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编者按:在刚刚落幕的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视节上,国产科幻的顶级IP《三体》系列的影视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除了《三体》电影版官宣了制作计划外,去年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的剧版《三体》的后续也是科幻迷、观众所关心的话题。有人说,2023年的腾讯版《三体》开启了中国的“科幻剧”元年,再加上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网飞版的《三体》剧集引起的讨论和争议,中国人自己拍的《三体》第二、三部将会如何展开?

在上海电视节期间,担任评委工作的剧版《三体》导演杨磊向包括观察者网在内的媒体谈了自己的看法与工作进展。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杨磊导演在上海电视节期间与媒体记者交流((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问:杨导你好,首先想请您谈一谈作为本届上海电视节评委,对于这次入选作品的感受,您觉得现在观众更多地去看“微短”剧的习惯变化会影响到电视剧的创作吗?

杨磊:这一届白玉兰的作品我都看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每天都是白天拍完戏,晚上看入围作品,每天我们会有专门的环节去讨论,平时也会有很多交流,甚至争论。首先,作为评委我感到很兴奋,这几年好作品的涌现堪称“神仙打架”,不管哪个类型,好作品都特别多,今年和去年的作品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峰。

现在观众的心理节奏变得特别快,碎片式的媒体占据了观众很多时间,所以“短”和“快”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但我们同时看到,话剧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相信电影、电视剧这样的形式也会长期存在,总有观众需要在这个地方消费他们的时间,即使短视频会分走很多人的一些精力。

问:在最近播出的《金庸武侠世界》中,您执导了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铁血丹心》。重启这个经典项目,您会根据观众新的偏好对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改编和调整吗?

杨磊:“金庸武侠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已经布好的大的武侠世界的局,每个导演进来做自己那一部分的分内工作,我领到的任务是以郭靖黄蓉为主线,相当于是一个“命题作文”。在我的理解中,郭靖的成长线是从进中都开始的,所以我用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把小郭靖的故事讲完,然后以郭靖的成长性为基础写这个故事,进了中都之后一直到成为大侠的过程其实都是完整地尊重原著的。原著中的牛家村、主角父母那一代人的故事就被作为一些前史的闪回来处理,我希望去掉一些枝枝杈杈,把节奏提快,让观众看到郭靖和黄蓉的故事的时候,感受到他们的成长线是非常清晰的,也会有那种很“爽”的感觉。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金庸武侠世界》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射雕英雄传》这个故事被搬上荧幕的次数大概有9次了,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版《射雕》,老金庸迷对这个故事已经几乎快会背了,里面的桥段每个人都能信手拈来就像是聊家常一样。所以我也在问自己,由我来再拍一遍意义在哪里,这个命题作文我应该怎么做。我拿到的题目是“郭靖黄蓉”主线,我觉得在本身的集数之内就已经是一个创新了,因为这部分只能表现郭靖和黄蓉这样一个独立的故事线索。

我自己就是一个金庸迷,小的时候无论是上课时还是放学后我都在看金庸小说,我觉得自己还保留有当年的那个“少年心”,非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像郭靖那样的大侠,所以我的思路是“跟着郭靖走”:从郭靖拜师,再到学内功,再到进中都,都是沿着他的成长路线,虽然大漠的那部分我们在后面是以闪回的形式补充,但只要是和郭靖有关系的我们都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

此外,我还希望在美学角度找回90年代我们小时候看徐克导演为代表的那一批武侠影视作品的感受,在影像上找回那种江湖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很多时候不是以“创新”为主要目的,而更多的是抱有一种“回溯”的心态来进行这次金庸武侠世界的再创作。

问:您如何看待观众对于郭靖和黄蓉演员选角的争议呢?

杨磊:我觉得争议不怕,很多东西都是要用历史来说明一切的。其实回顾金庸小说的这么多次改编,任何一个新版本出现的时候,观众都会拿出上一个版本说你这个角色演员选得不合适,上一个版本更合适……这是一个市场的常规状态,因为大家已经习惯自己心目中那个“最佳”的版本了。如果硬要观众改变习惯,说新来的这个人合适,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但是不妨继续看着,等播完了,过一段时间大家的记忆回溯一下,再看看是不是每版都有每版的好,每版也有每版的缺点,最后由时间的沉淀来决定口碑。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1983年版《射雕》与2003年版《射雕》中的郭靖黄蓉形象

问:观众们现在特别关心您执导的剧版《三体2》,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工作进度?您觉得《三体》系列第二部和第三部剧本的难点在哪里?

