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魔法扫帚,它可以带你冲破重重困难,飞向自由的天空。」

“这一次我站在故事的开头望向他们必死的结局。”

近日,《哈利·波特》全系列电影首次在中国内地重映,霍格沃茨的大门再次全部敞开,全国各地的校友再度聚首。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电影截图)

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许多电影的“重映”都逃不过“炒冷饭”之嫌。《哈利·波特》作为魔法特效大片,曾凭借奇幻的世界观与视觉的冲击带来新奇的体验。但数年以后,随着电影特效技术逐渐精良、电影剧本构建日益多样,《哈利·波特》是否依旧特别,仍是未知数。

然而,所谓“冷饭”并没有冷。截至目前,本次重映系列电影前三部放映首日票房稳居前三,未来五部电影预售票房稳居前二。

即使剧情故事早已烂熟于心,特效场景已经不再惊艳,尽管岁月已逝,童年不再,但仍有人热泪盈眶,憧憬向往霍格沃茨,奔赴一场魔法之约。

商业符号与非凡热度的底色下是不朽的情怀与常青的向往,时过境迁,成年人依然需要霍格沃茨。

01

童年的厄里斯魔镜: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儿时看《哈利·波特》,着迷于哈利的奇幻历险,沉醉于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从琳琅满目的对角巷,到穿墙而至的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再到古朴神秘的霍格沃茨,以及阴森恐怖的禁林等,奇特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对魔法的想象。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电影截图)

当电影塑造的角色与营造的时空融为一体,在与幼时的想象进行共鸣时,通过整体呈现的画面和氛围以及其中充满奇幻色彩的宝物,独具魔法特色的记忆符号应运而生。在提高电影沉浸感的同时,也为人们搭建起了具象化的魔法世界。

儿童时期的天真会让魔法世界显得更加真实,哈利的善良、赫敏的机智、罗恩的忠诚以及他们的勇气都是闪光的存在。在儿童视角下,作为电影重点刻画的“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常常是幼时代入电影的第一视角。小时候的我们会手持筷子与哈利一起挥舞魔杖、骑在扫帚上陪他一起参加魁地奇比赛,陪他冒险,伴他成长,最终与他一起拯救世界。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电影截图)

孩子们用童真的眼光看待这个魔法世界,对其中直接表面的认识反映出内心的纯净与天真,不会过多思考其背后复杂深刻的含意,相信所见即所得。那时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故事,单纯地相信这个世界非黑即白。

不可否认,情怀也是一种商业价值,但其背后承载着的弥足珍贵的回忆与情感是超越金钱利益、跨越时间效益的存在。

对于90后以及00后来说,《哈利·波特》满足了绚丽的魔法幻想,构建了美好的童年回忆,创造了专属于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他们愿意为情怀买单,情愿为自己的童年补上一张电影票。

而再看《哈利·波特》,在与哈利再见的同时也是在与童年的自己握手,那是一次初心与辽野的碰撞,致真我,敬勇气。

02

成长的时间转换器:阅尽千帆,不忘初心

曾经稚嫩的自己看山是山,将一切美丽的结局归因于魔法的神力,直到成长的残酷剥离了“魔法”的喻体,才发现所谓“神力”另有本体。

二十三年后,我们终于成为了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大人。经过时间的流逝,当以成年人的身份再次走进电影院,曾经的记忆符号再现激发起童年的回忆,引起情感的共鸣,记忆中昏暗的画面仿佛鲜明起来,印象中的童话故事似乎有些不同。

阅历的丰富、认知的提高与情感的经历让大人们不再如稚童般天真,成长给予我们经验,我们在经验中成长。我们似乎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平凡普通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我们没有闪电伤疤,我们也不是救世主。当以更加平实的眼光去看待那个魔幻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哈利·波特》好像并没有那么“神奇”,这个童话故事下的悲剧色彩如电影色调一般阴暗潮湿。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电影截图)

在成长道路上,人们一次次用稚嫩的身躯去碰撞辽阔的世界,在挫折与失败中,逐渐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基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成年人会做出理性的评估。

