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第一,没差评!湖南台又创造了一个神级纪录片,观众:太自豪

1972年春夏之交,一封特殊的“请示报告”,被送到了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这份报告,是由新华社记者撰写的。而报告的内容,即便放之于中国历史,也是破天荒头一遭——湖南省军区在建造一所地下医院时,遭遇塌方,现场还渗出可燃气体。而在随后的保护性发掘中,竟然出现了一具怪异的女尸。民间将此传得神乎其神。人们都说,墓里挖出了一个“老太太”。她不仅坐了起来,吃了个苹果。甚至还与赶去的郭沫若握了手。相比于民间的流言蜚语,文物工作者对这具沉睡2000年女尸的态度,显然更为科学严谨。眼前的尸体栩栩如生,皮肤还有弹性,确实宛如睡梦中的活人一般。但面对这样一具前所未见的女尸,考古专家们还是犯了难。彼时是70年代初,破四旧风依然盛行。她算不算文物?又该如何处理?有人建议将其丢掉;有人觉得不祥,想要放火烧尸;也有人称,这是千年奇观,必须予以保留……众人争执不下,只得将情况报送国务院,请求批示。当时周总理其实已经因病住院。但事态紧急,国务院办公人员顾不上周总理的健康状况,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报告递送到他的面前。最终周恩来总理一锤定音:“立即采取办法,将尸身转移到冰窖,消毒、防腐,加以化工处理,速办勿延!”周总理对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工作,先后批示五次。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有了今天,马王堆的世界奇迹。经过研究,人们得知,墓葬的主人,是有着“东方睡美人”之称的辛追夫人。而陪葬的各类文物数以千计,保存完好,几辈子都研究不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不久前,湖南卫视一档名为《马王堆·岁月不朽》的8集纪录片,再次将这个奇迹,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说真的,皮哥追悬疑,追罪案,追古偶,嗑cp,却从未对一部纪录片如此着迷。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被披露,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被展现。考古知识以一种年轻而又新奇的方式进入观众的脑子,我们仿佛穿越2000多年,与老祖宗精准对话。追完5集,皮哥茅塞顿开,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一部纪录片之所以能这么好看,或许因为它真正号准了,当下纪录片所缺失的三个脉搏。01、技术作衬,特效打底,“活”的文物谁能不爱?谈起“考古”和“文物”之类的词,大多数人脑子里只会蹦出两个字:枯燥。而恰好,在影视作品中,“枯燥”也是不少观众,对纪录片的观感。所以,怎么不枯燥,才是一部关于文物纪录片,最应该先解决的问题。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李东珅。只听名字,大家或许不熟。但说起风靡全国的《中国》系列纪录片,说起豆瓣9.7的央视神片《河西走廊》,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都是李东珅的作品。而这部《马王堆·岁月不朽》,他是总导演兼制作人。一个能让历史“活”起来的人,负责《马王堆》纪录片的全面把关,似乎又是历史冥冥之中的一次选择。具体到纪录片里,李东珅确实再次给了观众满满惊喜。考古发现式纪录片,一直有个常规的传统模式,那就是实物资料的展示,外加发掘人物的采访。这样处理的优点是,展现历史真实,直接将当事人经历摆在你面前。遗憾也有,画面长时间停滞在采访上,容易让人疲倦。面对马王堆,李东珅另辟蹊径,打破了这种常规范式。转而以文物与博物馆作为创作主体,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整个博物馆,变成了一个奇幻的世界,纪实、绘画、CG和3D技术,在此刻融为一体。观众在观看时,也逐层体会到了什么是“身临其境”。第一层,是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在讲述马王堆发掘的时候,背景音依然是发掘者的采访资料。而画面,则是特效做出的发掘人。从黑暗到光明,从伸手不见五指到金光点点。我们就像玩探险游戏一样,扮演着这个掘墓的“天命人”,似乎亲手打开了一座沉睡两千年的墓葬。当金光中,石块和泥土接连掉下,体验感达到顶峰。好家伙,看一回《马王堆》,还当了回“摸金校尉 ”,可以说,观感体验拉满。当然,《马王堆》精彩的地方,还不止这一处。开头的棺椁化为亭台楼阁,就让人眼前一亮。讲到墓主被层层衣物包裹的时候,会有星光渐隐,真相逐渐浮现的动画。