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辜鸿铭喷着酒气回到家来,仰头就倒在床上,长吁短叹。淑姑坐在床前问安,他口中哼哼唧唧的却是:我要向他们证明,我不仅通西学,而且也精通中学和儒道。我要真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他们以敬佩的眼光来接纳我……
淑姑扑哧一笑: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真有趣。辜鸿铭没好气地说:还有趣?我都气坏了。淑姑道:他们肯定是笑你邯郸学步。辜鸿铭满脸不服气:那有什么!我现在一切都是在学,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我不就是一个孩子吗!
淑姑语气温和地说:可是,学人走路,亦步亦趋,不但学得不像,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辜郎不要以为你留起辫子,穿上长袍马褂,读着四书五经,侃着大清的官话,就会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睁眼看着淑姑:是呀,现在看起来还真不那么简单。但是,我总算找到了一个温柔善良的妻子,组成了一个诗礼传芳之家,找到了一个能帮我写好“人”字的贤内助。
淑姑不解:写好“人”字?
“人生旅途,只靠一人是写不好这个‘人’字的,只靠男人也是写不好的,还得有女人相帮。我想穷毕生之力,写好‘人’字的那一撇,昂扬,激进……你呢,帮我写好那一捺,支撑我的那‘一撇’飞翔……”辜鸿铭强睁那对似醒非醉的蒙眬眼,说话声音由强渐弱,不一会儿就打起了轻微的呼噜。
淑姑柔情万千地看着辜鸿铭,一只小指头反复在他的身上轻轻地画着“人”字,嘴里呢喃着:辜郎,你指望我做什么呢?那“人”字是你们男人写的,我一个女流之辈,只能帮你撑起这个家,做个好女人和你相守,让你感觉有人疼爱,有人在等着你,让你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我知道,你做梦都在想着飞翔,可你知道淑姑做梦在想什么吗?说着甜甜地笑了:我想……为你生儿育女……
辜鸿铭几分闷气过后,心绪渐平,想张之洞都推崇沈曾植的学问,何不拜师请教。于是在第二天备了一份礼物,来到沈曾植下榻的驿馆当面拜师。沈曾植倒不好意思了,道:此番大礼实不敢受。听香帅讲,汤生兄对儒道两学已有相当造诣,宴会上我也太刻薄了,尚祈海涵。
面对名师,辜鸿铭自是谦逊有加:沈公德高望重,一代名儒,足为我师。香帅所言我之造诣,实系皮毛耳,恳请沈公教授研究旧学之法。沈曾植见辜鸿铭听得认真,诲人之意更添一层,谈得也起劲起来。
两人涉及的话题甚广。沈曾植听说西方人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认识,大都是从传教士的翻译中了解的,便关切地问起他们翻译的水平。不问犹可,一问,倒诱发辜鸿铭连吐了几口酸水。
听他一番恶评,沈曾植不无吃惊,沉吟片刻,看着辜鸿铭鼓励道:香帅十分称道你的西学,对此我完全相信。你何不用西洋人不懂的东西考校西洋人?西洋人知道中国太肤浅了,而你对西洋人和西洋文化却了如指掌。
迎着沈曾植寄以期待的目光,辜鸿铭顿感豁然开朗:是啊,如能把中国文化这块西洋人不肯啃、也啃不动的骨头拾起来,足以教化西洋人。这何尝不是父亲、义父,还有马建忠他们的期望,若能如此,何尝不是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独有贡献。辜鸿铭觉得沈曾植果然有眼光,果然是中国文化的巨擘,是那样的高雅,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士。
忠臣、重臣、名臣,是张之洞的为政追求。为了广开言路,吸纳良策,他接受幕僚方的提议,在督府衙门口高挂“意见箱”,凡吏役、百姓对地方的意见和建议都可写好投进红木匣中,署不署名自便,认为这样可以收到“广纳民意”的良好政治效果。张之洞既然爱听意见,辜鸿铭决心利用送材料的机会面提。
一日,辜鸿铭进得张之洞书房,呈上一沓文件,介绍说这是分门别类后的英吉利国情概况和德意志的形势总论。张之洞对辜鸿铭激赏有加,连道数声好,并说洋务方面的事,你是专家,尽可大展其才。
辜鸿铭微微一笑,道:香帅志存高远,怕就怕用人不得其当,手下无法大展其才。张之洞感觉辜鸿铭话中有话:如何说?
