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苇笺
“为什么包贝尔还能拍电影?他的受众到底是谁?”每当有包贝尔的新作上映,此类质疑就层出不穷,甚至有业内人士推测他的项目回报率都很稳定且不亏,这些疑问仍会成为行业内的一种“迷思”。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档,包贝尔自导自演的《大“反”派》上映,加上这周末即将上映的《出门在外》,不到半年,包贝尔已经出现在八部作品中,其中四部都是主演。
带着疑问,河豚君去北京朝阳区的影院观看了《大“反”派》。那晚,包括河豚君在内,影厅里只有四位购票观众:一对情侣,和一位坐在河豚君身边的女士。放映结束后,我问这位女士为什么来看包贝尔的电影,她告诉我,她是包贝尔身边的工作人员,买了云包场来支持...
一线影厅里的有限样本无法解决问题,河豚君又询问了影城经理、电影市场分析师等业内人士,结合包贝尔往年作品的数据,试图找出看似评分并不高且也不够有争议的他,如此“高产”的原因。甚至,我们发现包贝尔是少数能“打通大小屏”的演员:在网大领域,他的“东北恋哥”系列也是稳定的2000万+。
除了在演员组盘、内容编排和有策略的线上线下发行之外,包贝尔“成功“的背后,也折射出喜剧市场一直被忽略的缺口:稳定的下沉市场与中腰部喜剧演员的断层。
他也为众多无法达到头部的演员找到一片“蓝海”:找到最适配自己的观众,也能在行业内实现“长青”。
消失的“路人缘”
在网络舆论场,包贝尔就是“烂片”的代名词,特别是他导演或主演的喜剧片,豆瓣均分不及格,“有包贝尔不看”成为出现最多的网友评论。
“路人缘”不是突然消失的。早期包贝尔曾有过两个出圈的角色,《致青春》中爱而不得的痴情老张,和《宫锁沉香》里的太监苏培盛。彼时作为形象鲜明的配角,大家对其演技还没有太多质疑,大多认为其“挺贴角色”。
2015年,《港囧》上映,他代替原来的王宝强与徐峥搭戏,在影片中饰演徐峥的小舅子,但因为形象与角色不符,惹来一众骂声,观众对其的评价大多是“演技尴尬”,演得“招人烦”。
这也成为他演艺生涯的转折点。
尽管这部《港囧》创下系列票房新高,也让其知名度大增,但对包贝尔却是反向加成,路人缘渐失。后来他在采访中总结原因,认为是角色本身不太讨喜,而自己的演技是过关的。
之后,婚礼上的闹伴娘事件、主创作品抄袭等争议陆续让包贝尔在微博、豆瓣等一二线网络舆论场成为“招骂”的存在。但同时,他仍然每年不断出现在喜剧作品中,也让网友持续发出“为什么他还能拍电影”的疑问。
这其中存在一个“悖论”:喜剧是极其依赖主演魅力的电影品类,比如会出现用“含腾量”来判断喜剧好笑程度的标准。但在普通网友的认知中,包贝尔的路人缘无疑跌到冰点,为何还能一直在喜剧赛道稳定产出?