说到辛追夫人身体特征的时候,古画变活,衣袖随风飘动,栩栩如生。提及墓葬的历史知识,那些熟悉的历史人物,在光影美学中一一隐现,就像记忆中的蒙太奇。最牛的是,《锦绣》篇章中,当素纱单衣特写拉近,通过奇妙的转场,连接现实与动画,变成祖国的大好河山。那种穿越历史的震撼感和厚重感,在此刻仿佛彻底具象化。第二层,是细节与美感的充分放大。我们都知道,看博物馆和展馆,要带讲解。不然只能走马观花。而在《马王堆》中,已经不只是讲解了。它还利用动画和实拍,对文物进行绘画、特效处理和立体呈现。老祖宗的审美,瞬间就颠覆了我们的想象。开头介绍棺椁,基本上都是实拍。但当讲到“椁”的时候,神奇的地方就出现了。“椁”内部,被以三维的方式拆解,每一个方向的作用和意义,也被细致地介绍出来。上面是边厢的场景和作用,下面是指针司南,一目了然。第二层木棺开启后的流云图,以绘画的方式呈现。讲到每一处的细节的时候,动画就以金边打上高光,好像文物在“配合”我们学习认知,非常奇妙。当这些文物,以特写、放大的形式,以CG、立体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那些巧夺天工的细节和无与伦比的美感,不禁让我们惊叹:果然还得是祖宗严选!在这种顶级制作的加持下,整个马王堆的文物,几乎都“活”了过来。他们虽然不能说话,无法触摸,但《马王堆》显然给了我们最好的交互体验。既兼顾了科普,又顾及了感官,还兼具细节与美感,实在让人欲罢不能。02、精神共鸣,诗情画意,是年轻人谁能不懂?如果说,距今2000年前的西汉老祖宗们,跟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类似,你会共鸣吗?先别着急回答,在《马王堆》里,你或许能找到答案。第四集《侯门》中,我们知道,墓葬的主人,是轪侯,是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可这么个王公贵戚的陪葬品,却都是陶制、木质的。陪葬的“金饼”、“银钱”,是泥巴做的。象牙、犀角,是木头雕的。这是下葬的时候,后代糊弄墓主人吗?当然不是。因为轪侯死的时候,刚好是西汉的文景之治,提倡节俭。所以陪葬品一律不用金银贵器。你看,老祖宗也懂节约的美德,也知道可持续发展。但根据墓葬的物件儿,我们基本上可以拼凑出,当时老祖宗们的生活,跟我们现在,差不了多少。生活上,注重个人卫生。干净的水,脏的水,都有固定的器物去装,而且上面的纹饰都不一样。轪侯一家还是正儿八经的吃货。出土的遣册(随墓的账本)上,竟然有超过百道菜肴。虽然那时候,没有当下这么多金属炊具的烹饪方法。但基本上,煎炒烹炸蒸煮熬炖,样样俱全。不仅菜品花样繁多,老祖宗也是什么都吃。家养的猪牛羊鸡,野味鹿雁鹤,也是啥啥都往嘴里塞。天热了,他们也会在自家院子里,搞点小烧烤,喝点小酒,好不惬意。并且,老祖宗除了重视吃,对食物器皿也很讲究。比如吃饭的食盘,喝酒的耳杯,里面都写着“君幸食”、“君幸酒”。意思就是吃好喝好,多么简洁质朴的待客愿景。吃饱喝足,他们也有自己的游戏,比如当下玩法已经失传的“博戏”。这是一种类似于飞行棋的互动游戏。马王堆中,就出土了完整的博具,这个东西,就是用来玩博戏的。这里面,有一个用来投掷的漆木骰,甚至是18面体,很是精致。看起来,比当下玩的骰子,可高端多了。玩的时候,旁边还有人鼓瑟吹箫,予以配乐,简直是神仙享受。也难怪《马王堆》播出后,“2000年前的湖南人就很会生活”就迅速登上热搜。倾听千年时光,品味汉初烟火,也成了《马王堆》带给当下年轻人,穿越时空的浪漫。当然,浪漫不仅仅在一以贯之的生活方式和相似的生活爱好,更在主创的诗情画意里。《马王堆》应该有一个十分顶级的文案团队。配着画面,听着旁白那一句句饱含中国人浪漫的讲述,皮哥甚至为那个时代的中国倾倒。讲到生死,它说:在史书没有记载之处一件件承载着生之欢愉和死之安然的器物以形象的方式,完成了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讲到丝织锦绣,它说:一根根丝线,是交织成梦的经纬也是联通文明的经纬那是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刻之前在不少节目中,都见过对文物诗意浪漫的解说。但在《马王堆》里,这种解说,连同老祖宗们那些神奇、有趣却出奇一致的生活方式一起,完成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交互与演绎。这,真让人久久难以平静和忘怀。03、做科普也做历史,讲文化也讲人生,这纪录片,真牛!实际上,看完《马王堆》就会发现,它跟大多数纪录片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以五十年前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文物为线索,以不同的侧重点,用故事的形式,全方位无死角地呈现,马王堆这一世界奇迹。你看,“惊世”、“辛追”、“古国”、“侯门”、“锦绣”、“黄老”、“归宿”、“不朽”八集篇幅,并非线性叙事,而是有各自的侧重点。“惊世”的主角是“物”,是棺椁。“辛追”的主角是“人”,是打开棺椁后的主角。