迎着张之洞问询的目光,辜鸿铭大声说:唐代李翱有言,凡贤人奇士,都有所自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虽然能见到他们,却不能了解他们,能够见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贤能,这就如没见到他们一样!知道他们贤能,却不用他们,这就好像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贤能一样!能够用他们却不能尽其才,就如同不用他们一样,能用他们且尽其才,但容易听小人的挑拨离间,这又同不能尽其才一样。所以,能够发现贤能之人,知道他们的贤能,并且能用他们,也能尽其才,甚至不听小人挑拨离间,这样的伯乐……天下也总该有一个吧。
“你不是在说你吧?”张之洞顺手将书案上的玛瑙鼻烟壶拿起,打开小盖,倒出一点粉末在手指上,然后将粉末抹到鼻孔边,一通激灵后,疑惑地看着辜鸿铭道。
辜鸿铭摇摇头:不,我说的是梁敦彦。
“梁崧生……”张之洞轻轻“哦”了一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崧生不独才学出众,还一身兼具刚强、坚毅、质朴、讷言四种品德,可谓仁人。谚云‘不事修饰而不损其美丽者是真美人,能受磨折而不失为豪迈者斯大豪杰’。崧生出洋回来,多年还是个电报生,忍着幕中同仁的嘲笑,做事毫无差池而有作为……”
辜鸿铭说得激昂,张之洞听得若有所思。
几天后,幕僚方和幕僚袁把意见箱里的一沓书信呈交张之洞。其中一信云,梁崧生受过西学系统训练,中学根底深厚,识见更是高人一筹,其仅为电报生,岂不大材小用、浪费国家栋梁?总督大人也太不识货了!
幕僚方心里暗骂写信人,看着张之洞道:这是第三封为梁敦彦说话的信了,不知是何人所为?幕僚袁一对小眼在张之洞脸上来回溜了溜,不阴不阳道:我看十有八九是梁敦彦请人代写的。香帅,这样王婆卖瓜的人,野心大得很,不可不防。张之洞沉吟半晌,语气淡淡道:如系梁敦彦自为,则是不平则鸣,或言毛遂自荐。若系他人所为,则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言者无罪,两者都无大过。
素来生活无常的张之洞,在总督府上下,却是有章有法,礼仪咸备。按他立下的规矩,但凡他在署中,每月初一、十五,全体幕僚及电报生、署役等人均要有班行大礼,并接受他这位总督大人的例常训话。这月中旬,众人集中向张之洞做定期行礼,等候训话。赵凤昌、蔡锡勇、梁鼎芬、辜鸿铭、凌福彭、幕僚方、幕僚袁等文案委员为一班,站于左旁。梁敦彦虽为幕僚,可受命在电报房办事以来,一向诚惶诚恐地列队于电报生这班。张之洞款步踱至堂前,众人正欲拜行大礼,他却摆手止礼,疾步走向右旁的电报生一列,在梁敦彦面前肃然站定,问:你一直站在电报生行列?
梁敦彦不知总督大人所问何故,抑制住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语气极尽平静地道声是。张之洞“唉”一声后,亲手拉他出列,缓缓将他扶人文案诸公之列,边走边道:你本当在此班内行礼,系我疏忽也,你主办翻译电报事宜出色,人才难得。
眼前这幕令众人惊讶不小,幕僚方与幕僚袁面部表情尤不自然,好不容易才想出个意见箱这点子,没料让梁敦彦出人头地了!辜鸿铭旁却拍起手来。
张之洞转头问辜鸿铭:汤生为何拍手?
辜鸿铭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大大方方回答:一为香帅,今日之举,果见香帅大臣风度,知人爱才的确不假。二为崧生,崧生满腹经纶,志存高远,幸遇明公,日后必可鸿鹄大展。
张之洞微微一笑,也不管众人反应如何,令班礼如常进行。礼毕,张之洞看着众幕僚,语声洪亮宣布:本部堂主意已决,专门成立个“办理洋务处”。以广州府候选知府蔡锡勇为提调,辜鸿铭为洋文案,负责与各国领事、副领事以下人员晤商,研究各项交涉案件,训练广东地区外交人才……
幕僚方、幕僚袁反复推测,认为三番两次匿名推荐梁敦彦十有八九是辜鸿铭所为,他们研制一项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的计划时,忽告意见箱寿终正寝。原来有人写了几十张无名帖,几乎都是嘲弄痛骂张之洞的文章。张之洞不能不看,越看越气,忍着气看了也无从查究,为免再招骂,终于下令撤去意见箱。幕僚袁、幕僚方面面相觑,喃喃自语:这是何人捣蛋?大胆妄为!
“汤生兄,你老实说,那几十张匿名帖,有没有你的杰作?”在梁敦彦的逼问下,辜鸿铭笑道:那个姓方姓袁的尽出馊主意,而香帅呢,不时也有求名捞誉之嫌,不料却反受其辱,该责骂姓方姓袁的才是!
