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坚如磐石》以近14亿的票房,拿下2023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全明星班底的背后,是观众和影评人嘲讽和笔伐:口型对不上、逻辑不成立、故事浅白空洞。金星针对该片怒批“四化”:题材流量化、画面赛博化、圈钱常规化、老年钝感化...
如今,影片在某瓣即将跌破及格分,成为张艺谋职业生涯口碑第二差的作品。
近两年有个说法,大意是张艺谋招待贵宾的最高规格,是邀其在私人影厅看一场未删减版的《坚如磐石》。真实性当然无从考证,但足见得观众对这部作品足本的猎奇心爆表。
2024年初,影片编剧陈宇出版了同名小说,号称“每个故事的结局都跟电影上映的不一样”,填补了电影版的删改情节,“比电影细节更丰富,人性刻画更深刻”。
柴叔读完,表示这样的描述自然有溢美之嫌,对于有长期阅读严肃文学的读者而言,《坚如磐石》原著算不上什么经典必读目录(某瓣7.4分),而对于想补全完整电影情节的观众来说,则值得熬上一个通宵,通过对比原著和电影,张艺谋的执导水平自然水落石出。
选角:败笔远多于亮点
选角最大的败笔在于主角苏见明。
雷佳音作为“窝囊废”赛道的翘楚,把中年男人的嘴硬、摆烂、逆来顺受诠释的精准到位,同时又能保留在关键觉醒时刻的信念感,以人物助推事件的戏剧化。
但《坚如磐石》原著中的苏见明并不具备这样的人物弧光。
苏见明是郑刚的养子,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公交车爆炸案之前,苏见明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故事一开篇,就是他利用职务之便跟咖啡馆女店员打情骂俏,从招摇的M5跑车、满口荤段子的台词、会议桌上有恃无恐的越级发言、以及程序不正义的执法手段(苏曾用偷拍的照片要挟David反水)都能看出,这个角色身上有太多来自郑刚的权力庇佑。
原著中苏的转变来源于公交车爆炸,炸弹爆炸前的一瞬间,苏扑倒郑刚,这一瞬间将苏舍身救父的本能升华成了惩奸除恶的信念,姑且不说这动因是否成立,单说雷佳音就没演出也演不出这样的转变。
既然这第一层转变不成立,那后面信念垮塌、精神弑父的叙事也就难以服众。
另一个选角败笔来源于李慧琳的扮演者周冬雨。
原著中,李慧琳的人物小传有几个关键词:养女、神枪手、伤及无辜。
这几个词组合后,应该是一个如安吉丽娜朱莉般,集力量感、伤痕感、专业度于一身的刑侦女干警形象。
到了电影中,这个角色如纸片般单薄,一边衬托苏见明的足智多谋,一边为观众梳理剧情脉络,彻底沦为背景板。
事实上,经过多年锤炼,周冬雨不是演不出力量感和破碎感,《少年的你》就是很好的例证,到了《坚如磐石》,显然张艺谋无力或无意挖掘李慧琳的深层基地,组了个熟人局草草了事。
这样的思维惯性,同样延续到了配角选用上,公安干部就用许亚军、何政军,贤妻良母就请陈冲,公交车劫匪就用王迅。
影片口碑虽翻车,但观众对黎志田这个角色大多是肯定的。
必须承认,原著中反派们的嘴脸,影片刻画的比较出彩。
读完陈宇笔下的黎志田,这个角色在常规叙事中只有一种神态:面无表情。
无论是面对警方上门调查,还是火锅徒手捞手机的片段,黎志田通通是“沉默”“不作声”,这样的设定,一来符合黎志田从棒棒一路摸爬滚打成为首富积攒的处变不惊,另一方面,是通过表面沉默凸显内心的翻涌和斗争。
也许是有相同阶级跃升的履历,张艺谋洞察到了黎志田的本质:不是什么笑面虎,不是双面人,一出场,就是阴戾到深渊的恶魔。
在柴叔读原著的过程中,全程带入于和伟的脸,真得感慨一句天选黎志田。
李乃文饰演的秘书,孙艺洲饰演的赘婿,田雨饰演的高管,也都是同样的选角思路,仅仅用一两个简单的情节刻画,人物迅速立了起来,寥寥数笔,黑恶势力的庞大身躯和必然沉船的命运就跃然纸上。
