸孕,闪婚老伴宠上天》、《保洁老妈无敌归来》等等。这些微短剧剧情主打脑洞大、反转快、爽点高、结局嗨,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微短剧零食,很容易吃上瘾。

今年10月,一位75岁的老人在手机上刷微短剧两个月花费了9000元。随后媒体陆续报道退休老人在付费微短剧上一掷千金的新闻。

这些微短剧遵循着今天电商平台的推广模式。但不同的是,微短剧是先让用户免费看,而用户又为什么看到呢?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付费推广。

一些微短剧凭借老人对手机的不熟悉,付费解锁模式暗藏其中,免密支付更是成为付费陷阱,让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花了大价钱。

如何治理和规范,这恐怕还需要时间。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这类微短剧其实分成并不高。它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线,但当用户充值的时候,这些微短剧只能得到其中的5至7%,而其余的钱都是流向了平台。

一年营收500亿,“剧情狗血”的微短剧,都是谁在买单?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微短剧看起来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满足了精神世界日益面临空虚的中老年人,而他们,恰恰也是最容易被大众忽略的一个群体。

我国正面临越来越老的社会,老龄化人口占比不断提升,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的情感需求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投身于微短剧也无可厚非。

更重要的是,当一些针对中老年的微短剧也开始“擦边”的时候,我们可能很大程度上还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是中老年也是人,和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

但在过去,这个话题在公共空间里,却从未讨论过。

但是,当这群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群人在开始变老的时候,我们可能才真正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以及到底需要什么。

一个70岁的老人就不应该找对象谈恋爱吗?一个70岁的老人,就不应该看霸道总裁爱上我,就不应该拥有甜甜的恋爱吗?

市场已经告诉我们了答案。

尽管,许多为微短剧付费的人,甚至已经忘记了曾经为此付费的短剧叫什么名字。

但这不重要,梦终会醒来,但做梦时,就是他们最舒服的时候。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