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春晚结束后,陈佩斯被送往医院急救,新闻联播公开承认错误

“冻住了,剧务,赶快,救护车,你呀你,我说你身体不行嘛,你非说行,你呀你呀,还得我送你进医院,来吧。”这是1985年春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拍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这个小品讲的是在寒冷的北京,陈小二为了圆梦,再次应聘朱时茂扮演导演的电影。由于是冬天拍夏天的戏,陈小二被要求穿着背心和单衣演出,还被导演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以体现出汗流浃背的形象。虽然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台上是无实物表演,陈佩斯也没有被朱时茂浇下冷水,但春晚结束后,陈佩斯还是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急救,因为他是真的被冻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这一届的春晚是首次在露天场地举办,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1985年除夕之夜,北京工人体育场人头攒动,在两个篮球场大的舞台上,灯火闪烁,云雾缭绕,一切都预示着精彩的演出即将拉开大幕。然而,随着演出的不断进行,各种事故开始频发,甚至到了失控的程度。由于准备工作不到位,背景音乐和表演完全没有衔接,杂技演员从上台到演出结束,没有任何音乐的配合;由于场地太大,各个演出部门难以联系,观众席距离舞台太远,根本看不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为了让观众能够听到声音,演员们不得不对着话筒大声喊话,完全失去了表演的美感。现场观看的效果已经如此之差,从电视机中看到的场景更甚,画面空旷,色彩暗淡,丝毫没有过年的气氛。再加上体育馆没有暖气,观众裹着大衣都难以忍受寒冷,更别说鼓掌来烘托气氛。春晚结束的第二天,中央电视台就收到了200多封批评信,之后又陆陆续续收到来自全国的2000多封观众来信,除了个别节目受到表扬,绝大多数都是尖锐地批评。面对全国观众如此激烈的反应,文化部党组一连召开了10多次会议,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在新闻联播中亲自向全国人民道歉。这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次为春晚公开向全国人民道歉。紧接着,中央有关部门派出四个检查组,进入中央电视台检查晚会质量问题。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查,没有查出任何经济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但这一次春晚的失败,却让作为总导演的黄一鹤备受打击。整个春节期间,黄一鹤不敢上班,不敢出门,整天将自己反锁在家里,经受着内心煎熬的考验。黄一鹤出生于辽宁沈阳,1949年参军之后,成了一名文艺兵。次年朝鲜战争爆发,黄一鹤随部队抗美援朝,参加了五次战役,立功一次。除了在前线打仗,黄一鹤还要做好自己文艺兵的本职工作。也正是在那一段时间,频繁的演出让黄一鹤积累了不少关于音乐、艺术的认知。1959年,黄一鹤转业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导演,当时电视还属于新兴媒体,带着十年文艺工作经验,黄一鹤开始在电视导演的工组中艰难摸索,并推出了新中国最早的大型电视加工文艺节目,被列入“中国艺术之最”。1978年的除夕夜,经历了十年政治风暴,中央电视台恢复播出“迎新春文艺晚会”。次年,中央电视台单独组织了“茶座”形式的“迎新春文艺晚会”,为之后每一年的春节晚会打下了基础。1982年末,中央电视台将迎春晚会的任务交给了黄一鹤。那个时候没有宣传,也没有预告,当全国的观众在除夕夜不经意打开电视机,发现中央电视台准备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新年联欢晚会时,那一刻的惊喜让那个年代的人都毕生难忘。