杨磊:目前我们正在做《三体2》的前期剧本和设定工作,同时我们还在做一个番外叫《三体:大史》,通过这个番外我们希望能够延续《三体1》的故事。因为《三体2》是一个“另起炉灶”的故事,《三体1》的主角汪淼、叶文洁下线,重新开启了章北海和罗辑的故事,而大史是一个从第一部延续到第二部都有戏份的人物,所以我希望通过他来延续《三体1》的故事。

对于我来说,《三体》这三部书的剧本其实不存在多大的难度,因为原著已经在那儿了。在改编《三体1》的时候我的态度就是,既然我自己无法创作出赶上和超越《三体》的内容,所以我宁愿保留原著的高度。所以后面的《三体》系列也会是纯粹的“原著党”,除了原著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剧版《三体》中于和伟饰演的“大史”(图片来源:ICphoto)

问:大家公认,《三体》系列越到后面会越难拍,尤其是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中会有很多超越现实的未来科幻场景,比如水滴和庞大的地球太空舰队、未来世界等等,我们能在小荧幕上看到期待的堪比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场景吗?这是不是意味着第二部、第三部的投资和成本会急剧上升?

杨磊:确实如此,但我不觉得会“难拍”,因为中国的特效制作水平在2012年以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目前为止,从特效本身来说不存在“和国际脱轨”的情况。据我所知,2008、2009年以后我们的很多特效公司都在为外国大片做外包工作,也积累了大量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经验,所以,特效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早就不是“劣势”了。

技术上没问题,关键还是我们怎么去运用它。现在国产影视剧的问题是我们的制片体系还是比较传统的,还没有完全从以前那种没有特效的影片中转换过来,所以我们需要重新面对,慢慢地学习如何有效运用特效,而不是一味地要在特效上把成本压低,在这上面省钱只会让好的制作人员流失。现在游戏产业也需要很多特效人才,影视行业如果一味地把特效的价钱压低,好的人才就会去游戏那里,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至于特效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其实我们早就已经跟国际接轨了。

问:去年《三体》开创了“科幻剧元年”,现在很多平台都在开科幻剧的项目,您在科幻剧的制作中有哪些经验和思考可以和大家分享?

杨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中国的读者和观众来说,“科幻”这个词是舶来品,它不是一个从我们的文化中产生的文化属性,大多数我们对于科幻二字的认识都是来自西方的。比方说,我们小时候看的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那是我们对科幻最原始的一个认知。后来又接触到很多科幻大师的作品,像《基地》《沙丘》,还有像《星球大战》这样的好莱坞大片,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一直在看的,导致我们对科幻的概念全都是从西方来的。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2021版电影《沙丘》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我在做《三体》系列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科幻?我觉得我们并不需要完整地把西方人文化土壤里的所有科幻流派都完整地平移到中国,而是要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国情中思考我们的科幻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在拍《三体》时,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应该把《三体》当成现实主义来拍,所以才有很多人说我这个片子“长得土土的,但是味儿挺对”,就是因为它不是西方科幻所传达的观点,它就是一个纯中式的。我们应该从我们的角度来想一个科幻的概念,拍《三体2》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依然还是会沿用中国式的、现实主义的科幻观来拍《三体2》甚至《三体3》,哪怕原著中的情节已经发展到了200年、400年以后,但是我们还是要从中国文化里去找它的中国属性。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剧版《三体》第一部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问:最后想问杨导,除了《三体》系列,未来您还有哪些作品正在筹备和拍摄中?

杨磊:我现在正在拍的一部剧叫《人鱼》,是雷米老师的同名悬疑小说改编的。三年前我看到小说时特别兴奋,凌晨四点到处打电话,问这个小说在哪里,我能不能拍。这是我几年以来的心愿吧,现在终于实现了。

下半年我还有一部历史正剧,叫《太平年》,讲的是五代十国那个中国历史上最混乱、“人吃人”的年代,我希望通过这部剧能够让大家感知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太平。另外剧中还有吴越国“纳土归宋”,赵匡胤完成和平统一这样一个千年传颂的故事,我想也是我们今天希望从历史中看到的。

此外还有官宣了一部《黑雾》。这是一部金融题材,他们说我这是“影视集邮”,不想待在舒适区,每一种题材都想尝试一下。这部剧也是我看完剧本后给我很大冲击、非常激动的一个故事。

我拍的《三体2》《三体3》都将是坚定的“原著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