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咀嚼到了天然谷物的醇香

最近很火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是根据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改编的。散文改编电视剧能行吗?能。我们的作家艺术家都在说破圈,小说破圈能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散文也能改了。诗歌、报告文学能改吗?也能。一位文友说了一句话:破圈难,破俗更难。

散文跟小说不一样,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它不是虚构的。小说可以天马行空,散文不行。《我的阿勒泰》因其逼真性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我强调的逼真性,是说电视剧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只是逼近真实,约等于真实,模糊的真实。逼近的真实,不是真实,制作者呈现的是另一个真实,是破俗的真实。如果流于庸俗,则泯然众剧矣。我注意到,该剧播出前曾入围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在法国戛纳和北京电影节进行过两轮点映,受到媒体和观众好评。

李娟的原著质地纯粹,充满了朴素清新的气息。《我的阿勒泰》的编创人员,一直在用力拍出西部散文的意境。尽管还不尽如人意,但敢把散文拍成影视剧的这种努力,就很难得。有评论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给人一种久违的自然感:人物和故事,都从大自然中走来,环境和景物,也完全是纯天然的,仿佛尝到了一口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粮食,咀嚼到了一种天然谷物的醇香。我深以为然。

根据散文改编的影视作品,按照我的观影经历来看,经典的是《黄土地》,这部我国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得过多次大奖的电影,是根据著名作家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改编的,创散文改编电影获国际大奖之先。这部电影超越了现实的审美边界,走向一种灵魂审美。

我记得《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这部影片也是根据张洁的同名长篇散文改编的。影片讲述了一个作家在母亲的最后岁月的经历。这是一部破俗的影片,直面现实,直击人性,直抒胸臆,写出了一个人对给予其生命的母亲的“疼”,复杂的“痛”!

圈子,有个硬壳。要破圈必须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耐力,还要有足够的前瞻性,预见未来的趋势。破圈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有助于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破圈之后,会进入一个新的圈子,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怪圈,所以说,破圈很重要,破俗更重要。破圈是向外的拓展,而破俗是向内的革新,更多地指向挑战和打破传统习俗、常规思维或社会惯例的行为。从个人层面上说,破俗意味着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表达方式,是通俗而不媚俗,更不流于庸俗。

从总体上看,《我的阿勒泰》还稍显单薄,缺乏层次以及必要的历史交代。当然也可能是我要求高了。李娟散文原作的“气”,不是谁都能理解到位的,理解到位了,再转变成影视语言,非常非常难。

散文化的表达,让观众获得了一种随性而自由的观赏心态。应该说,这是一部既破圈又破俗的上乘作品。

(大众新闻客户端 逄春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