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一生靠着制衡的战术,管理着大明,同时他也深谙管理之道,政不由己出,让下面的人去争。
出了任何事情,都不是君父的责任,他是一点不粘锅。
即便是他下了罪己诏,也是要甩锅给内阁、司礼监的一种手段。
剧中一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嘉靖的管理之道,话没有说出来,你是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
嘉靖还是大明第一谜语人,话只说一半,其余都靠猜。
因此嘉靖在他看看来,自己是没有错的,在内阁司礼监眼中,君父是不能有错的。
严嵩常说一句话,“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
那么我们就看看,嘉靖这位领导无错的秘诀。
领导的优势
嘉靖的优势,就是他的名分,拥有全天下的人财物,无上的权力。
在体制内,掌握了人事权力,就掌控了局面,所有人都是任用的,他们还不听你的。
嘉靖掌握了最全的帝国信息,他有明面内阁汇报,暗地里他有司礼监、东厂时刻监视着文武百官。
他掌握了你无法知道、或无法提前知道的信息,所以他做出的决策,是你无法预料的。
下属经常看不懂领导的决策,其实是你没有领导那样,全面掌握信息。
嘉靖的用人标准
首先是有用,老板喜欢忠诚的人,多过有才能的人。
历史上嘉靖皇帝不喜欢太监,但是他对使用内官的标准,就是不瞒事。
剧中最典型的一个场景,远在江南的杨金水被召回,他想和吕芳相对一下口供,可吕芳却说,不要隐瞒。
事后,嘉靖皇帝说:明里不要赏杨金水什么,暗里赏他些什么。
不瞒是领导对信任下属的基本要求,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陈洪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他去裕王府传旨,就想着投靠储君。事事都想瞒着嘉靖,这让皇帝非常不高兴。
对于百官,标准是“能背锅,剧中最肯背锅的,就是严嵩。
只要和皇帝一条心,肯主动背锅,不管做任何事,都能平安。严嵩二十年,帮皇帝铲除异己,当然严嵩自己也趁机除掉了他的对头。
皇帝也知道,但他并不介意,只要这个下属愿意替他背锅,对他有用。
用人标准多元化,不仅仅是做好工作一条标准。
有些人会打小报告,充当领导耳目;有些人会帮领导弄钱、洗钱;有些人需要下属去对付不喜欢的人,干脏活。
制衡的艺术
嘉靖用人一直都是制衡,他再信任一个首辅,还会再扶植一个对手。在大礼议中支持他的张璁,他非常信任,但是也不妨碍他再扶植其他人,夏言的后面有严嵩,严嵩的后面有徐阶。
嘉靖作为一个利益分配者,通过控制利益分配,让被分配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事情不如预想,他就会再次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比如换掉首辅,让次辅上位。
这么做,所有的利益分配者为了利益,都要按照他的意愿去做事。
入阁、做首辅就是对文官最大的诱惑。
司礼监是皇帝的家奴,一切都要听命于皇帝。
内阁、司礼监做具体事情,嘉靖左右控制这两个机构的头头,就可控制朝局。
嘉靖不愿意看到下面一团和气,自然要埋钉子。
司礼监吕芳,虽然他很信任吕,但他也将野心十足的陈洪派在司礼监,因此司礼监里也不是一团和气。
文官集团内,严党的对立面是清流,两方对立,皇帝居中调停,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中。
尾声
有了这些手段,挑选出来的人,一定是对领导有用,严嵩就是这样的人,十项全能,如果仅认为他靠写青词上位那太幼稚了。
有用就是你可以生存之道,如果底牌用完了,就是你被清除的一天。
严嵩之所以给胡宗宪写信,让他不要全部将海上倭寇灭了,慢慢剿灭,就是为了嘉靖有所忌惮。
胡宗宪抗倭结束后,严嵩最大的牌打完了,仕途也走向终结。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