1983年的春晚是第一届春晚,是中国电视节目的里程碑,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春晚成了每年除夕夜不可缺少的视听盛宴。这一届春晚首次将“迎新春文艺晚会”改名为“春节联欢晚会”,内容和形式也跳出了之前的形式,整个内容架构更加丰富。为了满足观众点播的要求,那一届春晚还播出了三段录像。如果说1983年的春晚只是一次偶然的尝试,那么1984年的春晚则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有了头一年的基础,这一届春晚就显得更加从容,形式上依旧保持茶话会的形式,但规模上却有了很大的突破,内容编排也更加丰富。有了前两次的成功,让黄一鹤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看过奥运会壮观的开幕式,又看了国庆大阅兵,黄一鹤的心弦彻底被拨动,他决定让春晚走出电视台,向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带着这样的想法,黄一鹤将春晚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场馆的设计和布置中。有一次,黄一鹤带着姜昆去熟悉场地,曾经无不得意地指着现场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突出一个气派!”“节目准备得怎么样了?”姜昆看着忙碌的现场,无不担忧地问道。黄一鹤飘飘然地说,节目有其他人负责。姜昆顿时大吃一惊,作为导演不抓节目,这一向不是黄一鹤的做法。在过去的两届春晚中,黄一鹤凭借多年的经验,对节目内容反复锤炼,甚至直到演出前还在不停修改,而1985年,黄一鹤却放松了这一点,将重心放在了场地的布置上,甚至大部分节目在正式播出前,连一次审查都没有。一心想要再造一个空前的黄一鹤,完全忽略了春晚的实力和背景,是远远不能和奥运会、国庆大阅兵来相比的。其实在春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黄一鹤就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够硬着头皮进行下去。晚会进行期间,就有不少观众打来电话,对晚会提出了批评,黄一鹤瘫坐在地板上,说不出一句话。这一届的春晚,黄一鹤花费的心血甚至比前两届还要多,但由于步子迈的太大,结果摔了跤。在黄一鹤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收到了许多鼓励的来信,成为他日后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在电视艺术研讨会上,陈佩斯给黄一鹤书写了一个条幅,上面赫然三个字:不容易!转眼又一年的除夕就要到了,春晚还搞不搞?怎么搞?谁来搞?成为当时最大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反思,黄一鹤多次向领导打报告,请求继续执导1986年的春晚。台里多次开会讨论之后,毅然将春晚导演的任务还是交给了黄一鹤。有了前一次的教训,黄一鹤将舞台又搬回了演播厅,继续在节目上深耕,大胆起用了一些年轻演员,最终呈现出一台高水平的春晚。晚会一开始,紧凑欢快的大联唱,明星、名歌荟萃,立刻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无需过渡就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一届春晚,不但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李先念曾说,自己怕春晚四个小时坚持不下来,但到后来越看越想看,就坚持看完了。胡乔木也说,自己见到的中央同志,没有哪一位不对这一年的春晚感到满意的。1986年春晚成功落下帷幕后,黄一鹤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1985年的春天,在我的生活里发生了比戏更美好的现实,有多少双友善之手在帮我医治这心灵上的创伤……”参考文献:[1]李庆山,李敬编著. 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01.[2]田园,宫承波著. 风雨春晚情 电视导演黄一鹤的心路历程.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15.01.[3]宫承波,张君昌,王甫主编. 春晚三十年. 济南:泰山出版社, 2012.09.

