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最近,由胡歌领衔主演的《楠丁格尔先生》官宣了。

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信息,但是网友们根据致敬医护的简介推测出这部剧讲的是男护士的故事。

消息一出,迅速被网友们骂上热搜。

因为剧名明显引用的是“提灯女神”弗罗伦斯 · 南丁格尔的名字。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胡歌新剧被骂,“女冠男戴”不在少数?

点开评论区,网友们的声音都出奇的一致。

愤怒、抨击、不理解。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官方海报上写着male nurse,直译就是男护士。

剧方明明可以直接用这个来当剧名的,可他们独独挑选中了“楠丁格尔”,就很倒观众胃口。

一个以女性为主的行业却要给男性护士树碑立传。

既不尊重护士精神,也不尊重护士这个行业。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爱奇艺高层发圈称“南丁格尔只是一个姓氏”,这番解释并没有安慰到大家,反而再次激发网友怒火。

他的话也被解读出了一种傲慢和无知。

经过这一折腾,观众早已没了看剧的热情。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女冠男戴”和“男锅女背”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金陵十三钗》里保护了老弱妇孺的神父,原型是明尼·魏特琳女士。

电影《海洋天堂》里的父亲,原型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孤独症公益组织的田慧萍。

《我和我的家乡》中也是如此。范志伟扮演的下乡支教老师,原型是支月英女士。

《最美逆行者》里,小女孩扯下了护士佩戴的口罩,导致这个护士感染。而原型是个患有癫痫的小男孩。

《底线》把江歌案搬上了荧幕,但是现实里为女儿讨不公的江歌妈妈,在剧中却被改成了丈夫的形象。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不止国内,国外也是如此。

《飞屋环游记》里的老爷爷,原型是伊迪斯·梅斯菲尔德奶奶。

经典电影《狩猎》里,女孩诬陷男老师性骚扰。现实则是男孩污蔑女老师性骚扰。

这到底是为什么?

怎么影视界那么多性别互换的例子?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主创团队。

文艺作品带有创作团队的主观色彩。导演、编剧和演员的想法会影响到剧情的叙述和表现。

《这个杀手不太冷》改编自《女煞葛洛莉》。

《女煞葛洛莉》讲的是女主意外救出了全家遇害的小男孩尼基并带他逃亡的故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可以简单理解为性转版。

所以业内有这样一种猜测:性别转换有可能是因为导演吕克·贝松在创作时有个17岁的女朋友。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开端》里,锅姨和司机的原型是一对同性恋人。

他们因为在现实中遇到挫败,选择了在公交车上殉情。

至于为什么改成一男一女,我只能说大家懂的都懂。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全世界范围内,男性导演和男性演员占据了绝大的优势。

数量多,行业话语权大。

这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主导创作,塑造特定的审美语言。

而观众也习惯了男性主导叙事的审美。

全球票房榜前300名中,男性导演的作品起码占了九成以上。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其次,女性的成就太容易被抢夺。

科学界有一个名词叫“玛蒂尔达效应”。

这个效应专指女性的成就不被承认,或直接归于男性。而且这些女性也未被历史赋予合理的地位。

实际上呢,并不是因为女性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把男性塑造的很强,把女性刻画的更弱。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除此之外,还有绕不开的男本位思想。

父系社会的历史惯性也在无意识中影响性别呈现。

很多影视作品也是以男性为视角进行叙事,创作主题也倾向于事业、权利竞争等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流荧幕里的女性不是在谈情说爱,就是在梳妆打扮。

她们不去争夺,不去展露自己的野心,只是一个有美貌的“花瓶”。

而里面的男性就不一样了。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影视作品中,男性角色往往被赋予更多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形象,女性角色往往弱化为男性的辅助、从属。

所以,即使到了2024年,很多影视剧中依然有股浓厚的爹味。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不都是讲故事吗,那换个性别而已有什么所谓?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性别在影视剧中,

是不是真的无所谓?

换性别,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

不是。

换性别,是很无所谓的事情吗?

不是。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所有文艺作品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记录和反映。

这直接关乎到所有观众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2016年的电影《隐藏人物》,给出了美国航天发展的真实内幕。

导演把镜头聚焦在三位一直被忽视的女性功臣身上。

三位黑人女科学家在美国太空计划中的贡献不必男性少,但却因为性别和肤色的双重歧视不被认可。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又会有多少人知道美国航天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文化产品塑造出什么样的性别形象,大家就会对性别产生什么样的看法。

观众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他人与角色进行对照。

不仅影响着两性看法,更塑造着整个社会的的性别认知和相处氛围。

《出走的决心》《瞬息全宇宙》《小妇人》……各种各样的电影都在改变刻板的性别认知。

用艺术语言告诉大家,原来这也是女性,原来女性也可以这样。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同时,性别的刻画会直接影响后代人的思想观念。

经典如《埃及艳后》。

长期以来,大家的重点在于“艳后”二字。谈论的是她的美色和她与罗马帝国重要人物之间的拉扯。

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权利和智慧,她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不容忽视。

她不是艳后,而是埃及最后一位法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女人是祸水”的言论。

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刻板印象。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性别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性别背后的话语权。

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为女权辩护》中这样写道:“自从远古时候起,男人就觉得使用他的实力来征服他的终身伴侣对他有利,并且用捏造的事实来说明女人应该甘受压迫,因为整个宇宙都是为了他的便利和享乐而创造的。”

因为在以前,女性不是性别而是一种资源。

所以大家反抗的不是简单的性别互换问题,而是背后的话语权。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说到底,“女冠男戴”和“男锅女背”背后就是几个很简单的问题:

是不是没有女演员能演好电影原型,才迫不得已把女性原型改成男性?

换性别,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尊重事实,很难吗?

作者:律也人

责编:回星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视频号 -

佩戴起来很舒适,真的很适合浓颜系美女,放大五官优势,紫水晶外面嵌套着一圈花状的钻石,这使得愈加夺目。

利落的金属切割让耳饰整个看起来干净又大方。

紫水晶部分是紫色箭锆石,通体是S925银镀,戴起来很舒适,安全又安心。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胡歌新剧被骂,为何故事原型非得“女变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