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阳台,每天跑100单贴补家用的麦承早,才是那个她最亏欠的人

人之为母,责任重于泰山。

孩子们对母亲的爱是最单纯、最无私的,因此母亲也理应以最大的包容和疼爱去回报儿女。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母亲都能做到如此。

就如剧中的刘婉玉,她明显对两个孩子抱有不同的态度,把更多的疼爱都给予了女儿麦承欢,而对儿子麦承早却是亏欠已深。

睡阳台,每天跑100单贴补家用的麦承早,才是那个她最亏欠的人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6岁是一个关键的年龄阶段。这是他们开始形成对世界最初印象的时候,父母的爱更是至关重要。可是对于麦承早来说,他在6岁这个年龄就被母亲刘婉玉"打了包"送往外婆家,与父母和姐姐分离多年。

在外婆家的日子里,麦承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疼爱。大姨一家只把他当成负担,不仅将他生活起居全权包办,还任由大表哥肆意欺凌,动辄受辱打骂。这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注定会留下阴影的创伤。

而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麦承早最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温暖的家和父母的疼爱。然而刘婉玉和麦来添却罔顾了这一点,他们轻易把麦承早"抛弃"到外婆家,只为了自己在上海打拼生活。这种做法无疑伤透了一个孩子的心。

即便后来麦承早被接回了家中,刘婉玉对他的待遇也并非多么友善。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麦承早反而更加无处容身。

由于家中只有两间卧室,一间归麦承欢使用,而麦承早只能在阳台上打地铺。这个安排延续了数十年,直到他长大成人。每天进进出出,都要路过姐姐的房间,看着她受到母亲的呵护,内心该有多羡慕和嫉妒啊。

睡阳台,每天跑100单贴补家用的麦承早,才是那个她最亏欠的人

除了居住环境,刘婉玉对麦承欢的偏爱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将所有的疼爱都给了女儿,而对儿子却总是爱搭不理、爱理不理。麦承欢受了委屈就会第一时间主动安慰,而麦承早却常常连个问候都没有。

这种长期以往的偏心,在麦承早的心里埋下了怎样的种子啊?一个孩子难道就不该得到母亲同等的爱护吗?这种失望和愤懑,在麦承早的成长路上注定会伴随他很久很久。

生活所迫,刘婉玉做母亲有她的不易。但这并不能完全为她开脱。因为在关键时刻,她确实表现出了自私和麻木。

比如在麦家人为房租发愁时,麦承早竟然拿出了自己8000元的全部积蓄来贴补家用,而刘婉玉却浑然不知。那知道儿子每天要跑100单外卖才能攒下这笔钱吗?知道儿子为此手臂受伤出血却默默忍受吗?

可见刘婉玉从来没有认真关心过儿子的生活,她满脑子都是麦承欢的事。她或许会认为麦承早很坚强、自立自强、懂事周到,但这种想法恰恰说明了她作为母亲的自私。

睡阳台,每天跑100单贴补家用的麦承早,才是那个她最亏欠的人

她只是习惯性地将儿子当成透明人,不需要操心也不愿意去理解。于是麦承早就这么一个人扛起了家里的重担,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外卖小哥的路上颠簸,而母亲无动于衷。

正是由于刘婉玉长期以来的偏心和自私,让麦承早在成长的路上积累了太多的怨气。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能有多深,他对母亲的怨恨就能有多重。到最后,这怨恨达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

这种爆发体现在麦承早对刘婉玉的报复心理上。当他看到离异的闺蜜毛咏欣重新单身时,他开始孜孜以求地追求毛咏欣,不惜冒犯姐姐麦承欢的感情。

麦承早之所以如此大胆,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刘婉玉最在乎的是女儿麦承欢。如果能追到毛咏欣,就一定会伤透刘婉玉的心。所以他才会如此执着,试图让母亲感受到被伤害的滋味,也许这就是对母亲长期偏心的一种报复。

可见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宽广啊,即便遭受了那样的伤害,他们还是愿意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期望。但如果连这一点也被刘婉玉无视的话,那就真的是件令人痛心的事了。

睡阳台,每天跑100单贴补家用的麦承早,才是那个她最亏欠的人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刘婉玉虽有过疏忽和偏心,但她也并非有意如此。

她只是一味追求女儿能实现自己未能企及的理想,于是忽略了儿子的存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关键还是要懂得反思和改正。母亲要学会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唤,用包容和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而不是用偏心和自私去伤害他们的心。

母亲是孩子们的避风港,是他们生命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只要你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予以同等的疼爱,他们就一定会用最纯真的心回报你。

也许刘婉玉今天才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及时醒悟比永远被蒙蔽要高明太多了。

睡阳台,每天跑100单贴补家用的麦承早,才是那个她最亏欠的人

你是否也曾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遭遇过类似的困境?

又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的呢?

不妨与我们分享你的经历和体会,说不定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毕竟,培养一个孩子需要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个人的智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