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里自己能做的湖北荆州菜
荆州的早点品种很多,除了全国差不多的早点(如馒头、包子、面条、米粉、水饺、凉皮、凉面、凉粉)以及武汉、四川等地的早点外,还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早点,如豆腐圆子、汽水耙粑、糯米包油条、猪油饽饽、糯米泡元豆、荆州面窝(油香)、葱油饼、炸糍粑、鸡蛋炒糍粑、烧梅、早堂面、大莲面、手工米粉、酥饼、千层饼、包面(北方叫混沌、天津叫猫耳、南方叫云吞)、欢喜坨(北方叫麻团、南方叫煎堆)、糯米饺、胡蝶卷、伏子酒(糯米酒)、锅块、馓子、九皇饼、炸麻花饺、芝麻打糖、顶顶糕、酸甜独头蒜、脆脆菜、大头菜等等。荆州人喜欢过中秋节,荆州的月饼非常独特,除了普通的莲蓉、冰糖、蛋黄、核桃等等外,还有麻辣香肠月饼、鱼香肉丝月饼、粉丝虾仁月饼、糯米红豆月饼等等。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豆腐圆子、纸面锅块和汽水耙粑3种面食。
“豆腐圆子”,实际上就是一种米圆子,葡萄大小,在汤中放上各种调料,还有紫菜、葱花、生姜、大蒜、芝麻等等,味道绝对是天下一流的。为什么叫“豆腐圆子”呢?相传唐代“诗圣”杜甫(湖北人)在“安史之乱”后,弃官逃难。在病逝湖南之前,曾在沙市居住多年。由于生活贫困,一度依靠自己制作的米圆子为生。后人就叫这种米圆子为“杜甫圆子”,以作纪念;再经过许多年,就演变成“豆腐圆子”了。现在的沙市有10多条“好吃一条街”,“豆腐圆子”到处有卖。所以有人说,没吃过“豆腐圆子”,就没到过沙市。
“纸面锅块”,是荆州的一种小吃。它源于明、清时期,味道酥香,且有嚼劲。 “纸面锅块”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其原料为普通面粉,不加任何添加剂,面团现揉现做,不能久放。烤制分两次进行,先将做好的面块(与成人的鞋垫差不多形状和大小,小孩子们常常戏称为“鞋垫锅块”)放在一个平锅上烤成2成熟,薄如纸面(实际上大约3-4毫米厚),等有些“泡”了,然后再放在炉内烘烤到熟。待 8成熟时,刷上一层植物油,通常做一锅得半个小时,出路后时香喷喷的、酥脆脆的。你可以放上一点麻辣酱、或者豆瓣酱、或者油辣酱,一边吃一边走在大街上,任何人都会认为这就是荆州人的习惯。如果在做面块时放糖,就是甜锅块;如果放辣椒,就是辣锅块;放豆豉,就是豆豉锅块;还可以放肉末,做成肉末锅块。在酒席上,通常有白锅块和油炸锅块连同火锅一起上菜,锅块放入火锅内浸泡一下,那个味道无法形容,只有吃过才知道。
“汽水耙粑”,也叫米粑耙,发米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是荆州的又一种小吃。汽水耙粑的原料有大米、面粉、白糖、纯碱等(发现湖北很多小吃喜欢将大米和面混合起来一起做吃的,不知道是不是处于中部,吃米吃面都可以的原因有关,呵呵),须经过泡米、磨浆、发酵、打碱、调浆、炕粑等工序才能制作成。泡米就是将普通大米加水浸泡,一般过夜即可。米被磨成浆之后,要先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2小时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低筋面粉,白糖等,注意边加边搅拌,调成均匀粘稠的米浆。
炕粑过程很简单,只需将灶烧着了,将平底锅烧烫了,再用勺子舀了米浆,一勺一勺地往锅上点,点上去的米浆自会匀开,就形成了粑的模样。所谓粑,翻成北方话,就是饼了。一圈儿粑点好,盖上锅盖,往灶里添火,一会儿锅里就上气了,米粑熟了。锅里小小的一滩米浆不可思议地膨大了,白胖胖的模样,而粑与粑之间是相连的,用锅铲将一边划开,另一边还让它连着,成为两块粑之间的一个铰链,再将其中一块往起一翻,覆盖住另一块,铲起来,这就是一对做好的米粑了。两块粑合在一起,外壳金黄香脆,内肉洁白软柔,闻之醇汁清香,食之味正甜美(因为贴着锅烙过,要比米发糕香很多)。
荆州人喜欢喝早酒。早酒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在餐厅买,有白酒、红酒、啤酒等等,看自己喜好。一般是几个人点一个火锅,下酒菜品种有:豆腐干、竹笋、莴笋、牛腩、牛肚、牛鞭、猪肠、猪皮等等。吃到一半时,每人再点一碗清鸡汤面。这样吃完后,大概就是10点了,然后就去打扑克。到下午3、4点再去找一家餐馆,吃一顿;再打扑克,直到晚上10点才去找另一家餐馆吃饭。在荆州,我们几乎没有在家里做饭做菜,荆州有上10条“好吃一条街”,著名的餐馆上百家,很多餐馆1个月轮不到一次。价格也便宜,10个人一大桌,20道菜,200元左右。
要介绍其它的小吃,内容就太多了,到荆州品尝一下,才知道这个世上还真有天堂!
