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时:同为反派为何华梁结局让人心疼魏岱擎却让人拍手称快

在看抗日谍战局#群星闪耀时#里,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小人物小角色都有各自的物色,而剧中戏份最多的反派冯广云被杀,华梁因为弟弟而出局,魏岱擎最终死在华桢的手下,谭施远被罢官,所有人都有应有的归宿。可是,同为反派的代表,为何华梁的结局让人心疼,而魏岱擎的结局却让人拍手称快呢?华梁是剧中男一号的哥哥,军政部次长的儿子,同时也是国民党政府侍从室的秘书,官宦世家,在南京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话语权。华梁在华桢出事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挽救自己的弟弟,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呢?有这么一个细节,华梁要去上海出差,华妈妈拉着大儿子的手说,要照顾弟弟,因为政治原因,哥哥一直是父母养在身边长大的,而弟弟从小都不是父母身边,父母对这个小儿子心中有愧,所以,华梁也就无条件的纵容弟弟,哪怕惹了再大的麻烦,只要哥哥出马,一切都能得到解决。华梁的优点,就是不计一切代价爱弟弟,妥妥的弟控,为了弟弟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所以,这样的反派身上,也多了几分光环,带着人情味的光环。这或许就是观众心疼华梁的原因吧。反观魏岱擎,出身贫穷,为了向上爬,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因为在军校毕业的时候,本来要进政府部门的, 结果被高官子弟顶替了,没办法,最终只得去了上海的淞沪警备司令部,从一个曾通的特务开始做起,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把名字从魏福来改成了魏岱擎。进了警备司令部,唯一能快速升职的事情,而自己又做得来的,那就是抓共党,所以,魏岱擎热忠而且也作为唯一的工作目标来执行。所以,在开局的时候,他可以完全不顾及华家军政部次长的面子,进华家带走了邓铭远,他不会考虑这个时候进去方便不方便,也不会考虑谁的面子,所以,这样的情商,这样的毫无人情世故的作法,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伏笔。在上海,魏岱擎为了能进南京政府的核心圈,搭上了郭总秘书长,而这位姓郭的,和华家一直是对头,所以,有了郭总秘书长的授意,魏岱擎愿意兵行险招,造假来污蔑华桢。华梁一出手,魏岱擎立马一败涂地。可是魏岱擎不会去反思自己输在哪儿,也不会去想自己和华家的差距,他想的永远都是,华桢是共党,我一定能抓到他的把柄,所以,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死胡同里。因为污蔑华桢,魏岱擎失去工作,变成了酒疯子一个,但是他想起了老张最后打的那通电话,天天在公用电话亭这里等。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认识有偏差,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所以一条道走到了黑。直到金先生出现,亮出了复兴社的牌子,魏岱擎连想都没想,跟着金先生就走了,立马恢复了自己昔日的风光,在此时,但凡他能够多想一点,想得深一点点,就不难发现端倪,从而改变自己的结局。但是他不愿意去想,他只想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不管此时递梯子的是谁,都愿意顺着向上爬。最终,魏岱擎发现,华桢真的是共党,他兴奋了,因为他找到了证据,但是此时的他,已然没有了上报的可能,被华桢击毙了。反观魏岱擎的人生,努力,进取,这是他的优点,但是他的缺点却是致命的,不听劝,不反思,更是一根筋,说他不懂人情世故,但是他又愿意在一定的时候伏低做小,说他懂人情世故,但是他谁的账都不买,这样的人,就算遇到风口爬上去,也只会摔得更惨罢了。而在现实生活中,身边这样的人却比比皆是,人们对这个角色更用共情罢了。你觉得呢?

群星闪耀时:区区上尉军官,为啥疯狗一般死咬着中将次长的公子?

