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86版《西游记》,想必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形象鲜明、各有特色的师徒四人,西游之路的艰辛与奇瑰,还有那数不尽的妖魔鬼怪们,都为无数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许多的演员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举国上下人人皆知的大明星,几乎整个剧组都获得了鲜花、掌声、名誉和赞扬,但这其中,却有一个令人扼腕的例外……
它就是唐僧的坐骑,那条由玉龙三太子幻化而成的白龙马。
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在协助师徒众人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了“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可现实中那条温顺乖巧的白马却只是一条马而已。它在电视剧拍摄完毕后,不但没能像众位同僚一样“功成名就”,反而踏上了一条坠入深渊的绝望道路。
万里挑一的白色战马
选定白龙马的“演员”可谓不易,不但要保证其高大威猛、通体洁白,还要足够温顺、听话,能听从导演的指挥,达成拍戏所需的要求。
当时的导演杨洁为此四处奔波,可跑遍了无数马场,也难以找到一匹符合要求的骏马。中国的马儿虽然品种众多,但大多为长着深棕色毛发,在张家界倒是有雪白的小马,可它们都是矮种马,和原著中高大威猛的形象显然不适配。
难道要想还原原著,只能给棕色的马“染发”,强行将其改造成白马不可?但这其中的难度问题,和最终效果是否能尽人意姑且不论,即使光考虑动物的感受,这种行为也已和虐待动物无异。
对于影视从业人员来说,想要塑造一个角色,就必须先尊重它,即便只是一匹马也不例外。
杨洁导演秉持着不怕麻烦、精益求精的态度,决定继续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马匹。她跑遍了无数的马场和牧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锡林郭勒的大草原上,找到了一匹神采奕奕、迅猛健壮的白马。
这匹马浑身没有一根杂色毛发,通体油光水滑,肌肉饱满、线条匀实,一看就是匹精壮的上等马,更难得的是,这匹马还十分温顺,对人从不设防,很是亲近。
杨洁导演一眼便相中了这匹“白马王子”,当即和马主人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借走去拍《西游记》。
马主人最初并不同意,一是因为这匹马曾是战马,训练它耗费了主人极大的心血,二是马主人对此马偏爱有加,认为它的性格和品相均是举世罕见,因此宝贝得不得了。
杨洁导演不愿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拉着马主人软磨硬泡。借不到,她便打算买下来。最终,她说动了投资方,又托了几番关系,好不容易才将年仅四岁的白龙马买到了手。
杀青后的悲惨命运
在拍摄《西游记》的过程中,白龙马充分展现出了一匹战友的优秀品质,它不吵不闹,温顺听话,很通人性。它跟随剧组跋山涉水,有时在累了一天之后,还要帮大家驮运行李道具,但它一直任劳任怨,不论严寒酷暑还是暴雨倾盆均未耍过性子。
时光匆匆流转,马比人更易老。长达六年艰辛的拍摄生涯,令白龙马从正值壮年的雄伟战马变成了一匹饱经风霜的疲惫老马,虽然10岁的年纪在马身上不算太大,但它的身躯已不堪重负了。
没过多久,西游记拍摄完成,顺利上映,白龙马也杀青“离职”,变回了一匹普通的老马。它昔日的同事们名利双收,成为了火爆全国的知名演员,但它却被视作“道具”被留在了无锡影视城。
由于白龙马的所有权并不在剧组手中,因此在离别之际,杨洁导演能做的只是嘱咐剧组善待白龙马、特别关照一下这个“功臣”,不要让它太过劳累。
但这番话显然没有被影视城的工作人员听进去。由于有着极高的知名度,白龙马在这里沦为了商人们牟利的工具。
它白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游客,不但负责陪同拍照,甚至还要驮着人跑上两圈;晚上,它和其他马一同被关在狭小破旧的马棚里,吃着被其他马吃剩下的枯草。
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持续了数年。倘若白龙马真的是剧中那条龙太子幻化而成的马,想必它一定会用冲天的愤怒向贪婪的人们抗议,但它不是,它只是一匹普普通通的马,它对此无能为力。
它在商人们的逼迫和要求下,永不停息地重复着繁忙紧凑的工作。慕名前来的人们把它视作“纪念物”“知名道具”,甚至“景点”,却从未给予过它足够的尊重和爱护。
惨死山洞,尸骨无存
1995年时,杨洁导演带着西游记的许多演员回到无锡,看望这位“老同事”,但当时的白龙马已垂垂老矣、骨瘦如柴,甚至连站直都有些困难。
在被投喂期间,白龙马还被一匹壮马踢出了马厩,只能孤独无助地缩在角落,等别的马吃完后再去捡些残羹剩饭。
杨洁导演见此情景伤心得几度流泪,但她也无能为力,她只能在日后的回忆录中写上一篇《龙驹悲歌》聊表纪念。
后来,白龙马实在太老了,连一丁点利用价值都没有了,工作人员嫌它年老体弱,照顾起来麻烦,便把它拴到了后山的山洞里。后来又过了几年,杨洁导演前来探望白龙马时,被工作人员满不在乎地告知:白龙马已经在1997年死在山洞里了。
作为一匹战马,白龙马在死去时本应按照军礼的规格下葬,但它却因商人的自私无情而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比妖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贪婪与丑恶,但愿白龙马能在故去之后获得安详,在无垠的极乐世界中,一如来到剧组之前一般,在大草原上尽情地奔跑玩闹,重归自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