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水往事》的原著是先电视剧看完的。
一对比,其实很容易发现剧中哪个部分,对应书中哪个部分。但也会感觉到,其实改编也不少,尤其是在主角身上,电视剧甚至多了些“美化”。
但就像剧中角色和演员要分开来看的那样,其实不管亲历者已经讲述出来的,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差多大,再怎么评价,也无法窥见全貌。
毕竟,每天都要提心吊胆想着能否活到第二天,没有完全黑化,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1.现实与虚构
看书时,有个部分印象很深。
就是作者沈星星遇到一个反派,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惹到对方了,对方就要他把一瓶劲很大的酒喝完才行。
描述中,他说对方把瓶嘴给打碎了,这样喝起来虽然扎嘴,但在喝的时候会有一个缓冲。而对方,也是看在猜叔的面子上,真没怎么为难他。
据说是喝完后,那群人就走到了外面。也是为了让沈星星能够自己催吐,不至于要命。
这里,与剧中沈星为了给刘金翠解围,和毛攀杠上的场景呼应。
但结合书和剧来看,才知道毛攀的原型就是沈星星。
因为剧中毛攀要沈星星把一支烟夹在耳朵上喝酒的设定,其实就是现实中沈星星上门要债时的手段。
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其实改编的主角,还要比现实中仁慈一点。
就像对于女性的态度,也有很大不同。剧中似乎更认真,书中略显敷衍、随意。
但剧中熟悉的名字,又不时在书中闪现,这就会让读者或者观众,下意识的进行对比,然后感受真与假的界限。
2.好坏与是非
剧中,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猜叔和沈星两个人展开。
因此,追剧过程中,对于这两人的各种推断,也比交多。
譬如,常规的操作就是,在没追到下一集时,会脑补一下接下来的剧情。而有关这部悬疑剧的弹幕争议,那就是评价猜叔和沈星的好坏。
举个例子。
猜叔说自己的业务底线是不沾Du品,只走水、走山。
但大结局就挺耐人寻味,给了观众不少遐想空间。他亲手抹了沈星最好的朋友但拓的脖子,理由是在送货的过程中,被Du贩发现了追踪器。
这是沈星想要做的,但拓替他做了。
但追踪器是怎么发现的呢?是不是猜叔通电话无意透露的呢?剧中没有直接说,但又不经意间留下一些悬念。
就像最后猜叔装醉,故意放走沈星,是为了自己接下来开展新业务,还是真的为沈星好,或者说是为了给但拓一个交待呢?
这些,在书里也没说明。
但可以知道的是,这段经历,不论是对沈星来说,还是于沈星星而言,都成了人生中最浓厚的一笔,至少是,成长得很深刻。
就像原著作者沈星星说的:
“我觉得,只有真正经历过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才能逐渐明白,可能我今天九点十分做的决定,同九点十一分,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