陈佩斯春晚经典时刻:春晚唯一敢光膀子人,因表演太投入直接送医

作者|江蓝责编|向晚晚今年的春晚小品怎么样?哪个是你心中的小品天花板?说到小品天花板,陈佩斯老师的“滑稽”模样便会出现在脑海。对于陈佩斯老师的春晚小品,很多网友纷纷表示:“陈老师的作品太接地气,表演也十分有水平,让人看得捧腹大笑。”在陈佩斯老师以往的春晚小品中,他的幽默无处不在。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朱时茂11次登上春晚舞台,每次都是十二点前压轴登场,可以说那些年的央视晚会笑声,都被这哥俩儿承包了一半。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90年代,是属于小品的时代,是属于陈佩斯、朱时茂的时代,更是属于陈佩斯的时代。因为只要陈佩斯往台上一站就能引人发笑,笑过之后还令人深思。今天我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陈佩斯老师以往的经典春晚小品。011984年《吃面条》:因太好笑,差点无法上台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俩人首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了小品《吃面条》。陈佩斯在小品中饰演“龙套”演员陈小二。他将无实物表演推上了新的高峰,舞台上明明只有一个空桶,他手捧着空碗,拿起筷子就夹面吃的样子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他用筷子伸进桶里,使劲地把面条挑到碗里,又像得到宝贝一样,把装满面条的碗往怀里搂了搂。还不忘把碗边的面条也挑干净,再用手指抓住一根快要掉出碗的面条吸溜进嘴里。吸溜完后还吮一下带有面条味道的手指,随后又将残存在手指上的酱汁和口水抹在衣服前襟上,整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着他吃面比吃山珍海味还美味,观众们隔着屏幕都想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打卤面。最后又因NG吃了太多碗,实在吃不动了。他用筷子挤压碗边把面条“掐”断的动作,太过于传神了,整个表演生动形象,幽默搞笑,让观众捧腹大笑。其实两人当时是顶着极大的压力。由于春晚导演不确定能不能以这样的表演形式搬上春晚舞台,直到表演前都没确定下来。想来想去,导演在最后一秒还是松了口让他们上台表演。没想到的是在演出现场,陈佩斯把滑稽十拿捏得如此恰当,在他大开大合又收放自如的表演下,观众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陈佩斯行为、表情变化而开怀大笑。节目播出后,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也立即在全国引发关注。这就是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小品,也成为了陈佩斯的代表作之一。陈佩斯和朱时茂一夜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021985年《拍电影》:因太冷,陈佩斯被送往了医院1985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再次被邀请上春晚,给观众朋友们带来了小品《拍电影》。《拍电影》相比《吃面条》剧情更丰富了些,语言和肢体表演更为搞笑些。这次春晚是首次在露天场地举办,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陈佩斯也因为露天表演吃了不少苦头。在寒冷的北京,陈小二为了圆上自己的演员梦,又来应聘朱时茂扮演导演的电影。导演要求他只穿着背心和单衣演出,身上挂着用来擦汗的毛巾。导演还要求他出汗,形象地用汗巾擦汗。可大冷天,没汗怎么办呢?朱时茂导演直接命人端来一盆冷水,接过水盆就往陈佩斯脸上撒水,最后直接假装往陈佩斯身上倒冷水,装作汗流浃背。陈佩斯瞬间整个人变得僵硬,导演发现他的不对劲,立马背起陈佩斯,叫救护车送去医院。小品用了最简单的喜剧风格来表现两人自己的拍戏经历,更直观的让观众了解了做演员的不容易。虽然这部小品不算是陈佩斯的巅峰之作,但他的表演再次为观众带来令人难忘的表演。