或许从包贝尔电影的票房分布能找到一部分原因:比起沈腾、黄渤、徐峥等全民向的喜剧人,包贝尔的喜剧受众更集中于东北地区和三四线城市。
今年1月上映的《动物园里有什么》票房超过1亿,在黑吉辽三个省的排片连续一周高于20%,票房占比也稳定在10%以上。在三部外片、四部国产片激烈竞争的清明档,《大“反”派》在东北地区的排片占比也能持续高于10%,远高于其他地区。
《动物园里有什么》的东北三省票房
从城市分布来看,包贝尔电影受众明显呈现“金字塔”型,一线城市票房占比普遍比三四线城市少一倍,且一二线城市的票房会在后续明显下滑。
其他5亿以上的喜剧电影则分布更为均匀。比如今年1月的黑马喜剧《年会不能停》在各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都稳定在25%左右。其上映次日,《一闪一闪亮星星》因为“下雪场”占据了绝大部分下沉市场,而《年会》还能凭借高口碑在一线城市保持稳定的票房。
如果说徐峥、沈腾、黄渤是明显的“全民向喜剧人”,那包贝尔就是“下沉市场之王”。
“微博和豆瓣上骂他的人,与真正买票去看的不是一群人。他的受众大部分是那些在三四线城市打着螺丝钉,或者在国企事业单位上着班、五点半下班的人。他们需要一些这样的喜剧来调剂下班后的生活。他们也不是豆瓣用户,对所谓讲究逻辑的起承转合或是屎尿屁的笑点也不那么在意。”电影市场分析师小陈告诉娱乐资本论。
换句话说,我们在网络舆论场上看到的差评,与包贝尔真正的路人缘是割裂的,“网络上的包贝尔和影院里的包贝尔其实是两回事。”
包贝尔“高产”之道
从处女作《胖子行动队》到今年年初的《动物园里有什么》,包贝尔主演或主控的作品,虽然很少大卖,但也能维持在1至2亿的水准。究其原因,“包贝尔作品的选题、内容编排以及里面的商业化元素,其实一直是比较恒定的。”与包贝尔有过合作的小林分析。
几乎每一部包贝尔主控的电影都会陷入致敬还是抄袭的争议,目前他主控的电影也大多有原型:《胖子行动队》被指与《王牌特工》相似,《东北恋哥》翻拍《当男人恋爱时》,《阳光姐妹淘》直接将原版放在一旁按原样拍,《动物园里有什么》翻拍自韩国电影《秘密动物园》,刚上映的《大“反”派》也与法国电影《谁是超级英雄》类似。
但翻拍也是包贝尔可以保持“高产”的原因之一。小林告诉河豚君,“包贝尔的河马影业一直都在搜索喜剧片库,比如韩国的性喜剧、或者英美那边有点屎尿屁恶俗趣味但大家又能看进去的本子。这让包贝尔不缺可以拍的内容,翻拍让剧本创作的时间成本缩短,有原作参考的翻拍也比原创故事更容易过会、找到投资。”
另外,包贝尔作品的演员组盘也有比较稳定的序列,不仅经常组到“全员喜剧人”的阵容,配角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为什么选择克拉拉?因为她填补了这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花瓶’角色,另外,他也会选择贾冰、‘开心麻花’的常远以及‘赵家班’的宋晓峰这类下沉市场耳熟能详的、有观众缘的阵容。”
小林告诉河豚君,这些喜剧演员都有比较固定的圈子,互相在作品中客串,其实出演成本并不高。
在发行选择上,包贝尔也有独特的策略。一位影城经理小王发现,今年1月《动物园里有什么》上映同期,“没什么新片”,因此这部口碑不佳的翻拍喜剧也能拿到1亿以上的票房。
《动物园里有什么》其实复刻了之前《大红包》的“冷档期”突围战略。该片在2021年元旦后、春节前的一个月,由于同期几乎无可竞争影片,上映前两周都是日票房冠军,和其竞争的只有已经上映了一月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和《拆弹专家2》,因为没有新片,《大红包》前12天都有20%以上的排片,最终拿下2.35亿票房。
另外,小王也发现,包贝尔的喜剧片几乎“院网同步”,影院上映两周左右就会在网络上线,“确实有小镇青年不愿意花35块去院线看电影。但他们会充视频会员,愿意在网络上免费看一部喜剧。”
这些受众也组成了包贝尔喜剧的“基本盘”,成为在网络舆论场上“隐身”,但却在电影院或者线上花着真金白银支持包贝尔的人群。
另一方面,对下沉市场喜好的准确把握也让包贝尔在网络电影领域迅速成为头部,他主导的《东北恋哥》系列已拍摄两部,每部都获得2000万以上分账票房。他也是为数不多可以“打通大小屏”的主创,小林认为,这是因为包贝尔可以抓住男性下沉市场需求,比如不断客串的克拉拉和男逆袭的故事。
屌丝
从内容上看,尽管包贝尔的喜剧会有被影评人、豆瓣网友鄙夷的恶俗段落,经常出现扒裤子、被卡住、突然下跪、被飞踢、涉及身材歧视等“屎尿屁”笑点,本身剧情逻辑也经不起推敲。
但包贝尔的喜剧一直有非常稳定的叙事套路:憋屈小人物因为某个意外事件实现逆袭或“将错就错”,利用强设定和高反差制造笑点,用吐槽的方式,让走进影院的大部分观众至少“能笑出来”,最后达成一个合家欢的团圆结局。