使辜鸿铭深感意外的是,洋顾问竟也知道撤意见箱是他的杰作,爱米还专此向他询问有关问题,云:总督大人能设意见箱,足可证明他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这在西方是受欢迎的。听说你却让他撤销了,是何原因呢?
对方既然如此直言不讳,辜鸿铭更不想隐瞒什么了,正好借此机会教化教化老外。于是他吸一口香烟,微微一笑道:意见箱尽迎合那些无头信,不书下款,妄肆攻讦。既要告发人,又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匿名揭帖之风便将盛行开来,给奸恶之徒陷害好人提供便利。中国是君子之国,不需要假洋鬼子那一套偷偷摸摸、有欠光明磊落的黑邮船(black-mail)来玷辱斯文!中国讲究德治,而不是你们西方的法治。所以不需要法律,乃因中国人民有廉耻观念,有极高的道德标准。辜鸿铭越说越激动,语句也越发掷地有声。
维特听得不服气:难道君子就不会营私舞弊吗?如果是一家商人公司,请了君子当经理,就不必查账,不必写报告,就是他卷了公款潜逃也不必追究吗?这种公司能赚钱吗?有人敢投资吗?辜鸿铭冷冷道:你会这样说,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中国!中国政府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而不是以商业为基础的政府!你以为中国只是一家唯利是图、小人当权的商人公司吗?
辜鸿铭说得在理,自己这段时间对中国的观察,足以证明维特并不太了解中国可爱米还是心有疑惑:但是中国也没有那么多君子来做巡抚、做县令、做侍郎甚或做师爷吧?
辜鸿铭看着对方,一语双关地说:现在是没有了,因为他们都改行做了假洋鬼子和洋鬼子的走狗!
一席话,气得维特夫妻七窍生烟,半天回不上嘴。
《辜鸿铭全传:改变崇洋媚外的中国》
中国青年出版社
钟兆云/著
《辜鸿铭全传:改变崇洋媚外的中国》在中国近代史上,辜鸿铭是以喜剧脸谱活跃于舞台上的悲剧角色,他的传奇人生以及亲历的事件是一段很值得表述的历史,也是一段不易表述的历史。辜鸿铭是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一位幽默大师、怪诞情种,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该书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奇人怪杰辜鸿铭的一生,将他幽默、睿智、怪诞的言行举止一一展现给了读者,并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在非凡的年代特立独行中,成为中国和南洋、西洋、东洋外交史上绕不过至今仍发生影响的怪杰的精神所在。
【作者简介】
钟兆云,福建省武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创会会长、福建省作协副主席。15岁发表习作,迄今已有长篇小说《辜鸿铭》《乡亲们》《我的国籍我的血》《海的那头是中国》,长篇传记文学《刘亚楼上将》《父子侨领》《商道和人道》,长篇报告文学《国之大殇》《项南在福建》《商道和人道》,散文集《野云飞》,诗集《流连在岁月的掌心》等40多部著作、1800多万字作品和25集电视连续剧《邓子恢》问世。
编辑推荐
一个初出娘胎就读莎士比亚和歌德,脑袋能装下整个英国图书、精通十种洋文的混血儿,在海归寻梦之后,成了:
温源宁眼中“一个以孔教为人生哲学的浪漫派”,
罗振玉心中“百世可知的醇儒”,
张之洞依赖的“杰出之才”,
蔡元培聘请的“学者、智者和贤者”,
林语堂崇仰的“具备一流才智的人”、“人中铮铮之怪杰”,
罗家伦赞誉的“有天才的文学家”,
凌叔华怀念的“绝代的学者”,
成了托尔斯泰尊重的“中国某君”,
勃兰兑斯宣传的东方圣哲、“真正的中国人”,
毛姆长途拜访的“一位声高望重的哲学家”,
弗兰西斯·波里敬爱的“最通晓东学和西学的中国人”,
也成了:周作人、胡适眼中“北大顶古怪的人物”,
乔治·莫理循既爱又恨的“语言天才”和“疯子”,
袁世凯无可奈何的“死对头”……
他参与洋务,首次为“黄祸论”辩诬,与八国联军折冲交涉,最早向西方译介《论语》。他脚踏中西两只船,比较中西文化,鼓吹儒学救世,最终成为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遗老。生前和死后,都在欧洲和日本掀起过阵阵热风。
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俗人,有人批判他复古向后退,有人却嘲弄他太新,英雄沦为小丑,喜剧演成悲剧。他在自相矛盾、毁誉参半中,成为中国最有趣的人、非寻常之人可等类齐观者。他至死留辫,戴着旷世怪杰的瓜皮帽,与时代愈走愈远,我们也与他愈走愈远。当年,西方人说: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今天,我们要说:还是别忘了这个人,看书请看《辜鸿铭》!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