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大决战》,历史考究到底有多细?看影片吃戏场面就明白

同样是史诗级的战争电影三部曲,最近很多人喜欢将《志愿军》和30多年前那部经典的《大决战》进行对比。但当我们真正将这两个电影进行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和每一帧都是经典的《大决战》比起来,《志愿军》系列还是稍显稚嫩,只能说是及格线左右的商业电影。好不夸张的说,哪怕过了30年之后,《大决战》依旧是国产电影的天花板,没有之一。甚至于将其说成国产战争电影殿堂级的孤本一点都不为过,而《大决战》之所以这么经典,还贵在于他“细节”的真实。那么它究竟有多真呢?本期,我们可以从《大决战》道具之一的——伙食,就能可见其细节态度之诚意…… 《大决战》中的吃戏(剧照)我军伙食:朴素中的真实《大决战》三部曲中,我军上到主席下到战士们的饮食,在电影中都得到了体现。《大决战·辽沈战役》中的吃戏场面其实还是挺多的。比如在围攻锦州阶段,东野总部林罗刘三位首长的伙食就很真实。 东野负责指挥辽沈战役的林罗刘三人(剧照)当时伙房给这三位准备的伙食是“一碟炒菜(貌似是白菜)、一碟豆腐、一个炒土豆,一盆汤和大米饭”这个很多人第一眼看了会觉得,不就就是正常的工作餐么,简单朴素之中也反映了东野几位首长艰苦的生活作风。但这只是外行看的其一,真正内行看的是它的真实。 林罗刘三人之伙食(剧照)首先,101是湖北黄冈人、罗帅是湖南衡阳人,而刘亚楼参谋长则是闽西出身,两湖+闽西可是位于南方地区,上面这些菜其实也是为了照顾南方出身的他们。要知道当时东野可是在东北地区,在当时五常大米还没普及的时候,东北人的午餐可是包子大馒头,配菜是有,但多数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这种硬菜,菜虽硬,但并非适合南方出身的101他们。 101的伙食比较清淡,要先喝汤(剧照)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罗帅在吃饭之前,还找了警卫员去让他了找了点辣子过来下饭。这可不是随性而为,而是作为罗帅作为湖南人自然也是无辣不欢。不过这三人里面,也就他和刘亚楼吃了辣子,101虽然也是很能吃辣的湖北人,但他在抗战期间重伤导致身体虚弱,故而并没跟年轻一样吃辣。 罗帅也是无辣不欢(剧照)而说到101,他的吃戏也是很经典,同样是吃黄豆的这个细节,老版简直可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在这里我们以新版《大决战》和老版进行对比,老版的大决战马绍信老师饰演的101吃黄豆是在思考,或者做出选择的时候的下意思动作,就像雨田君在深思的时候喜欢转笔一样,都是辅助做出判断,这个“黄豆”跟像是辅助道具,反而映衬出了101喜欢思考,为人心思沉稳和谨慎的一面。 老版101吃黄豆(剧照)而新版于和伟老师扮演的101,则是单纯喜欢吃炒黄豆,不知道是不是来剧组之前没吃过,反正他在剧中吃黄豆的速度很快,那是一粒接着一粒生怕被抢。因此很多网友也调侃:“如果给他配上两瓶啤酒他能喝一宿。” 于和伟老师吃黄豆(剧照)《大决战·辽沈战役》中除了林罗刘的伙食之外,也是重点描述了在西柏坡负责指挥全局的主席的伙食的细节。比如,在李公来找主席汇报工作,一起进餐的片段中,桌上的菜肴有“红烧肉、辣椒炒辣椒、碎椒煎蛋和麻婆豆腐(辣椒炒霉豆腐?)”这个是很典型湖南菜做法,而众所周知,主席本身就是湖南人,而且他还很喜欢吃辣。 《大决战》里面主席的日常饮食(剧照)根据主席身边的秘书叶子龙老先生(《大决战》的7大顾问之一)在回忆中也提到过主席的饮食习惯:“辣椒和红烧肉是最爱……”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就说主席对于辣椒有多喜欢呢?有一次,贺夫人看到家里有一碗油辣椒已经快掉了,便让人将其扔掉,可这件事被主席知道后发了脾气,连洗脸盆都扔在地上,可见其对辣椒确实很钟爱,而且不仅爱吃,主席甚至还在瑞金和延安时期都在自己的院内种辣椒。 主席招待人也是喜欢吃湘菜而主席本人也说过“湖南人喜欢吃辣椒,我是湖南人……吃辣椒,革命性强!”这个细节就很符合主席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个细节是非常的隐蔽,同时却又是水到徐成。 主席和辣椒当然,在《大决战》中除了展现我军指挥员们的伙食之外,同样还有一线基层指战员的伙食。比如,在《辽沈战役》中负责担任配水池攻坚的三纵某营在总攻时期的伙食,就是每人两大碗的——猪肉炖粉条。这个硬菜当时哪怕是我军一线指挥员都没有的标配,我军基层部队平时的伙食肯定是没有这么豪横的,但此次但却足量优先供给给配水池的攻坚营,这个特例也足以证明此次攻坚确实很艰难。事实上该营在攻打配水池的过程中除了部分伤员之外,几乎全员牺牲。 《辽沈战役》中某部的猪肉炖粉条(剧照)同样,在《淮海战役》中也有华野指战员伙食在里面。在电影中,在围攻杜聿明集团最后阶段,负责包围的华野将士的伙食就是肉包子。而我军战史上,战士们在陈官庄的伙食确实也是肉包子。当初我军前线宣传部门甚至靠着“包子攻势”直接瓦解杜聿明的两个师,让其放下武器投降。