2. 在家里自己能做的湖北荆州菜最近家里要来几位湖北的亲戚,荆州人我
荆州的早点品种很多,除了全国差不多的早点(如馒头、包子、面条、米粉、水饺、凉皮、凉面、凉粉)以及武汉、四川等地的早点外,还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早点,如豆腐圆子、汽水耙粑、糯米包油条、猪油饽饽、糯米泡元豆、荆州面窝(油香)、葱油饼、炸糍粑、鸡蛋炒糍粑、烧梅、早堂面、大莲面、手工米粉、酥饼、千层饼、包面(北方叫混沌、天津叫猫耳、南方叫云吞)、欢喜坨(北方叫麻团、南方叫煎堆)、糯米饺、胡蝶卷、伏子酒(糯米酒)、锅块、馓子、九皇饼、炸麻花饺、芝麻打糖、顶顶糕、酸甜独头蒜、脆脆菜、大头菜等等。
荆州人喜欢过中秋节,荆州的月饼非常独特,除了普通的莲蓉、冰糖、蛋黄、核桃等等外,还有麻辣香肠月饼、鱼香肉丝月饼、粉丝虾仁月饼、糯米红豆月饼等等。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豆腐圆子、纸面锅块和汽水耙粑3种面食。
“豆腐圆子”,实际上就是一种米圆子,葡萄大小,在汤中放上各种调料,还有紫菜、葱花、生姜、大蒜、芝麻等等,味道绝对是天下一流的。 为什么叫“豆腐圆子”呢?相传唐代“诗圣”杜甫(湖北人)在“安史之乱”后,弃官逃难。
在病逝湖南之前,曾在沙市居住多年。由于生活贫困,一度依靠自己制作的米圆子为生。
后人就叫这种米圆子为“杜甫圆子”,以作纪念;再经过许多年,就演变成“豆腐圆子”了。 现在的沙市有10多条“好吃一条街”,“豆腐圆子”到处有卖。
所以有人说,没吃过“豆腐圆子”,就没到过沙市。 “纸面锅块”,是荆州的一种小吃。
它源于明、清时期,味道酥香,且有嚼劲。 “纸面锅块”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其原料为普通面粉,不加任何添加剂,面团现揉现做,不能久放。
烤制分两次进行,先将做好的面块(与成人的鞋垫差不多形状和大小,小孩子们常常戏称为“鞋垫锅块”)放在一个平锅上烤成2成熟,薄如纸面(实际上大约3-4毫米厚),等有些“泡”了,然后再放在炉内烘烤到熟。待 8成熟时,刷上一层植物油,通常做一锅得半个小时,出路后时香喷喷的、酥脆脆的。
你可以放上一点麻辣酱、或者豆瓣酱、或者油辣酱,一边吃一边走在大街上,任何人都会认为这就是荆州人的习惯。如果在做面块时放糖,就是甜锅块;如果放辣椒,就是辣锅块;放豆豉,就是豆豉锅块;还可以放肉末,做成肉末锅块。
在酒席上,通常有白锅块和油炸锅块连同火锅一起上菜,锅块放入火锅内浸泡一下,那个味道无法形容,只有吃过才知道。 “汽水耙粑”,也叫米粑耙,发米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是荆州的又一种小吃。
汽水耙粑的原料有大米、面粉、白糖、纯碱等(发现湖北很多小吃喜欢将大米和面混合起来一起做吃的,不知道是不是处于中部,吃米吃面都可以的原因有关,呵呵),须经过泡米、磨浆、发酵、打碱、调浆、炕粑等工序才能制作成。 泡米就是将普通大米加水浸泡,一般过夜即可。