031986年《羊肉串》:陈佩斯独特的新疆腔调小品《羊肉串》是继《吃面条》之后又一部经典之作。在《羊肉串》里,陈佩斯饰演一个狡猾的摊主,角色接地气之余,又让观众感到亲切。主要讲述了陈佩斯饰演一个没营业执照的烤羊肉串摊主,被朱时茂饰演的城管遇见,并觉察到他的羊肉串摊不对劲,但第一次也只是警告他。随后,陈佩斯又换装扮成了新疆大叔模样继续卖,在被发现时还在装疯卖傻企图蒙混过关的故事。为了演好城管的角色,朱时茂跑到工商市场观察管理人员。而陈佩斯为了演好小贩的角色,则蹲在路边观察小贩如何烤羊肉串。陈佩斯用自己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尤其是他拿着空签子撸串,用衣裳扇风,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呈现出烤肉的口感……都说戏剧源于生活,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演也是细节到位,还有那声情并茂地吆喝。春晚过后,大街上的小孩都在模仿陈佩斯的新疆腔调:“羊肉串,羊肉串,新疆的羊肉串嘞!”《羊肉串》这个小品比《拍电影》反响要好,它不仅能逗乐观众,还能让观众笑完之后感受到一丝民间疾苦。041989年《胡椒面》:春晚舞台,光膀子第一人在小品《胡椒面》里,陈佩斯更是要突破常规,这也是他首次以哑剧形式演出,全程几乎没有几句台词。陈佩斯戴着雷锋帽、穿着军棉袄的形象,一亮相就引得哄堂大笑。他穿着高跟皮靴和不搭调的裤子,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对服务员喊道:上一斤馄饨!在他面前明明是一个空碗,陈佩斯却先后演出了烫嘴、一口吞下热馄饨又吐出到碗里,又把馄饨硬吞下去而被咽着的表情,还有连吹带吸溜碗边的真实感,一个字:绝!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仅依靠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把吃馄饨抢胡椒面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他更是“大胆”的在春晚舞台上脱下军大衣,光膀子来表演的第一人。陈佩斯老师总能一次次地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成功逗得观众哈哈大笑。051990年《主角与配角》:舞台事故,变成经典时刻在《主角与配角》里,陈佩斯饰演一个一脸痞相,死缠烂打的“叛徒”配角。小品主要讲述了陈佩斯为了当上主角,不断耍些小聪明,最终在观众的支持下成了主角八路军,可最后因习惯问题又回归配角叛徒。小品开始朱时茂斜挎手枪,不料刚表演两分钟枪带就断了,朱时茂一直揣在手里,边和陈佩斯对着台词,边尝试着把它系上带子。当两人交换角色后,因带子变短,陈佩斯直接把手枪斜挎,这一行为把他显得极为滑稽,也增加了令人捧腹大笑的效果。陈佩斯在这个小品中,贡献了不少经典台词,至今仍能给年轻人所津津乐道。陈佩斯那句:“神气什么,到了舞台上,那还得看谁有戏”。话音刚落就惹得观众掌声一片,仿佛道出了我们普通人的心声——谁不是个主角儿呢!前面为了谁是主角、配角铺垫了很多。一句“上场”,陈佩斯立马进入状态:“队长,别开枪!是我,是我呀!”然后往旁边一站立,这个天生当配角,却又不甘心想当主角的小人物就立住了。在饰演的过程中,陈佩斯不断挡着朱时茂,惹得他怒问:“你老是挡着我干什么?”机灵的陈佩斯说:“我这是为了保证你的正面给观众,我只好给观众后脑勺了”朱时茂也直喊:“你这是抢戏!”陈佩斯终于爆发出那句:“我连脸都不要了,拿什么抢戏啊!”这自嘲式的台词也是让观众捧腹大笑。《主角与配角》通过幽默风趣的表演,成功地传达了关于主角与配角关系的独特见解,为观众带来了欢笑的同时,让观众明白要保护弱者,也揭露生活中的不公。这也使得该小品成为了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的一部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有网友表示:《主角与配角》剧本很好,演得也好,很接地气,回味无穷。我真的是百看不厌,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061991年《警察与小偷》:经典的左手敬礼陈佩斯在《警察与小偷》中假扮警察,实际是个蠢笨可笑的小偷,而他的搭档朱时茂则扮演一个真警察。