要说这俩年轻人,怎么看都完全属于两个世界: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父亲是国民政府军政部中将次长,哥哥是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秘书,20岁冒头轻松迈进陆军大学的门槛,前途好大一片;另一个是普通农民的儿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黄埔军校,千辛万苦挤进了“体制内”,成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上尉侦查队长,一步步迈得小心翼翼,一双皮鞋穿三年都舍不得换!没错,正是热播谍战剧《群星闪耀时》的两个年轻角色,男主角华桢和男配角魏岱擎,对手戏颇为精彩,而两个人的初次见面,还是在华次长的五十寿宴上。当时被魏岱擎追捕的地下党员邓铭远,急中生智逃进华府,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华桢,并且委托这位华二公子,把一本藏有秘密的外文书,一定要按时送到上海某个地方。侠肠义胆的华桢,毫不犹豫地承诺下来,自此卷入一场刀光剑影的谍战,而邓铭远交代完嘱托,跟着尾随进来的魏岱擎走出华府,坦然被捕。在此之前,尽管魏岱擎是在执行任务,然而在国府大员的家门前,还是被警卫挡了驾,并且被迫交出佩枪才能入内,奇耻大辱啊!看惯了特务们横行霸道的观众,总算应该明白“嚣张也是要分地头的”。按理说,军政部次长和侍从室大秘,皆是那个年代“通天”的人物,随便哪一位动动手指头,都可以让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一个尉级军官,降级撤职甚至粉身碎骨,毫无悬念。那为什么小小的侦查队长魏岱擎,居然跟条疯狗一样,死咬着华桢不放,而且差一点就办成铁案,给华二公子戴上了“红帽子”呢?这里面其实大有讲究!01、魏岱擎的身份其实并不简单邓铭远受审时,曾经一语点破魏岱擎的黑历史:原名魏福来,曾就职于南昌行营调查科军事股,因1934年南昌机场失火大案,调查科遭到解散,魏福来也被降职他调上海,从少校股长撸到上尉侦查队长(不是侦察队,那是野战部队的术语)。其实绝大部分观众,并不太了解这段历史,也没有理解编剧给出如此“人设”的良苦用心:“南昌行营调查科”为早期的情报单位之一,是与“党务调查处”(中统前身)、“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并列的特工机构。调查科偏重于军事情报和谍报行动,科长是一度颇为受宠的黄埔一期邓文仪。1934年7月,南昌机场发生大火,烧了好些仓库和飞机,那个委员长将案件的侦破工作,直接交给了邓文仪的调查科。然而这场大火背后,牵涉到许多大人物的利益,邓文仪畏手畏脚迟迟不能破案,一直觊觎调查科人马和业务的中统方面,一边干扰办案一边大造舆论,指责邓文仪收了好处不敢深入调查。那个委员长因此甚是狼狈,重新指派特务处戴笠接手案件,这段历史笔者之前曾有文章介绍,总之最后戴笠把案子破了,而且方方面面都能交代过去,很出了些风头。光头委座既大喜又大怒,戴笠从此权势日增,而邓文仪因办事不利而失宠,更倒霉的是,一纸手令下来,整个南昌行营调查科1700多名内外勤,包括大批技术人员,通通合并到戴笠的特务处。于是这位戴老板的手下,瞬间从几百人增加到上千人,终于可以跟中统平起平坐了,至于邓文仪的调查科自此不复存在。也就是说,魏岱擎作为原南昌行营调查科的骨干军官,一夜之间被特务处给“收编”了。没有靠山没有背景的魏少校,在重新安排工作期间,被降为淞沪警备司令部上尉侦查队长,饭碗算是保住了,但是面子丢大了前程渺茫了,这正是魏岱擎心中凄苦所在,出现点心理变态也算正常。但是要注意,魏岱擎从此便是“特务处”的成员,而类似于各地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侦辑队这样的单位,都被特务处所把控着,专司谍报和情报工作,直接对戴笠的南京总部负责,隶属关系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魏队长衔级虽不高,但是警备司令部的司令和参谋长等等,还真不能像对普通部下那般,很是有些忌惮,看过《暗算》第一部的对此当有所了解。朝深里说,哪怕魏队长捅了篓子,警备司令部也无权单方面撤换他,必须经过南京同意。现在清楚了吧?魏岱擎这个上尉队长,可不是简单的连级军官,而是军统前身的特务分子,实际权力还是蛮大的,难怪剧中的警备司令部佟参谋长,也不好过多干涉魏队长的活动,实在是身份比较特殊。02、魏岱擎有着小人物对“官二代”的仇视华二公子到上海来玩,住着最好的酒店,吃着最贵的饭店,连喝杯咖啡的账单,都让警察所的陈浩队长差点闪了腰,没办法,作为民国几乎顶级的“官二代”,人家从小就是锦衣玉食不差钱。