米被磨成浆之后,要先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2小时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低筋面粉,白糖等,注意边加边搅拌,调成均匀粘稠的米浆。 炕粑过程很简单,只需将灶烧着了,将平底锅烧烫了,再用勺子舀了米浆,一勺一勺地往锅上点,点上去的米浆自会匀开,就形成了粑的模样。
所谓粑,翻成北方话,就是饼了。一圈儿粑点好,盖上锅盖,往灶里添火,一会儿锅里就上气了,米粑熟了。
锅里小小的一滩米浆不可思议地膨大了,白胖胖的模样,而粑与粑之间是相连的,用锅铲将一边划开,另一边还让它连着,成为两块粑之间的一个铰链,再将其中一块往起一翻,覆盖住另一块,铲起来,这就是一对做好的米粑了。 两块粑合在一起,外壳金黄香脆,内肉洁白软柔,闻之醇汁清香,食之味正甜美(因为贴着锅烙过,要比米发糕香很多)。
荆州人喜欢喝早酒。早酒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在餐厅买,有白酒、红酒、啤酒等等,看自己喜好。
一般是几个人点一个火锅,下酒菜品种有:豆腐干、竹笋、莴笋、牛腩、牛肚、牛鞭、猪肠、猪皮等等。 吃到一半时,每人再点一碗清鸡汤面。
这样吃完后,大概就是10点了,然后就去打扑克。到下午3、4点再去找一家餐馆,吃一顿;再打扑克,直到晚上10点才去找另一家餐馆吃饭。
在荆州,我们几乎没有在家里做饭做菜,荆州有上10条“好吃一条街”,著名的餐馆上百家,很多餐馆1个月轮不到一次。 价格也便宜,10个人一大桌,20道菜,200元左右。
要介绍其它的小吃,内容就太多了,到荆州品尝一下,才知道这个世上还真有天堂。
3. 水菊粑怎么做
水菊粑,又名水秋粑、鼠曲粑。
水菊粑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相传这一习俗的来历,老人说,旧时传说农历三月三是“鬼节”。这一天傍晚,野鬼出来游荡,摄取孩子的魂魄。
吃水菊粑“粑”魂,能把魂粘附住,孩子才健旺。这里取“粑”的谐音,有控制粘附之意。
虽然这种说法带有点迷信色彩,但水菊粑作为乡间的传统美食,却使我们有了口颐之福。 鼠曲草采回来后,先要用剪刀一棵棵地剪除根部,留下来的只是上部的茎叶,反复洗净后捣碎。
一斤鼠曲配上四斤粉。鼠曲粑的粉,以磨好的米粉为主,也掺少许糯米粉,增加糍性。
有讲究的,还把鼠曲和粉拌匀后,放在舂米的碓里反复舂成泥状,才能做粑。 鼠曲粑包上粑心,味道更美。
粑心多是用葱蒜酱干腊肉,加点辣椒粉组合而成。做粑,由家庭主妇手工做,孩子们也有动手凑热闹的。
她们用粑印子印成寿桃形、圆形、六方形,耙面上饰以鼠曲、莲花等图案。 有的还做成石榴、元宝、小鸭、小鸟状,留给小孩子玩。
一升米的料子,可做八至十个水鼠曲。
4. 景德镇的锅贴煎耙怎么做
方法一
准备原材料:肉陷,饺子皮直接买来,或现擀。再准备其他作料:酱油、盐、味精、葱姜等,外加一个鸡蛋。
将鸡蛋搅到肉馅里,同时加适量的水,顺时针搅拌,感觉有粘性时就可以了。
然后加盐、酱油,少许五香粉。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口味。
在搅好的肉馅上面铺切好的韭菜。吃多少放多少韭菜, 锅贴否则韭菜馅很难闻,剩下全部浪费了!