可以说,《大决战》中我军的伙食无论是指挥员还是基层部队,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 杜聿明部俘虏再吃包子(剧照)国军伙食:失败根源和我军比起来,国军的伙食也是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先说《辽沈战役》中,老蒋一开始和蒋夫人的早餐,就很有“蒋家”特色。众所周知,老蒋是一个很喜欢国粹之人,很多时候他的穿着除了军装,更多是马褂和中式服装,他也很喜欢中式餐饮。但他的夫人却不同,出身海南宋家,长期作为长三角名媛话事人还喝过洋墨水的蒋夫人,却是一个追求自由和新文化的女性,这个追求还引领了30年代初国统区的新生活运动,因此蒋夫人的早餐是以西餐为主。 蒋夫人和新生活运动而老蒋作为一个宠妻达人,自然也就妇唱夫随,老蒋本人也在有蒋夫人在场的时候吃西式早餐,这也就看到了电影中满桌的刀叉、牛奶、土司片等西式餐点…… 老蒋和其夫人吃西餐,看得出老蒋很不喜欢(剧照)不过,当老蒋正式以校长的身份跟自己的黄埔爱将们一起参加宴席的时候,他还是喜欢中式的酒席风格,大圆桌配上精致的中式珍馐,确实是喜欢传统的老蒋风格。电影中他在去沈阳督战的时候,招待东北剿总高官确实是这样的风格,这个细节还原的很到位。 国军将领的中餐(剧照)电影中除了老蒋夫妇之外,其他人国军将领的吃戏名场面也是不少。比如《辽沈战役》中的廖耀湘,都知道廖耀湘在30年代留过洋,还是世界三大军校之一的法国圣西尔军校的高材生,在法国他还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因此廖耀湘身上有很浓郁的法国“血统”。而法国的红酒又很有名,在电影中的廖耀湘自然也是识货的主,哪怕是在辽西突围的关键时刻,吃个晚饭也是“红酒”不离左右,这个细节也很符合廖耀湘“留学生”的人设。 留过洋的廖耀湘,注意看他后面的红酒和桌子上咖啡(剧照)再比如《平津战役》中,傅作义在从南京回到家之后,看到自己女儿傅冬菊在厨房忙活的正是山西的名吃“莜面卷”。 山西晋北名吃筱面卷(剧照)按理来说傅作义是运城人属于晋南,莜面卷则是晋北的特产,可人家号称“绥远王”长期驻扎在绥远和晋北,自然也是熟知这个美食,这个食物出现在这里,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傅作义在绥远期间养成的习惯,人家是真的喜欢吃这个面食。 傅作义和傅冬菊(剧照)而基层国军士兵吃饭的镜头也在《淮海战役》篇章中有展现。基本上就是旧式军队吃饭的场景,军官们坐一桌,底层的战士们坐一桌,一人几个菜,旁边也有勤务兵在旁边奔走倒酒,这倒是很符合国军这种旧军队的吃饭传统,军官和士兵是分开,一眼看去就有疏离感,这也难怪他们屡战屡败…… 国军基层将士伙食(剧照)整体而言,《大决战》之所以被称为战争电影之天花板,除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之外,贴近史实和近乎严苛的细节刻画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这种匠心的态度是当前浮躁的电影市场需要去沉淀的方向。10年磨一剑,和10年10部烂片,观众们是可以等得起…… 声明:虚构演绎,仅供娱乐

得民心 定乾坤 全景展现“三大战役”的波澜壮阔 |《大决战》 19:30登陆陕西卫视

由高希希执导,唐国强、王劲松、于和伟、刘涛、苏青等主演的革命历史剧《大决战》,9月6日起每天19:30在陕西卫视长安黄金剧场播出,本剧以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历史全貌,深刻表达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宏大主题,是一部忠于史实的鸿篇巨制。三大战役是哪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 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949 年 1 月 3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是第一场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 1948 年 9 月 12 日发起,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中国革命的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淮海战役时间是 1948 年 11 月 6 日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是第二场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也为解放军后续的渡江作战打好了基础。平津战役在 1948 年 11 月 29 日发起,1949年1 月 31 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剧版《大决战》 亮点有很多电视剧《大决战》在聚焦战争的同时,对政治、社会、文化等层面在广度上进行了多维拓展,为长达四年的战争提供了更为深厚的背景挖掘。