而出身普通百姓的魏岱擎,三年换双皮鞋乐得嘴歪眼斜,还把旧皮鞋当宝贝一样送给部下,明显是穷惯了。年迈的父母从乡下来看儿子,魏岱擎竟然不敢公开相认,只怕自己的出身和过往,突然暴露在人前,哎,很现实的刻画。金钱和地位的差距只是一方面,华桢行为举止间透出的那种优越感,足以让魏岱擎气到发狂。剧中华桢隐藏身份当起小警察时,无论是面对队长、所长、分局头头还是警备司令部的军官,所表现出来的不屑一顾,还真不是装出来的。世家子弟骨子里居高临下的气场,也是魏岱擎之辈最受不了的:我是特务,我是掌握“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生杀大权的军官,既然这个官二代从一开始就有嫌疑,那我一定要把他踩在脚下,以降服我的心魔。当然了,亦有小人物拿下特权阶级的满足感,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坐实华桢头上那顶“红帽子”!------ 这便是魏岱擎心中真实的念头。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普通的治安或者刑事罪名,根本不能把华桢这样家世的公子哥怎么样,前门抓后门就得放,唯一的办法就是扣上“红帽子”或者“通共”,在这个罪名之下,轻易无人敢于说项。即便是陈布雷(侍二处处长)或者傅作义这样的大员,当他们的女儿被查实是地下党时,也只有光头委座的特批,特务们才肯罢手,从而免去牢狱之灾。是故在整倒华桢的许多种办法中,魏岱擎无疑选择了最狠最有效的一种。如果不是那场大火案,魏岱擎本是有机会调入“军政部陆军署”任职的,成立于1928年的军政部,掌管全国军队的编制人事装备粮饷,权力大得邪乎,在1944年之前,部长职务一直被黄埔系二号人物何应钦所占据,重要性可见一斑。要是能入职军政部,对魏岱擎来说简直是光宗耀祖,结果这个机会错过了,其中有没有华次长的因素不清楚,总而言之,魏岱擎对军政部的头头们恨之入骨,对华二公子更是“恨屋及乌”,必欲除之而后快!03、魏岱擎是个有政治野心的“新青年”某种意义上,魏岱擎的目标不仅仅在华桢身上,而是针对整个华家,华二公子不过是个突破口罢了。一旦华桢的罪名坐实,在当年的政治气候下,华次长和华大公子,也会因此失去信任和权势,这才是魏岱擎真正的目的!既然是要整垮华家,朝中没有强援怎么行?魏岱擎冒着夜雨等候,终于攀上了“监察院郭秘书长”这个高枝,其实在五院体系中,监察院真不算是个威权部门,反正就是代表那个意思,魏队长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华家政敌的力挺!显然这位郭秘书长也看准了魏队长的命门,秘密承诺,只要魏岱擎能够拿下华桢,进而整垮华氏一门,便可以将魏岱擎调往南京高就,以满足其向上爬的野心:几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魏岱擎终于彻底疯狂了!为了凑够证据,魏队长不惜造假,以构陷根本不是地下党的华桢;为了打赢官司,魏队长甚至申请特别权限,对侍从室二处的华大秘实施24小时监控,以防止华梁搜集反向证据,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一般说来,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无论谁胜谁败,冲在前面的小人物,永远都是炮灰或者替罪羊的角色,因为所谓的政客们,今天可以你死我活,明天就能握手言和,无非是利益的分配以及再分配罢了。可惜我们的魏队长,已经被仇恨和野心迷住了双眼,根本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一门心思要将华桢拿下,以求晋身之阶梯,是个可恨、可悲又可怜的角色,该说不说,演员王茂蕾对这个角色的拿捏把握,还是非常到位的。凑证据的时候,魏岱擎不辞劳苦,坐着轮船从上海到广州,几天一个往返,可谓是舟车不停;然而华梁为了能把证人及时弄到法庭,却直接动用了军用飞机,几小时就达成目的,当场让魏岱擎目瞪口呆。那一刻,阶级和权力的巨大差距,魏岱擎似乎有点懂了,可又懂得并不深刻。而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差距,一个没有相当背景没有真正靠山的小人物,顾头不顾尾地继续向上爬,即便在今天,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再如果不能及时收手,魏岱擎的下场一定很惨,此事无解。华家当庭胜诉,牛皮哄哄从警备司令部离开时,华二公子揍了魏岱擎一记老拳,后者鼻青脸肿也只能忍着,而华大公子的“临别赠言”更是画龙点睛:你野心很大,可你的本钱太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追风者》:军衔明显偏低,康爷到底是上校处长还是少将副司令?