包起来的方法很简单:把饺子皮中间捏住,两边要通风。
在锅里码好,注意关键步骤:先加少许油,小火3分钟后,浇适量的水,锅里发出哧哧的响声,盖上锅盖,2分钟再打开,如此反复2-3次即可。中间翻锅一次,盖上盖子,防止油遇到水后外溅、外焦里嫩
关于里面的馅,其实全部用肉馅也不错。或者用虾肉、鸡蛋和肉馅和成的三鲜馅也非常不错,主要看大家的口味了。
方法二
把鸡蛋炒熟捣碎,把香菇和海米切碎加入鸡蛋,然后晾凉,这个时候把提前洗好凉干水的韭菜切碎,再加入前边的材料里,这个时候要加些油,橄榄油跟香油都可以,搅拌均匀。这样做是为了韭菜不出水,馅料更好看好包。
放入调味料,盐、鸡粉、姜粉、辣椒粉、胡椒粉、花椒粉、料酒,搅拌均匀,没有这么多料可以不放这么多,根据个人喜好放吧。
接下来开始包,偶包的是家乡的样子,像弯弯的月亮。包好就开始煎了:锅里放少许油,不用烧的很热,把饺子放入,待油热后煎3分钟左右:
接下来加入水,地道的做法是加少许面调的水,这样煎好以后下边会有一层薄脆,很好吃的。水要刚好没住饺子的样子,大火烧开水后转小火,盖上盖子。
锅贴图集1(9张)
10分钟就应该好了,这个时候水已经没有了,然后打开盖子,再煎个2、3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方法三
虾粒粟米饺锅贴的做法
原料:虾、猪肉陷、甜玉米粒、韭菜、饺子皮、各种调味品 工具:平底不沾锅
做法:用虾、猪肉陷、韭菜和调味品和好饺子陷,最好放入甜玉米粒拌好。用饺子皮包成饺子。一边包一边往不沾锅上放,摆好。包好摆好后,往不沾锅里倒油,然后放入一些水。因为油可以把饺子的底部煎熟,但饺子的上部和中部需要水蒸熟。先倒油后倒水。 盖好锅盖,煎煮3分钟,饺子就已经熟了,但是还没有形成锅贴底部好看的金黄色。用面粉和好水,顺锅边倒入周围(注意,不要直接倒入饺子上)。再煎煮2分钟,开锅,好看好吃的锅贴就做好啦。
特点:韭菜和玉米放入使锅贴不油腻。好吃的大虾,甜甜的玉米,使 锅贴味道更独特美味。
锅贴馅料同样有韭菜和猪肉,只是包的手法不同。包好之后,下锅煎成金黄色,就可以上碟。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吃锅贴是没有配上姜丝的,因为档主说,他们北方人本来就是这样吃的。
煎锅贴的窍门:使压力锅烧热后,放适量油抹匀,把包好的生锅贴摆在锅底。半分钟后,向锅里撒点水,盖好锅盖,加上限压阀,过两分钟后取下限压锅,放完气,锅贴就熟了。
吃锅贴也可以冷吃,不一定要汽水,豆浆和王老吉也非常好
方法四
类别:快餐/主食
工艺:生煎 口味:咸鲜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
主料:小麦面粉300克
辅料:洋葱(白皮)50克 韭黄150克 猪肉(肥瘦)200克
调料:盐3克 胡椒粉2克 香油2克 植物油25克
烹饪方法
1. 韭黄洗净,洋葱去皮切末;
2. 猪肉剁细,加入盐、胡椒粉、香油同一方向拌匀;
3. 再加入韭黄、洋葱拌匀成肉馅;
4. 饺子皮摊开,放入肉馅捏成长形,两端轻压一下;
5. 平底锅倒入15克油烧热,以小火慢慢煎煮;
6. 待水分收干改大火略煎一下,盛起前淋上10克油即可。
锅贴图集2(13张)
制作提示
1. 饺子皮:面粉加水适量,揉匀,搓成长条,分成多个大小相等的面球,擀成薄片即可;
2. 还可以到超市购买成品效果同样。
5. 湖北石首风俗情况
婚俗: 基本没有,大多都是汉族 石首小吃 石首地域环境独特,九曲回肠,所以有很多特色食材。
石首人通常很会吃,也很会做吃的,但一般好吃的都藏在自己家里,所以相对来说鲜有好吃的餐馆,却有许多特色小吃。石首人朴实知足,所以虽然特色小吃不少,却通常只此一家,无对外扩张之心。
因此,石首小吃,皆属精品。虽然湖北其它县市可能有类似食品,但以下介绍的几种小吃口味独特,令人迷恋,只有去石首当地才能一品其风味。
团子 团子的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外表白白圆圆扁扁,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在当地,团子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煎团子,一种是蒸团子。
通常在街头贩卖的,现场制作的,是煎团子(在锅里被油煎的两面焦黄就可食用)。 豆皮 湖北武汉老通城有很出名的三鲜豆皮,但是此处所指的豆皮与武汉的豆皮截然不同。