陈佩斯独特的形象,不合身的警察帽和警服,笑料百出。在两人一问一答中,体现出小偷的笨拙、警察的机智。尤其是陈佩斯对“假警察”这一角色诠释得唯妙唯俏。起初他对自己装扮的警察身份感到害怕和排斥,到变得入戏太深、并自觉交代真警察的提问,甚至协助警察抓住自己的同伙,这一系列的变化尤为精彩。陈佩斯更是通过自己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将这小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无论是他偷偷摸摸看人,还是朱时茂反复纠正的敬礼姿势,抑或一本正经模仿交警指挥交通,都让观众忍俊不禁。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小品开头的几句台词陈佩斯说:“穿上这身衣服,想罚谁罚谁,想办谁办谁,想逮谁就逮谁。”一下子就将嘲讽意味拉满,要知道这可是在央视警察慰问会上,陈佩斯居然敢穿上警服当面嘲讽,神气得很。小品的最后,陈佩斯的“假警察”身份被识破而逮捕的原因是,陈小二习惯性地偷了警察的钱包而被发现,这样的结局让观众捧腹大笑。他左手敬礼的表演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网友直呼:万万没想到,90年代的小品,2024年看,还是那么有意思,这才是经典。071992年《姐夫和小舅子》:春晚“涉黄”第一人在《姐夫和小舅子》中,朱时茂饰演姐夫,陈佩斯饰演小舅子,姐夫与小舅子俩共同上演一出黑猫警长与老鼠的笑剧。小品讲述了朱时茂饰演的警察,在抓一个黄色录像窝点时,逮到了饰演自己小舅子的陈佩斯,陈佩斯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绞尽脑汁为自己开脱。陈佩斯一张巧嘴百般分辨,可真难坏了当警察的姐夫。小品中陈佩斯小眼睛,光溜溜的头,看上去很是滑稽,像极了坏人。尤其那眼睛一眯缝起来,成了面部最突出的地方,他也很善于利用这个特点,把角色的内心演绎的活灵活现。这部作品应该算是《警察与小偷》的延续,但这一次,贼的身份变成了准小舅子,犯罪行为也由偷盗变成了涉黄,傻贼也晋级为精贼。陈佩斯再次完美呈现了油里油气、吊儿郎当的形象。小品里的台词至今也让观众记忆犹新。当警察的姐夫在街边上抓那些聚众放片儿的人时,恰巧遇上自己的准小舅子,于是俩人上演了一场机智逃罪的戏码。小舅子请求姐夫放了他,姐夫却说:在所里处理问题,一般我不发表意见。小舅子怼过去说:那是轮不上。姐夫接着说:但是只要我说话。小舅子答上说:跟没说一样。姐夫说:只要我说得对。小舅子说:不可能照办!两人的相互斗嘴让台下的观众直接就笑翻了。网友在底下评论说: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百看不厌,值得细品。更有通透的网友评论说:看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通过小品中的语言及夸大其词的表演,看似好笑却反应了社会上的阴暗面。没有对社会上的形形色色人物的观察,也就没有这天花板的幽默风趣表演,他们是真演员!081994年《大变活人》:小品和魔术的混搭《大变活人》当年在春晚上可谓闪耀夺目,陈佩斯把小品和魔术做了混搭。他们俩可以说是“黄金搭档”,一个形象正面,一个反面,一正一邪,冲突中撞出幽默的火花!在该节目中,朱时茂从手提箱中变出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版陈佩斯”,令观众捧腹大笑。由于春晚审核机制太过于严格,上春晚舞台上表演都必须要按决策来走,表演者不得有太多想法,只能服从。正如这个《大变活人》,虽加上了舞蹈、魔术不是陈佩斯、朱时茂的本意,但热爱表演的他们努力撑起舞台。在最后一段真的笑不活了,陈佩斯二次在春晚舞台上光膀子,被炸得只剩裤衩,满脸黝黑,只剩俩眼珠子在转动,透着屏幕都感到好笑。这次的小品没有先前的精彩,但仍有网友在底下评论说:这个小品看了不下几十次,但是每次点来看都不想退出,必须得看完,这就是魅力。091998年《王爷与邮差》:表演结束后,陈佩斯痛哭流涕在1998年两人又合作了一部《王爷和邮差》,这是改编于阎肃先生创作的剧本《万国运动会》。讲述的是朱时茂饰演的王爷,奉慈禧的旨令,带领陈佩斯饰演的邮差,去参加洋人举办的运动会的故事。