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胡枚导演拍了《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竟然找了司马南站台。我忍不住给胡导推荐一部巨作《重山之外》,前车之鉴啊。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制作成本是2亿元,目前收回的票房只有500多万。能否收回成本,就看司马南的宣传是否给力了。当然,起到的也可能是反作用力。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以目前的观众观看体验来说,这部电影是遭遇滑铁卢了,有些观众甚至用到了“影史级灾难”几个字,可见他们的愤怒。

最近,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人找司马南站台,除了电影界的,还有广汽埃安,被司马南比作“南南合作”。但是站台的效果如何,是值得怀疑的。

我认为这些合作者有点高估了司马南的影响力,对于司马南的粉丝受众也存在许多误会。

司马南的粉丝是不读书的,如果书也不读,自然是不会看什么电影的。而一辆汽车也不便宜,找他合作,无异于自毁形象。

他们估计都让司马南在平台上的3000万粉丝的粉丝数据给骗了,且不论这个数字是不是虚高,但是这些粉丝的消费力以及审美力,着实堪忧。可以实际去调查一下,这三千万人里面,每年会去电影院看几次电影。

就连司马南自己直播卖书,也才卖了60多本。让司马南站台的意义何在呢?

而对于有基本审美能力的司马南粉丝以外的人,这种站台的行为,更是会激发我们的逆反心理。本来还有兴趣瞅两眼呢,一看是司马南站台的,恐怕就望而却步了。这种情况也并不罕见。

奉劝这些老板,电影导演们,找谁站台,也要看看这个人的价值观。多研究一下这个人的发迹史,他是怎么起来的。如果啥也不看,就看这个人粉丝数量比较大,就以为能够把他的几千万粉丝转化成为票房,这个其实是很可笑的。

我一直强调,没有脱离现实的艺术创作。也许胡导演,并不了解当前国内的时评圈子,认为司马南代表了某种主流的声音。如果她但凡稍微看过我的一二篇文章,也不会犯了这么个错误。

当然,也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电影的宣发成本不高,想请更好的请不起,现在不都是在“砸锅卖铁”吗,找个几千万的大V进行代言,也是为了节约成本。

但是这个代价就意味深长了。

但凡是有点品格的,爱惜点羽毛的人,对于司马南,都是避之无不及的。

像是拒绝与司马南握手的作家章立凡。

司马南问“可不可以跟您握手合个影?”

章老师侧转身双手抱肩,婉拒说:“对不起,不方便跟你合影。”“握个手也不行么?”

“不方便。”

这就是一种风骨,这就叫爱惜羽毛。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拍电影找司马南站台,怕是......

对于电影来说,比票房、收回成本更重要的,其实是价值观的传递。如果一个导演的品格最够的好,即便他的一两部电影票房不好,但是口碑仍在。

但是一旦受众群体,对于导演的价值观产生了质疑,这很可能会影响他之后的事业发展。

勿谓言之不预也。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