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他总结自己的电影历程,前十年,顺流而下;后十年,逆流而上。

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在妥协和坚持之间,他不断走出舒适圈,用创作诠释着属于自己的英雄主义。

由舍得酒业、凤凰网、东方卫视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本期对话导演冯小刚。

“我喜欢讽刺喜剧”

冯小刚是普通市民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出身草根,也没有亮眼的学历背景和资源。

高中毕业后,他当过兵,在剧组做过美工、编剧。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一步步越过山丘,成为导演。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早年的冯小刚一心想拍文艺片。

1994年,他执导的首部电影《永失我爱》出品后,几无反响。之后,他所导演的电影陆续被勒令停拍、禁播。

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迎来了最灰暗的时光。

破釜沉舟,不破不立。

1997年,冯小刚执导了中国第一部导演不领取报酬、参与电影利润分成的影片——《甲方乙方》。

斩获3600万票房,该影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电影,大年初一看电影也逐渐成为老百姓的习惯。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之后两年,冯小刚又拍出《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两部贺岁喜剧。

连续三年,票房过3000万。

凭借着贺岁片三部曲,冯小刚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从此,带有玩世不恭气质、在幽默与荒诞情节中展现人情冷暖的冯氏喜剧,深深地烙印在观众心中。

冯小刚并没有夫子自道的清高。

因为出身环境,所以理解老百姓的心情;

因为自己曾摸爬滚打,所以想在电影作品中尽量接地气。

八九十年代,文艺大于商业。

冯小刚也因此成为了同行眼里“只会拍商业片”的俗人。

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

他说,喜剧不是阳春白雪,而是老百姓的表达工具。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满足观众的需要,满足投资方的需要,剩下一点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满足,满足不了就算了”。

不时受挫,但依然笃定、坚持,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在2001年、2003年,冯小刚凭借《大腕》《手机》,顺利拿下当年的国产票房冠军。

逆流而上的英雄主义

改变发生在2007年前后。

这个投资人眼中的票房保障,在商业片势头正猛的时候,选择了转型,回溯文艺片。

在大导们一个个向商业靠拢的时候,2007年,冯小刚反而拍出了一部撼动人心的《集结号》。

影片上映后,票房收获2.1亿,不少人对冯小刚刮目相看。

“(投资人们)发现这家伙不商业,拍这种(风格的电影)也行”。

转型后的冯小刚,舍弃了自己曾经的舒适圈,选择了自己的艺术初心。

尝试总是有挑战的。

有时票房口碑双丰收,有时二者都不尽人意。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2012年,冯小刚筹备多年、斥资2.1亿的电影《一九四二》上映。

“消费苦难”、“给观众添堵”……

《一九四二》票房失利,成为了冯小刚未来十年的阴影。

十年过去,该影片的豆瓣评分从当年的6分飙升到8分。

谈及此事,冯小刚坦然面对当年的滑铁卢。

“观众挺公平,也许在他的某个阶段对这样的作品不喜欢,经历了一些生活之后,他再回过头去看这个作品,他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好电影”。

拍电影如同酿酒,“《一九四二》绝对不是葡萄汁”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在艺术追求和票房的挣扎中,2017年,《芳华》问世。

冯小刚总是逆流而上。

上映之前,发行公司很不看好《芳华》。

“70年代的事,现在的观众不关心,谁去看这个?”

冯小刚还是选择了坚持,“大数据虽然很准确,但是如果我们的电影是要依靠大数据的运算能够决定去拍什么的话,那我觉着电影就离死不远了。”

最终,《芳华》斩获14.2亿元,成为冯小刚目前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这部代表冯小刚青春的电影,赢得了观众们的认可。

这些年来,冯小刚导过的电影,一路与中国社会变化交织前行。

他说,主旋律绝不是自我陶醉、更不是自嗨。

“主旋律应该是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时代发展困境中,人们怎么去克服这些困境”;

“它应该是能够达到广大人群的心上,然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

从前,冯小刚怼天怼地,骨子里带着放胆直言的叛逆。

他怒斥曝光他家庭住址的记者“无耻”,怒怼影评人“永远势不两立”……

那些年,冯小刚动辄即被卷入舆论漩涡里,他日常的“憋不住话”让他饱受争议。

如今,他温和了。

他毫不忌讳地承认自己老了。“年轻时吃了坦率的亏”

2019年之后,冯小刚逐渐放慢了脚步。

但芳华已去,老炮不老。

他说,拍电影是一件单纯、轻松的事,希望自己变得自在、轻松。

“一个人不能永远的被绑在一个战车上,不停地在玩命地工作或者很严肃”。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2024年元旦,横跨15年的收官之作《非诚勿扰3》上映了。

对于此片,他希望“大家看完,比较高兴、比较轻松”。

曾经观看该系列前两部的观众,已成为了发行公司口中的“非存量观众”。

那些年的观众,如今是否有时间看电影?

年轻人是否对此系列感兴趣?

如今的冯小刚不再过分焦虑票房,“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干嘛每一代人都有趋同的爱好呢”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冯小刚说,当下人们总是紧绷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带给观众快乐。

“休息耻辱”是这个时代的症结。

好好休息已经成为了不少人为之苦恼的议题。

长期习惯于处在工作状态,闲下来时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

“功绩主体幻想自己身处自由之中,实际上却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在现实困境面前,在同辈压力之下,人们在功绩主义的认知下,无止境地自我督促,努力让休息变得有意义。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越过山丘的高光时刻固然喜悦。

但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过程。

享受沿途风景,珍视生命体验,更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敬请关注由凤凰网、舍得酒业、东方卫视联合制作的《舍得智慧人物》。舍得酒业始终选择以用时光沉淀老酒品质,邀您一起品老酒,学智慧,以舍得为尺,为时代求解。

冯小刚的逆流而上:越过舒适圈,奔赴下一座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