慈禧原本是想让邮差去给洋人当个陪衬,万万没想到,邮差却在跑步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在当时,王爷代表着统治阶级,言语中处处体现了对于洋人的恐惧和奉承,也描绘出了当时对外崇洋媚外的真实情况。而邮差,则代表着当时底层的人民,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洋溢着对自身民族的自豪感。与以往的作品相比,他们都是从底层的小人物出发,去演绎他们的悲欢喜怒,大大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这一次,他们将晚清整个时代搬上舞台,上演了一出黑色幽默,于个人的悲喜之中,融入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可以这么说,《王爷和邮差》是一个非常高级的作品。然而,表演结束后的陈佩斯,却痛哭流涕道:“砸了,演砸了。”因为这是陈佩斯耗心血最多的作品,从 91 年开始准备,经过 7 年的琢磨,就连表演时穿的衣服,都是他专门找人来缝制的。结果因工作人员的疏忽没做好上场准备,出场不一会,陈佩斯就在扯自己戴着的假辫子,朱时茂衣服上的话筒也没绑牢,直播预设好的音效也没有播放。但这些都并不影响观众,对陈佩斯、朱时茂俩人的喜欢。在回顾完陈佩斯老师这么多经典的小品之后,不知道哪一个小品是你最喜欢的?在每年的春晚前,总会有关于这样一个话题:希望哪个喜剧演员上春晚。在众多网友中,也总有少不了对陈佩斯老师的呼喊。即便是多年以前的小品,大家也总会重复播放也不厌烦。陈佩斯老师在那一代人心中打下了烙印。我们怀念的或许不是陈佩斯老师本人,而是他在舞台上奉献给我们的笑声。也敬佩他在求快的时代,仍能精心打磨作品。在攀附的时代,仍能保持属于他自己的傲骨,在贪婪的时代,他却懂得舍弃,在躁动的时代,他却懂得坚持。最后,期待陈佩斯老师这位老艺术家再次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小品。

85年春晚总导演险些自杀?他经历巨大失败,如今却被国人推上神坛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1985年春晚结束后,发生的事情令所有人措手不及,陈佩斯被紧急送进医院,节目组收到两麻袋的投诉信,新闻联播公开致歉,总导演说“我不想活了”差点自杀。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源起于一人,他经历巨大的失败,如今却被国人推上神坛。江湖笑傲,独持所见,闲云野鹤,一意孤行,他叫:黄一鹤。出生于1934年的黄一鹤,曾在解放军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还参加过抗美援朝。25岁那年进入央视,30年里,创作了1000多部电视片。1982年,年近五十岁的黄一鹤,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担任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之所以让他来总领全局,竟是因为“刚好轮到了他的头上。”其实早在建国初期,中央电视台内部,就已经每年都举办春晚了,由文艺组的人轮流执导。不过一直是录制的,而且仅面向于内部职工。但这个任务到了黄一鹤手里,他的“野心开始膨胀”:我怎么把春晚搞出点名堂来?那会一没有借鉴模式,二没有先例可循,当时的央视台长,对他说了一个要求:春晚要面向全中国,搞得红火一些,让观众都不舍得换台!黄一鹤就天马行空的想:我要办,就办成老百姓真正想看、真正喜欢看、看得高兴的晚会!他提出了四个改变:一,录播改成现场直播;二,不要14平的录播室,要去600平的演播厅;三,设立专门的主持人;四,安排热线电话。国内同行听说了纷纷摇头,因为这每一个,都是当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场直播风险太大,设备和技术原因,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否掉;600平演播厅,那场面那么多人怎么协调?否掉;主持人是啥?我们只知道报幕员,播音员,否掉;热线电话?快得了吧,电话全北京才几台,其他地区更是匮乏,否掉。大家劝他,老黄,你不要这么搞,这东西出了任何意外,说错词,出洋相,那都是政治事故!这事不可能做得成,你还是放弃吧。