情节:四不像的半成品
电影版《坚如磐石》触及的议题方向太多,刑侦、反黑、人性抉择、公平与正义等等,大片空白的存在、大笔事实的缺失,让整个剧情框架漏洞百出、逻辑匪夷所思,每个议题都是水过地皮、浮皮潦草,最终成了四不像的半成品,让我们无法与角色共情。
读完原著,柴叔对故事名“坚如磐石”有了两层体会,第一层,是黑恶势力与社会根基的关系;第二层,则是人性坚硬如磐石难以撼动。
郑刚和黎志田,黑白两道,性格同样复杂。靠着岳父关系郑刚平步青云成为金江一把手,凭借卖力气挥拳头黎志田跻身黑老大,两人在攀爬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腥风血雨、利益交换,早已早实战中摸清了人性的脉络。两个人都明白,只有成为真正的局内人才能明白官场诀窍,才能摸清整个地下社会的运作机制。
从苏见明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亲手斩断精神标杆,重建价值观的故事,从黎志田的视角来看,也有一条父女感情线,那就是他与女儿以及David的相处。原著细致地描写了赘婿讨好岳父的心理动机,同时还有女儿与黎志田的两场深刻对话,女儿清晰地认识到丈夫触及到了父亲的逆鳞,因而对丈夫的处置保持了默认。两组父子关系对比,便得以看出人性复杂如深渊,不可直视。
也许陈宇是想表达,社会权力结构如磐石一般,每个个体都是攀附在上面的可替代品。而构成这块磐石的每个个人,都是残酷与温柔的结合体,人们不计代价的追求权力和金钱,面对诱惑杀伐决断,但在至亲至爱面前,仍会暴露出最柔软、最不堪一击的一面。
视听:赛博化多此一举
对霓虹的过度使用已经到了视觉污染的程度,这是影片的另一大槽点。
原著中的场景描述并不算多,大多在剧情推进中起到衔接作用,比如苏见明和郑刚同坐缆车的“父子时间”,就有一段符合人物心境的风景描写。
很常规、适度的描写,并不让人出戏。
然而,为什么到了电影中就光怪陆离令人不适呢?
因为懒。
《坚如磐石》顶着“重庆打黑”的名号,便把拍摄场景尽可能地往重庆当地特色风貌上靠。
那重庆风格是什么呢?
赛博朋克,流行啊~年轻人喜欢啊~
跟影片中官员贪污、资本贪婪、贫富差距的议题不谋而合啊~
张导不是摄影师出身吗,那运几十车灯管灯箱使劲招呼吧,帮派斗殴、斧头砍人、推下天台等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暴力场景,太适合张导通过色彩刺激观众感官了。
这就是柴叔所说的“懒”。
《坚如磐石》的艺术设定,几乎全部建立在已有的网传概念上,看不到张艺谋的任何创新欲望。当创作的起点或动机是对既定印象的迎合沿用,而非推陈出新的创造时,那它的作者性一定大打折扣。
就像当年李少红翻拍《红楼梦》,十二钗的发冠头饰一律照着原著的描述去定做,而非87版现场化妆,看似是从细节贴合原著,实则是打着工业化的幌子犯懒。
记得艺术界有个说法,对于绘画,逼真是个贬义词。
这话同样适用于这部电影,当一针一线都被复制后,创作者的原创性也必将大打折扣。
读完原著的同时,张艺谋取巧的一面也被观众读了出来:想拍敏感题材吸睛,却只能对着纸糊的墙一顿乱锤;想票房艺术双赢,却只能在浅白的叙事和色彩下故弄玄虚;想让观众帮忙喊冤,却没了宁缺毋滥的风骨。
好的力证,到了《坚如磐石》,显然张艺谋无力或无意挖掘李慧琳的深层基地,组了个熟人局草草了事。
这样的思维惯性,同样延续到了配角选用上,公安干部就用许亚军、何政军,贤妻良母就请陈冲,公交车劫匪就用王迅。
影片口碑虽翻车,但观众对黎志田这个角色大多是肯定的。
必须承认,原著中反派们的嘴脸,影片刻画的比较出彩。
读完陈宇笔下的黎志田,这个角色在常规叙事中只有一种神态:面无表情。
无论是面对警方上门调查,还是火锅徒手捞手机的片段,黎志田通通是“沉默”“不作声”,这样的设定,一来符合黎志田从棒棒一路摸爬滚打成为首富积攒的处变不惊,另一方面,是通过表面沉默凸显内心的翻涌和斗争。