本剧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上到领袖、将领,下到士兵、百姓,都有细节表达。并塑造了王翠云、乔三本、丁大胜等一批生动感人的小人物形象,让观众明白,历史的谱写除了有大人物的引领,也有千万个小人物在苦难中坚守,敢于自我牺牲,才能共同促成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视觉效果上,《大决战》有323场武戏,还有攻城、轰炸、水战等85场大场面,逼真惊艳、震撼人心。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对雨景、雪景和大量的战争场景进行了丰富多样地呈现,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电视剧大决战通过生动的情节诠释了这一结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际,观看这样一部历史剧,更具精神洗礼的意义。本剧自9月6日起每天19:30在陕西卫视播出,敬请关注!来源 | 影视剧部编辑 | 黄天姣校审|呼胤终审 | 丰子恒

拍《大决战》时,有人主张不拍林彪,杨尚昆:那东北的仗谁打的?

199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大决战》三部曲是中国电影首次成功制作的全景式的战争巨著,至今仍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影片公映后,得到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欢迎,在海外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邓小平曾满意地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大决战》海报那么《大决战》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帝哥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1985年12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首次提出了希望把三大战役拍成电影的想法,他说:“现在有些同志感到,拍军事历史题材的电影,花钱多,上座率不高,费力不讨好。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让青年人通过电影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军队的历史。我看在这方面多花点钱是十分值得的。”1986年1月,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把拍摄三大战役的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就这样正式启动了。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认为,剧本的写作直接关系到影片的质量,他立下了“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此专门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主创人员为了写好剧本,不仅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杨尚昆在《大决战》的剧本创作期间,杨尚昆和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多次召集主创人员进行研究讨论,他曾风趣地对大家说:“影片要精益求精,质量要达到90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拜托,拜托,再拜托!”后来八一厂厂长萧穆感叹说:“杨尚昆是《大决战》真正的制片人!”主创人员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林彪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他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但当时林彪还是一个敏感人物,有人担心片子里出现他会有麻烦,主张直接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非要写林彪,就把他写成一个反面人物。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作出指示:“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杨尚昆作为当年的战友,杨尚昆对林彪的感情可谓是一言难尽,他坚持要拍林彪,充分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他的这番话也为林彪“解了禁”,此后编剧们都敢放手地去写林彪了。