黄一鹤顽抗到底:作为这次晚会导演,我所要坚持的,就是搞现场直播!不直播还叫什么大联欢?我要让全国观众,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哪怕搭上我的政治生命!独执己见,一意孤行,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台里领导终于咬牙说:直播!这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尝试,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是生疏的,所有人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黄一鹤统筹全局,简直是用尽自己每个脑细胞。那年,他找到600平的旧演播厅,凑了5台摄像机,现场圆桌和板凳很简陋,工作人员拢共才60个人。那年,他集全台之力,才安排上了四台外线电话。那年,没有正式的主持人,他硬找到了四位演员,凑齐了主持天团。临近春晚,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谁能想到,就在这简陋的旧演播厅,一场震撼亿万中华儿女的,盛大的春晚奇迹即将诞生!而奇迹一开场,就叫人冷汗直流。那天晚上,李谷一出场,气氛顿时点燃到最高点。因为有点播环节,观众们热情高涨,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进来。大家伙点播的内容写在纸条上,一盘盘被送到电视部部长面前,——全是点李谷一《乡恋》的!可是,《乡恋》因为表达了个人情感,多少年里被封为“靡靡之音”。黄一鹤说,禁歌是不能播出的,如果被禁止的东西播出去,尤其是春晚的舞台上,那就是捅天之罪,那等于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他递给部长第一盘点播内容,对方摇头说不行,第二盘送上来再摇头,第三盘部长开始皱眉,到第五盘的时候,所有人的冷汗就下来了。这么多观众点播,如果还不让李谷一唱,那不就是糊弄全国人么?!黄一鹤搞的这点播环节,最终逼得部长一跺脚一拍桌,冲着他大声说:黄一鹤,播!那一年春晚,一曲《乡恋》,沸腾了整个中国,吹响了中国人民,走向挣破思想束缚之路的号角!那一年春晚,总台的四部电话,线都打到了冒烟,还叫来了消防队。那一年春晚,结束后群众寄来的信件,把偌大个办公室都塞满,他们赞扬:央视是人民自己的电视台!那一年春晚,黄一鹤,以拼上身家性命在所不惜,孤注一掷的决心和勇气,打造这场酣畅淋漓的表演,他践行了初心:“艺术和观众之间,从来就没有一道人为的墙,观众想看什么,我就给他们播什么!”他带给了所有中国人,最美好、最幸福、最激动、最难忘的回忆,中华万家灯火,全民普天同庆!这文化界史无前例的创举,在电视史上制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次电视直播、第一次请观众点播节目、第一次出现“主持人”称谓……从此,黄一鹤,被人们誉为“中国春晚第一人”。1984年,黄一鹤再挑春晚总导演重担,有了第一届铺垫,这一次可谓是举国翘首以盼。而黄一鹤,没有辜负这万民期待。这第二届春晚,他大胆请来了香港艺人张明敏。当时港台艺人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禁忌,领导们十分反对:万一说出一句不得体的话来,谁负责?黄一鹤硬是顶回去一句:我负责!就在春晚即将倒计时,电视部领导秘书打电话进来,要求马上调整,港台艺人不能用,要是不改,黄一鹤这个总导演就别当了。他直接转告部长秘书:什么都来不及改,如果要撤我,我马上就走!说完就摔了电话。之后台里和领导沟通近一个小时,终于告诉黄一鹤,就按你说的办,他高兴地简直要哭出来。那年,张明敏在春晚上演唱了,令无数国人心潮澎湃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当他唱到高潮部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无限深爱祖国的表达,令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歌传唱遍大江南北祖国内外,海峡两岸同庆中国年,全世界的华人,无不知这首《我的中国心》!除了这首歌,黄一鹤的执拗,还为1984年春晚造就了很多经典。