“包贝尔的喜剧一直都非常直给,他不追求笑中带泪,不追求内涵,就想能挠挠你,把你挠笑。”看包贝尔喜剧的大部分观众,并不追求在影片中获得任何深层次的思考,只是想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获得一点可以笑出来的机会。
“包贝尔就像喜剧市场的拼多多。我不说有天他能打败沈腾,但是他永远有自己的那块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人是你质疑不得和辩驳不得的,人家就是真的喜欢看。”小林总结。
断层的喜剧演员与“进击”的包贝尔
“其实包贝尔能出来,很大原因是喜剧演员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今天如果我们想拍一个一个10亿以上喜剧电影,唯一可以找的男演员就是沈腾,再往下就没有了,然后就是稳定在1亿至2亿的包贝尔。”
制片人小汪告诉河豚君,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包贝尔高产稳定”的现象或许是一种“幸存者偏差”,背后其实是国内喜剧演员断层的现状。
“我们有顶级、可以扛票房的一类演员,比如沈腾,以前的徐峥、黄渤,但一是产量有限,二是徐黄两人已经很少再出演喜剧作品,黄渤从《一出好戏》开始也明显想转型。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更多像包贝尔这样的演员,每年拍好几部小成本喜剧片,来填补市场缺口。”
即使已经有了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或者脱口秀演员这类补充喜剧人才的路径,但小汪认为,作为大银幕的演员,这些喜剧演员在大众认知度层面还不够,无法“自带票房进场”,如今还大多在喜剧电影中客串。
但包贝尔也很难向上突破,只能持续保持在如今“稳定”的层级,除了受众市场的限制,另一方面其本身表演范式也逐渐固定:只能演闹剧中的小人物或者类似《“大”人物》中的嚣张反派。
除了包贝尔,常年在喜剧中担当“绿叶”的常远、贾冰、魏翔、艾伦等演员也陷入同样的困境。“常远经常演有些娘娘腔的‘二尾子’,贾冰是大叔,艾伦是块头大的傻子……这些演员所接到的角色和表演范式都会陷入一种固定套路中,演过于和气质不符的角色观众也不买账,很难有所突破。”
“包贝尔模仿的其实是王宝强和徐峥的结合体。有精明的地方,又有憨厚的地方,你总能在他的身上找到一些前辈的影子,或许因为不是‘开山鼻祖’,爬不到这个行业的最顶端,但这个市场总有他的机会。”
小林与包贝尔合作过,他发现,包贝尔远比外界所看到的要谦虚,愿意接受一二线受众对他的“不喜欢”,也愿意向资本和市场低头,但同时,“包贝尔自己把欲望降低了,他不想去当一个像黄渤或大鹏一样拍深刻东西的演员,他也不愿意向不喜欢自己的观众解释什么,而是把自己蜷缩在舒适区。”
作为导演,包贝尔只拍类型题材相似的喜剧,比如“大”系列的《大红包》和《大“反”派》,也不排斥翻拍,大大降低了创作难度。作为演员,在《“大”人物》中饰演的反派受到认可后,他后续参演作品大多都是类似角色,《检查风云》里的反派陈鑫,已经开机的《打黑》和《制暴》中他分别与释小龙和谢苗对戏。
王晶曾在采访中提到,周星驰后来不再演喜剧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还像以前一样“扮丑、装傻”,这也是国内外大多数喜剧演员的选择,到了一定年岁就选择转型。
小林发现,能大火的喜剧演员本身其实是长相姣好的,包贝尔天生就缺少这个优势。但在他主控的喜剧中,他常常是有头发的,也很少在形象上“自污”,或许这也是包贝尔如今仍能继续喜剧演员之路的原因之一。
回到开头那个疑问:为什么包贝尔还可以继续拍电影?
一方面是他的主动选择,了解下沉市场、男性用户需求,选择类似的内容编排模式,有打通大小屏的实力,多年积累的演员、导演经验以及圈内人缘让其能主控一部完整的作品。
另一方面也是喜剧演员断层的外部环境,让其在中小成本、低俗喜剧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固定受众,补足了头部喜剧票仓以外的市场,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
在内容赛道中,大多数人都达不到头部,包贝尔找到的是另一片远不被人关注的蓝海:找到与自己适配的受众,形成“自洽”且极具性价比的创作方式,实现演艺事业的“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