“古国”的主角,是国。这三集层层递进,引出人和背景,这是交代故事基底。到了“侯门”、“锦绣”,其实是从物质层面切入。呈现衣食住行的生活途径,属于日常生活,凡夫俗事。而“黄老”、“归宿”,则是文化,是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气质的反映。“不朽”回到现代,完成轮回,也体现了传承。这一圈,看似是对马王堆的全方位科普。实际上,也是对附着或映射在文物之上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的追寻。讲述中,有时候壮怀激烈,有时候娓娓道来。如果细细听,那些老祖宗的智慧,也蕴含其中,或许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这,不就是真正优质的纪录片,应该具备的特点和品质吗?一座马王堆,既是半部“长沙史”,也是半部“中国史”。西汉及先前的所有一切,都有了根源,有了缩影,有了参照,有了史证。而这部纪录片,也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祖宗、了解祖国的窗口。光影和历史的魅力,在此处交织。我们也因此有了,与古人和历史对话的机缘。目前纪录片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开播后还拿下了同时段省级卫视非剧类节目收视第一。虽然目前豆瓣还未出分,但网上几乎看不到差评,观众也因为一部国产纪录片的顶级品质,引以为傲。真希望多出一些《马王堆·岁月不朽》这样的纪录片。历史需要,文化需要。作为观众,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自然也需要。©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黑神话》带火了山西文旅?B站9.9分纪录片,带孩子走近山西古建筑和背后守护人

看点这几天刷屏的《黑神话:悟空》,因为对山西地理风貌和文化宝藏的精细还原,也引发了全网对山西文旅的关注。下面这部B站评分高达9.9的纪录片《文物守护人》就通过深入挖掘山西古建筑和背后守护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守护之路。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忻州市博物馆 (ID: gh_aec82ea95f29)文丨忻州市博物馆 编丨Charlotte近日, 由哔哩哔哩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文物守护人》播出, 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通过深入挖掘 文物守护人 的感人故事, 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守护之路。该纪录片于6月16日在B站上线,每周上新一集,共8集,历时两个月,于8月4日完结。这8集分别是:《孤山守石窟》《开个隐藏款》《住在佛光寺》《斜杠古建人》《留住满堂彩》《时间慢些走》《神宫是我家》《领路下一代》该纪录片播出后, 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持续关注,网友对该片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点评,从6月到8月,时间跨度长,内容随各集发展而各有不同,显示出极强的受众粘性。截止到8月9日, B站站内播放量1154万,弹幕9259条,2.3万人追剧,评分9.9分。对比同期完结纪录片热度、播放量高出双倍。纪录片《文物守护人》通过深入挖掘文物守护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守护之路这是一部怎样的纪录片?“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中华大地上,历史留下的痕迹如同璀璨的星辰,散落在三晋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拥有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建筑、古城、古村落、石窟、壁画、造像等,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血脉。2021年,山西遭遇了严重的暴雨灾害,1763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84%为市、县级“低保”和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这次灾害不仅考验了文物的坚固程度,也考验了文物守护者们的决心与毅力。