我们不再轻易地因剧本情节的起伏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冲动。成年人视角下,哈利三人探险时的勇敢,现在似乎显得有几分莽撞;他们学生时期的张扬,现在似乎显得也有几分无礼……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承担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压力增多,自我认知的提高与身份视角的转换使我们逐渐摆脱单一的“哈利”视角,也学会从邓布利多校长、麦格教授等成年人视角考量,添一份成熟的目光审视这群顽童的历险。在铁三角为了救助同伴而将校园弄得一团糟时,我们不再一味地感到理所当然,而会反思谁来将混乱恢复秩序,如何将失序变为有序。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生生不息》电影截图)

此外,情感的经历使我们意识到人性的复杂:刻薄的教授也有一片赤诚的爱意,自私傲慢的斯莱特林也曾在光明与黑暗中挣扎……好得不纯粹,坏得不彻底,世界并不是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更多的是命运弄人与无可奈何。成年人更能共情哈利对亲情的渴望、理解赫敏在爱情中的别扭、体会最终战中死亡的含意……

然而,儿童有儿童的乐趣,大人有大人的纯真。尽管成年人成熟冷静、理性周全,但我们偶尔也需要从哈利的冒险里捕捉一点纯粹的勇气,享受青春的疯狂。

正如小天狼星所说“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光明和黑暗,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展现哪一面,那才是真正的我们。”看清电影本质后的严肃与享受电影本身所带来的快乐并不冲突,有趣的大人即在历经千帆后仍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从电影中回忆起儿时的莽撞,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勇气;我们从童话中领悟人生的哲理,更成熟地洞悉现实的真相。岁月变迁,精神永恒。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演员采访截图)

03

我的接骨木魔杖: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各自生命运行的轨迹中,魔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时至今日,人们仍宁愿相信自己是个麻瓜,也不愿相信这世界没有魔法。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魔法可以解决一切难题,奇迹随时发生。

而麻瓜的现实生活中,社会压力重重:工作的绩效考核、情感的矛盾冲突、家人的期许目光……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未来的迷茫与生活的挑战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在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差距下,人们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生活继续的压力似乎更为明显。人们需要释放社会的重压,排遣内心的苦闷,渴望一个神圣的乌托邦来进行自我疗愈。

而作为构建起当代青年人集体记忆之一的《哈利·波特》正是这样的圣地。人们将最美好的童年与最赤诚的童心贮存进了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魅力的影片中。沉浸经典电影中,人们可以暂时地从当前快节奏的现实压力中解放出来,获得片刻的宁静与休憩,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避难所为人们当下的情绪提供遮蔽。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采访截图)

人们憧憬魔法世界,乌托邦里人人平等,海纳百川,包容标新立异者,善待与众不同者,“霍格沃茨没有差生,人人皆有优点。”在那里,人们可以不被规训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肆意张扬自己的青春,自由之风拂过霍格沃茨的每一寸土地。

忠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无私的奉献……《哈利·波特》中所蕴含的珍贵价值品质给予现代人们精神寄托,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仿佛自己也可以成为屠龙少年,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面对生活中的苦难高喊“除你武器”

然而,“乌托邦”不仅是为了逃避现实,也是在为回归现实蓄力。在仪式性的逃离中悬置自己,重新审视虚拟与真实。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纪录片《赫尔曼·黑塞的漫长夏日》)

人不能活在梦里,不要依赖梦想而忘记生活。”麻瓜世界没有“恢复如初”的魔法可以弥补破损,没有“清理一新”的咒语可以洗涤污垢,没有“呼神护卫”的奇迹可以保护自己……然而“巫师”与“麻瓜”之间并没有二元对立的天堑。

麻瓜手中没有魔杖,但麻瓜是自己的救世主。不为寻找魔杖的赋予,而是把自己作为主体。

我们在理想中坚守信仰的崇高,在现实中领悟人生的真理,智慧是克服困难的法宝,毅力是通往成功的秘诀,勇气是战胜恐惧的武器……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比所有魔法都强的力量。魔法无处不在,只要你用眼睛去寻找,只要你能看见自己。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哈利·波特》电影截图)

《哈利·波特》是童年的美梦,是成年后的乌托邦。面对现实,心中保有一份魔法的纯真与希望,也许奇迹就在我们手中创造。

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相信这个世界仍有“魔法”。

不是为了找到魔杖,而是为了找到自己。

(图片来源自网络)

《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嚣下,“魔法”是遗失的美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