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盖·里奇的风格是帅、基、乱,以及绅士、痞子与话痨,快速剪辑、多线叙事、精彩反转、逗趣台词、缤纷群戏。

《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绅士们》都是此类型的承载者,让观众在理清故事线后有种畅快淋漓的观感,就像第一口的可乐一样。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在《盟军敢死队》中,帅依然在,有亨利·卡维尔等一众英伦范儿十足的帅哥,颜值上绝对养眼。

敢死队五人组性格迥异,各有风格,闷骚的、外向的、斯文型、肌肉款、搞笑的,完美匹配每一种口味的观众。

最美不过不列颠也有,因为盖·里奇开头吐槽了英国吃的只有炸鱼薯条,但在结尾却奉上了花样多变的大餐。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基只剩几句台词略过,雅痞味儿也不够足,沦为了比较僵硬的摆pose,与剧情的贴合度不高。

曾经的盖·里奇,片中的话痨与昆汀不相伯仲,看着雷人但细品喜欢,而如今竟然在新片中看不到影子了。

仅有的啰嗦插入的有点尬,只有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当初的神来之笔,在现在的盖·里奇身上销声匿迹。

至于乱、恶趣味,彻底消失,就连锦上添花的配乐都成了刻意制造危机感实则情节一点也不紧张的口水乐。

这些特点的少与无让《盟军敢死队》的可看性丧失不少,相当于砍掉了盖·里奇的左膀右臂,让影片沦为平庸。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多线叙事倒是有,但看似有三条支线,其实只有两条。

而且这两条线从一开始就知道会汇集在一起,也就不存在精彩反转了,由未知带来的惊喜感没了,剧情便不再跌宕起伏,反而平淡如水。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反转吊不起胃口无法掩盖人物扁平化的弊端,每个角色都浮于表面,丰满度不足。

再加上快速剪辑也不见了,爽感随之隐匿,仅靠少数的逗趣台词和不缤纷的群戏难以支撑抗德神剧的文本。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本来一个好看的故事是盖·里奇的拿手好戏。

可现在,《盟军敢死队》不是有趣循序渐进,而是无聊贯彻始终,甚至还有略微尴尬。

如果把片中的黑白皮肤换成黄皮肤,《盟军敢死队》就有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抗日奇侠》。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片中的任务小组们无所不能,上天入地下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办不到的。

什么一人水下炸掉德军的巡航舰,赤手空拳灭掉一小队德军,四人无伤干掉一个集中营,轻松营救队友等都是小儿科。

在结尾的高潮戏,他们还能几个人联手端掉一个岛上的部队并成功切断U型潜艇的供给,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个人手臂被击中。

他们的身手快如闪电,即便敌方人多势众,也能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玩点花活的话,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真如探囊取物一般。

反观德军,又聋又瞎,智商低下,彻头彻尾的工具人,只是特工小队们升级打怪的副本,没有平视的视角,只有碾压一切,《盟军敢死队》真不负“神”字。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盟军敢死队》取材于二战真实故事,也结合了丘吉尔近年的解密文件。

按理说不应该对主角行动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毕竟二战期间确实有不少硬核狠人,他们的故事听着天方夜谭,其实比丁真还真。

可《盟军敢死队》的改编完全是抗日神剧的模式,堪比枪斗术、包子雷,宛如燕双鹰降临在大西洋,为英国注入一剂“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的肾上腺素。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神片还不是最主要的,在当今世界局势下,鱿鱼人之黑心,路人皆知。

盖·里奇却在片中倒行逆施,歌颂鱿鱼,诉说他们的苦难,别说什么艺术与政治无关。

当内地拍主旋律的时候你们可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是如此包容且无关其他的,强调自由的。

英国也有自己的抗“日”神剧

不过,盖·里奇连虚无主义,岁月史书的《盟约》都能堂而皇之的拍,更何况是逢迎天龙人的《盟军敢死队》。

如今的他还真不是出道初期的天纵之才了,灵光一闪的才华丢了,自我嘲讽的黑色幽默丢了,变成了纯为正确服务的普通商业片导演。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