也许是有相同阶级跃升的履历,张艺谋洞察到了黎志田的本质:不是什么笑面虎,不是双面人,一出场,就是阴戾到深渊的反派。
在柴叔读原著的过程中,全程带入于和伟的脸,真得感慨一句天选黎志田。
李乃文饰演的秘书,孙艺洲饰演的赘婿,田雨饰演的高管,也都是同样的选角思路,仅仅用一两个简单的情节刻画,人物迅速立了起来,寥寥数笔,黑恶势力的庞大身躯和必然沉船的命运就跃然纸上。
二、情节:四不像的半成品
电影版《坚如磐石》触及的议题方向太多,刑侦、反黑、人性抉择、公平与正义等等,大片空白的存在、大笔事实的缺失,让整个剧情框架漏洞百出、逻辑匪夷所思,每个议题都是水过地皮、浮皮潦草,最终成了四不像的半成品,让我们无法与角色共情。
读完原著,柴叔对故事名“坚如磐石”有了两层体会,第一层,是黑恶势力与社会根基的关系;第二层,则是人性坚硬如磐石难以撼动。
郑刚和黎志田,黑白两道,性格同样复杂。靠着岳父关系郑刚平步青云成为金江一把手,凭借卖力气挥拳头黎志田跻身黑老大,两人在攀爬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腥风血雨、利益交换,早已早实战中摸清了人性的脉络。两个人都明白,只有成为真正的局内人才能明白官场诀窍,才能摸清整个地下社会的运作机制。
从苏见明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亲手斩断精神标杆,重建价值观的故事,从黎志田的视角来看,也有一条妇女感情线,那就是他与女儿以及David的相处。原著细致地描写了赘婿讨好岳父的心理动机,同时还有女儿与黎志田的两场深刻对话,女儿清晰地认识到丈夫触及到了父亲的逆鳞,因而对丈夫的处置保持了默认。两组父子关系对比,便得以看出人性复杂如深渊,不可直视。
也许陈宇是想表达,社会权力结构如磐石一般,每个个体都是攀附在上面的可替代品。而构成这块磐石的每个个人,都是残酷与温柔的结合体,人们不计代价的追求权力和金钱,面对诱惑杀伐决断,但在至亲至爱面前,仍会暴露出最柔软、最不堪一击的一面。
3、视听效果:赛博化多此一举
对霓虹的过度使用已经到了视觉污染的程度,这是影片的另一大槽点。
原著中的场景描述并不算多,大多在剧情推进中起到衔接作用,比如苏见明和郑刚同坐缆车的“父子时间”,就有一段符合人物心境的风景描写。
很常规、适度的描写,并不让人出戏。
然而,为什么到了电影中就光怪陆离令人不适呢?
因为懒。
《坚如磐石》顶着“重庆打黑”的名号,便把拍摄场景尽可能地往重庆当地特色风貌上靠。
那重庆风格是什么呢?
赛博朋克,流行啊~年轻人喜欢啊~
跟影片中官员贪污、资本贪婪、贫富差距的议题不谋而合啊~
张导不是摄影师出身吗,那运几十车灯管灯箱使劲招呼吧,帮派斗殴、斧头砍人、推下天台等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暴力场景,太适合张导通过色彩刺激观众感官了。
这就是柴叔所说的“懒”。
《坚如磐石》的艺术设定,几乎全部建立在已有的网传概念上,看不到张艺谋的任何创新欲望。
当创作的起点或动机是对既定印象的迎合沿用,而非推陈出新的创造时,那它的作者性一定大打折扣。
就像当年李少红翻拍《红楼梦》,十二钗的发冠头饰一律照着原著的描述去定做,而非87版现场化妆,看似是从细节贴合原著,实则是打着工业化的幌子犯懒。
记得艺术界有个说法,对于绘画,逼真是个贬义词。
这话同样适用于这部电影,当一针一线都被复制后,创作者的原创性也必将大打折扣。
读完原著的同时,张艺谋取巧的一面也被观众读了出来:想拍敏感题材吸睛,却只能对着纸糊的墙一顿乱锤;想票房艺术双赢,却只能在浅白的叙事和色彩下故弄玄虚;想让观众帮忙喊冤,却没了宁缺毋滥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