石首的豆皮是用大米、绿豆还有面粉做的;做法是先一张一张将制作好的面皮摊开,再在里面放入特有的肉和菜,放入锅中来回煎叠,最后盛出来是如小书本一样大小长方形的一块;口味分两种,荤的和素的;吃法亦有两种,老的和嫩的。在石首,最出名的便是臭豆腐酒家的豆皮,从石首出去的游子最馋的就是这个。
豆巾 将大米和绿豆按比例兑好加水泡湿磨浆.做成一层面皮.然后下锅用很少的油烫好就制成了.很有质感.绿色的.过早用的.炒着吃.煎着吃.放调味吃热的.都很好吃. 兰花豌豆 把蚕豆[方言里面称豌豆]在清水中泡好.泡开时剪开外面的皮.继续泡好之后.加纯碱下锅炸酥.可以拌盐当做零食.可以拌麻辣酱下酒. 发饼.流动饼 结婚时候或者过喜事的时候。主要原料为精面粉、饴糖、奶粉、甜酒、纯碱、苏打等,经面团调制、甜酒发醇、腌糖、切块、成型、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
饼呈扁圆形,表面乳白色,底面棕黄色,入口松软 炒米 炒米就是直接将生大米炒熟了,其实就跟炒瓜子花生差不多。被炒熟的大米会膨胀,就跟爆米花一样。
那时有人会拖着爆米花的机器过来为大家爆米花。每当这种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拿些大米排队去爆,场面热闹极了。
爆米花机器爆出来的膨米花膨胀得更大,也更好吃。可惜这机器不是常来的,也不是总舍得花钱去爆的,不能想吃就吃,因而愈发显得好吃了。
炒米粉.禾粉.米粉 这里将禾粉叫做米粉的.以至于到外面的时候一直问老板有没有米粉.知道看了别个点了禾粉才发现.本地的炒面和炒米粉不错.1块加小白菜.1块5加蛋的.2块加猪肉.以前过早经常吃. 锅巴粥 农村都是用柴禾灶炒菜做饭。转头砌的灶台,口部砌个架子,可以放一个小小的罐子。
等饭菜都熟了,罐子里的汤也煨好了。这样煨出来的汤也特别好喝。
还可以把红薯、玉米棒之类的埋在柴禾堆底下,做饭的时候顺便也烤好了。做饭一般都是用大铁锅焖熟的,当然就比不上现在的电饭煲那么受热均匀,所以总会焖出锅巴来。
奶奶经常用这些锅巴加水煮成稀饭吃,告诉我说这是锅巴粥。呵呵,变废为宝,我觉得比米饭还要好吃。
锅巴油油饭 就是炒锅巴.味道特好 糍粑 过年的时候会做糍粑。将糯米煮熟了,趁热使劲捣成一块,冷却以后变得硬硬,然后可以切成一片片的,煎着吃或者烤着吃。
我特别喜欢烤着吃,在小小的炭火下烤好的糍粑真正好吃 榨菜糯米饭 中学的时候吃不饱.晚上饿的话.补校外面5毛一份的糯米饭.还送榨菜的.就着很好吃. 苕皮.苕皮子 将苕煮熟之后.抹在床单那么大的布上.要很薄的.然后一直让它晒太阳。称为挂苕皮.一直等它干的可以从布上掉下来。
然后用剪刀剪成菱形。可以炸着吃了.过年必备. 顶糕 又名发糕,在石首的街头,特别是电影院附近,总会有人摆一个小摊,热呼呼的叫卖顶糕。
石首顶糕的制作很有趣,工具十分精巧。顶糕的原材料主要是糯米粉,最后还会在上面放一点红糖泥,通常一分钟不到就会被蒸熟,白白嫩嫩,上面一小抹糖色,就象一个茎特别粗大的平底蘑菇。
一般顾客付了钱,就会站在担子前静静地看师傅娴熟的在小小的、玩具一般的木蒸笼和装糕粉的木头抽屉之间忙活,一边吃着,一边看着顶笼等着新的顶糕一个接一个被顶出炉。顶糕通常都是现做现卖的,顾客也都是趁热现吃,当然也可以带走,但不如现场吃来的写意。
对此,还有一句话戏称“有钱吃顶糕,无钱看人顶”。 汽水耙 汽水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通常小孩叫汽水粑粑。
其原料有大米、面粉、白糖、纯碱等。汽水粑粑做法简单,样子好看,外面成色金黄,里面雪白,是小孩子的最爱。
炒藕肠子 藕肠子,又名藕稍,是藕在生长荷叶初期时,所生长的细嫩荷叶梗。石首的炒藕肠子味道独特、爽口怡人,由于季节、水土和制作方法的得天独厚,外地朋友要一尝炒藕肠子的极致美味,必须在特定的季节来石首才能一品其味。
炒莲子 每年到吃莲蓬的季节,石首的大街小巷到处都会有人叫卖莲蓬,石首本地的莲蓬又大又甜,由于莲蓬必须吃新鲜的才能尝其真味,所以炒莲子,成为石首当地又一特色小吃,通过特殊方法炒制过的莲子,易于储存,外皮由绿转黑,莲肉变硬,莲芯略苦,但味道极佳,营养保健,方便携带,令人回味。 特色烧烤 石首的烧烤与别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