2022年8月,哔哩哔哩公益发起的“为文物守护人撑伞”公益项目,旨在为这些基层地区的文物守护员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日常文物保护工作,让文物的生命得以延续。纪录片《文物守护人》讲诉了人物和他们守护文物的动人故事,从晋北到晋东南再到晋西南,从城市到乡村,从唐木构建筑到宋元石窟,从考古挖掘到古建修复,纪录片《文物守护人》全景式地展现了山西省不同地域、不同文物、不同人面临的文物守护困境。从“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到“全国孤例”金灯寺水陆殿,再到被誉为“世界绘画史上群像构图发展的顶峰代表作”的永乐宫《朝元图》壁画,每一处文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开场,熟悉的乡音传来,仿佛那些守护人就是我们的身边人。纪录片深入挖掘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勇气和奉献精神。纪录片中的守护者们,无论是位于海拔1700米的金灯寺守寺人冯开平,还是大同考古所考古领队侯晓刚,抑或是佛光寺的胡俊英,以及“斜杠古建人”王永先,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充满了对文物的深情和责任。从冯开平的孤独坚守,到侯晓刚对壁画墓的悉心搬迁;从胡俊英带领一群年轻人守护佛光寺,到73岁“斗拱爷爷”王永先将古建筑知识传播到网络……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文物的守护,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平顺金灯寺图源:平顺县人民政府官网在《孤山守石窟》中,高悬在海拔1700米绝壁之上的金灯寺,被称为“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寺中的明代石窟造像吸引着众多不顾艰险前来瞻仰的爱好者,也串联起守寺人老冯迎来送往的日常。今年64岁的老冯是金灯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常驻守寺人。30年来,他经历过路不通、没电没水,也见过文物偷盗者,遇到过观点不合的来客,老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从不逞强争辩。在老冯的关照下,那些石疙瘩好像也“活”了起来,成了他嘴里的“老人家”,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和“老人家”们絮叨:“照顾好自己,看守好游客。”“自在观音”塑像黄翼 摄 图源:人民网《留住满堂彩》中,两位文保人田命槐与王进,分别守望着平遥双林寺的彩塑之魂和隰县千佛庵的悬塑绝唱,面对2021年的那场暴雨,他们以坚定的意志和独特的方法,对抗自然侵蚀,努力延续文物的生命。千佛庵悬塑图源:隰县融媒 亚明 摄永乐宫的搬迁工程,被誉为“世界文物史上人工搬迁的第一工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奇迹》预告片中,出生于永乐宫迁建之时的冯建国作为永乐宫的“二代”守护人,接过了父亲手中文物保护的“接力棒”,继续守护这座蕴含丰富壁画与道教文化的古建筑。代代相传的文保人让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今天仍能焕发新的生机。永乐宫三清殿壁画 西王母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供图此外,《文物守护人》不仅聚焦于基层文保员和义务守护人,还将“守护人”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涵盖了专家学者、自媒体人、古建爱好者、新生力量等,构建起每个人都可以是文物守护人的深层主题。《文物守护人》:以致敬的名义,呼唤更广义的文物保护者什么是文物守护者?从广义的角度说,他们是在历史长河中与文物接触最直接、最长久的人。他们可以是看门人、是守庙人、是古建人、是考古人,或是志愿者、自媒体人,甚至猫和狗等动物。在《文物守护人》总导演马婉婷看来,他们是最适合讲述文物故事的主人公:“希望通过纪录片可以真实地展现文物之美和保护它们的紧迫性。”01讲述人与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故事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拥有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从古建筑到石窟壁画,每一处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物守护人》纪录片聚焦于山西从北到南的8组不可移动文物,讲述文物守护人与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故事。