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喜剧小品:《吃面条》,一度因要不要上春晚,引发多次争议,直到他们都在后台候场了,还有阻拦的声音。所有人都在犹豫不决,黄一鹤赌上了自己的前程:你们上吧,出了事我负责!结果这个喜剧,将春晚推上又一个高潮,自此之后,喜剧小品之风刮遍大江南北。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这一年,黄一鹤力排众议,让李谷一以一首《难忘今宵》,作为春晚压轴曲目。因为歌曲太短,曲都没谱完,大家说:老黄,你不能这么干!可他执意如此,结果《难忘今宵》引起满堂喝彩。这歌一唱就是40余年,如今已经成为历届春晚,必不可少的主题曲。这次盛会结束后,业内盛评:“如果说,1983年是春节晚会的良好开端,那么,1984年,就是春节晚会大获成功的一年了,并从此奠定春晚的崇高地位。把快乐还给人民,黄一鹤,他做到了。”花团锦簇拥身前,他带着春晚大放异彩,声名响彻国内外。但他没有想到,自己即将面对一次,最残酷也最惨痛的失败!1985年春晚,对黄一鹤来说,人生中再也没有哪一天,比那晚更寒冷。那年他继续执导春晚,迈出了太超前太创新的步伐,将春晚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场。可是,当时以国内的技术条件,无法支撑起这么庞大的舞台。春晚一开场,就不断出现致命的问题。体育场照明条件有限,灯光昏暗,呈现给观众的画质模糊,黑乎乎的都看不清演员的脸。另外如此大的盛会,需要众人协调,可偏偏那会连对讲机都没有,有线耳机的信号又差,没多久现场就乱作一团。黄一鹤拼命喊话试图挽回,然而,一切已经向着最烂的局面发展。晚会进行到一半,调度完全失灵,观众的投诉电话都快打爆,他彻底绝望了。晚会时,因为体育场没有暖气设施,陈佩斯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冬,穿着单褂表演小品,一结束就冻得被送进了医院。陈佩斯真的在零下十几度,穿着单褂上场。央视收到了整整两麻袋批评信,不得不在后来的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正式道歉。各个媒体铺天盖地,指责这场春晚质量低下,作为总导演的黄一鹤,毫无意外要对这场风波负责,他几度意志消沉,都动了最坏的念头:当时我都不想活了。可是他不甘心,万死难辞其咎,自己就这么甩手,怎么对得起全国观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黄一鹤赌上了自己所有的前途,他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再战1986年春晚!日夜加班,着急上火,熬的脸变形了,身体也佝偻着挺不直腰。付出了这么多,他终于再一次创造了盛世奇迹!这一年春晚,蒋大为演唱成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全国传唱一时。陈佩斯和朱时茂则继续搭档,推出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经典:《羊肉串》。相声《虎年说虎》金句频出,这是冯巩第一次登春晚舞台,他跟搭档一炮走红。春晚开始尝试“动画”效果,姜昆舍不得和大家说再见,硬是自己“推开了”结束字幕宁可不要自己前途,也要让全国老百姓满意开心,这样的黄一鹤,这样的春晚,再次博得举国称赞。1990年,休息了四年的他,最后一次执导春晚,他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位好演员,这人叫赵本山,往后多少年,他承包了春晚的快乐,亿万观众的期待!2019年,黄一鹤走了,可人们永远记得他。因为有他,每年除夕夜,阖家团圆日,春晚进行时,全世界亿万中华儿女,有了共同欢乐激动的回忆!如今又逢一年除夕,又是一年春晚,30多年过去了,黄老那句“让老百姓高兴一下,怎么就这么困难呢?”仍然振聋发聩!今时今日,国人怀念他,将他捧上神坛,因为有他孤注一掷的勇气,有了第一届春晚横空出世的惊喜。因为有他舍前途相拼的担当,有了全国观众普天同庆的欢笑。因为有他艰难不易的创举,有了让人难以忘记的热泪盈眶!2024,新年即至,致敬、铭记,为这位永远的“春晚之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