剧本定稿以后,《大决战》进入了紧张的筹拍阶段,演员的选择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电影里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8位,其中主要角色就达50人之多,要选出这么多合适的演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终剧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海选”演员,总导演李俊还专门提出了要求:“选知名人物的演员时要形神兼备,选一般演员时要注意朴实。选我方人员时一定要有农民的土香味。”《大决战》在全国选演员的消息一出,一大批特型演员便纷至沓来, 他们都希望在这部史无前例的战争巨片中一展头角。剧组经过一番紧张的选拔,几位关键人物都有了着落,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地落到了古月和卢奇的名下,而林彪则由名不见经传的马绍信出演。马绍信是鸡西市话剧团的一名演员,他进入《大决战》剧组时,本来想饰演一个革命领袖的正面角色,但当他得知剧组确定他演林彪时,有些郁闷,不过他很快就想开了,因为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表现林彪这个人物,有演头!马绍信为了塑造好林彪这个角色,马绍信经过反复琢磨,终于确定了林彪的表演基调: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自信心和指挥欲很强,在特定的时刻表现为不顺从。就这样,马绍信的表演逐渐进入了状态。在《辽沈战役》中,林彪出场的那个“亮相”镜头,就被马绍信诠释得很有味道。镜头首先对着林彪的背影,他正在看地图,然后慢慢拍摄他的转身,但林彪转过身后,观众看到的却是一个死板阴郁的脸部表情。这确实是妙极了,既把林彪推向了历史的一定地位,同时也勾勒出了他阴沉的内心世界。在表现林彪吃黄豆时,马绍信也设计了很多动作,有时是预先放在桌子上拿起来吃,有时是不动声色地从口袋里掏出来吃。比如在表现塔山阻击战要不要动预备部队时,林彪先是表示同意,然后拿起黄豆准备吃,但等到罗荣桓准备打电话时,他一思索又撒回豆子,按住了电话,表示不同意动。这些情节的设计,也让林彪显得更富有生活气息。马绍信饰演的林彪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幕当属在塔山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当蒋介石询问攻击塔山的兵力、海空支援还有海军舰炮的射程和炮弹数量后,下定决心:“把炮弹全部打出去!”而马绍信饰演的林彪则回应道:“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将林彪的指挥若定和坚决全部表现出来了。《大决战》拍完后,杨尚昆在接见剧组的主要演员时,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有人指着站在后排的马绍信说:“在那儿呢!”杨尚昆马上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他的眼里充满了复杂的感情,那份深情、那份无奈、那份理解溢于言表。影片中另一位十分出彩的演员自然是出演毛泽东的古月了,此前古月已经在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地扮演了毛泽东的形象,这次拍《大决战》,他自然是轻车熟路。古月1990年初夏,古月正跟着《大决战》剧组在西柏坡进行拍摄,正好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也在西柏坡故地重游,于是她来到了剧组,见到了古月。古月问李讷:“我演的戏你看过没有?”李讷说看过,还说出了好多片名,说着说着,她就不自觉地拉住了古月的手,然后陷入了回忆之中:“你的手和父亲的感觉一模一样,小时候,我用小手牵着父亲的一根手指头,后来长大了点,就能握住他的两个手指头了,父亲就这样带着我走啊走,一直走到了北京城……”临别时,李讷情不自禁地扑在古月身上痛哭,古月也很感动,他拍着李讷的背反复说:“我理解,我理解……”1991年春节前夕,杨白冰专门来到八一厂看望《大决战》的主创人员,他看到古月以后,马上走过来说:“我要给毛主席敬个礼!”古月连忙说:“我这个假主席不敢当,不敢当。”大家都会心地笑了。古月《大决战》从1986年开始酝酿,到1991年完成,历时5年,耗资达1亿元,片中共约13万官兵参加了拍摄,加上参演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动员人力达330余万人次……可以这么说,《大决战》的成功,离不开举国上下的全力支持。1991年,《大决战》三部曲先后上映,这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一份大礼。《大决战》的问世,使我国的电影创作生产,跨入了世界军事题材巨片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