2021年,山西遭遇严重暴雨灾害,1763处文物受损,84%为市、县级“低保”和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这考验着文物的坚固程度,同时也是对人的考验,凸显着文物守护者们的重要职责和坚定信念。“考古就像开盲盒,谁也不知道会开出一个什么隐藏款。”考古队长侯晓刚的工作是搬迁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将古建筑古墓葬壁画进行保护性搬迁。与大众印象中考古工作人员拿着刷子蹲在地上的工作状态不同,对侯晓刚来说,他必须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处理各种关系。比如,他要为考古队争取适合的季节进行发掘、说服对方提供资金支持搬迁,偶尔还要处理突然出现的村民来“认祖归宗”。“下雨的时候,全身的毛发都竖了起来。”山西省隰县千佛庵的王进性格开朗,但每年到雨季的时候就开始发愁,担心大雨对文物造成损坏。千佛庵又被称为“小西天”,以寺内大雄宝殿有佛千尊而闻名,殿内满堂彩塑,各有妙相。距离此地数百里之外的平遥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也以彩塑而闻名于世,每年都有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这里学习创作。这两处不可移动文物内的悬塑艺术,都是中华文明的独特印记。从“全国孤例”金灯寺水陆殿,再到被誉为“世界绘画史上群像构图发展顶峰代表作”的永乐宫《朝元图》壁画,每一处文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背后,是一群可爱的文物守护人,以及他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勇气和奉献精神。例如,金灯寺文保员冯开平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30年,守护着这座半悬于绝壁之上的寺庙;在暴雨灾害中,悬塑艺术的守护者们紧急抢险,用塑料布覆盖屋顶,确保文物安全渡过难关。02守护文物的,何必一定是“人”文物保护为什么重要?用马婉婷的话来说:“一块砖一片瓦,都有保护的意义,都有可能对历史的解读增添新的信息。”正因为如此,以文图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更需要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激发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关注与热情。而《文物守护人》将“守护人”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涵盖了考古专家、古建专家、自媒体人、文物爱好者、新生力量等,构建起每个人都可以是文物守护人的深层主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中山装、黑框眼镜和温暖微笑的面貌在B站上传播古建筑知识而受到网友喜爱的斗拱爷爷王永先,也称得上是文物守护人。这次,他走进纪录片中,带领观众体验古建筑直观的美和浪漫气息,领略隐藏在古建筑细节中的千变万化的魅力,让大家“被震撼、被征服”。更有意思的是,守护文物的,何必一定是“人”。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佛光寺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了一群兢兢业业工作的文物保护人之外,还有一只名为郭汤圆的“社牛”猫尤为引人注目。郭汤圆不怕生人,它经常挂着有自己名字的吊牌在山门附近散步、爬树、草坪上打滚,成了佛光寺的门面;入夜后,郭汤圆甚至经常陪着工作人员巡夜。还有一只名为二亮的喜欢撒娇的狗,成为游客合照的热门对象。猫和狗,为人与古建筑的小世界里平添了几分乐趣,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何尝不是为文物保护贡献了一分力量。业内人士指出,文物勾连起过去与现在,而文物保护人帮助文物抵御自然与岁月的侵蚀,将厚重的历史留存给未来。《文物守护人》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让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文物守护人在平凡日常中的默默坚守,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共同守护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关注外滩教育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