谍战剧《追风者》中沈图南台前的对手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校军法处处长康少捷,第二个是军法处侦缉队上尉队长林樵松,第三个是浙江商会会长虞世清,其中虞世清没有官方身份表面上奈何不了沈图南,但康少捷和林樵松手中有人有枪,他们才是沈图南的劲敌。不过从剧中一些细节来看,康爷和林樵松的职位设定有些不合理,简单点说就是军衔和职位都偏低了,为何这么说呢?不妨先来看几个细节:1.沈图南除了是中央银行高级顾问之外,他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参议虽然只是个虚职头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是能进军事委员会当参议的也不是一般人,其他的不说,至少也应该有少将军衔吧?沈图南是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宋子文跟前的红人,又是少将军衔的军事委员会参议,淞沪警备司令部就算要动他,至少也得副司令出面吧?结果康爷一个上校处长就敢带人查封中央银行,总觉得有些说不过去!2.康少捷一开始的立场比较中立,比如沈图南刚到上海他就配合抓捕了中央银行外汇局副局长高峰,张鸣泉转移通商银行的资产落在他的手里,一开始他也打算秉公办理毫不手软,但代表了孔祥熙和宋霭龄利益的浙江商会会长虞世清出面后,康少捷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他主动要求虞世清帮他引荐给大姐也就是宋霭龄。区区一个上校就想和孔氏夫妇搭上关系?至少也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这个级别的大姐才看得上吧?3.康爷和林樵松借着魏若来偷枪这件事大做文章,先是把枪杀李晟达的事推到魏若来身上,以此坐实他通共的嫌疑,然后把火烧到沈图南身上,宋先生一开始就想让沈图南丢卒保车置身事外,以免引火烧身,但沈图南执意要还魏若来的清白,最后宋先生还是出手了,请来总统侍从室主任明达先生到上海来监督此案,由中央银行政风处、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和独立第三方枪械专家共同调查。总统侍从室主任一般都是中将军衔,又是蒋介石身边最信任的亲信,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司令和副司令平时巴结都来不及,明达先生莅临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这边不说司令亲自出马,至少也得是副司令配合调查吧?康少捷一个上校处长真不够格!4.康少捷上校军衔看似不低,军法处有侦查、逮捕和审讯的权力,康少捷这个军法处处长确实算得上是上海滩的实权派,但上海比他牛的人多了去了,一个上校处长就敢堂而皇之地称康爷未免也太高调了吧?你说地位比他低的人比如林樵松或者上海黑道青帮的人称他一声康爷还好说,但地位明显比他高的沈图南和虞世清称他康爷他也当仁不让?除非他是警备司令部少将军衔的副司令还差不多。5.林樵松不愿久居于康爷之下,自己走关系调到江西,何主任打电话给康少捷说要调用林樵松,从康爷说话的语气来看何主任的地位比他高多了。林樵松调到江西担任南昌行营“剿匪”军别动总队赣州支队少校队长,所以打电话给康爷的人有可能是南昌行营主任,说不定就是何应钦(何应钦确实当过南昌行营主任),就算不是何应钦至少也是中将级别的人物,以何主任的级别打电话调人也不至于打给康爷一个上校处长,至少也是副司令或司令。从上面几个细节可以看出,康少捷是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上校处长这个设定本身就不合理,他的军衔和职位都明显偏低了,如果是少将军衔的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就要合理多了。除了康爷之外,林樵松是上尉军衔的军法处侦缉队队长也有些不合理:一方面警备司令部下属的侦缉处本来就是和军法处平级的部门,另外一方面林樵松黄埔四期又参加过北伐,负过伤有战功,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1934年去江西之前还只是上尉明显有些偏低。所以从剧情来看,康少捷是淞沪警备司令部少将副司令,林樵松是淞沪警备司令部中校侦缉处处长才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