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城》:金融激战之下,探索“我”去向何方的时代命题 | Talk专访

作者 / 妮 寇编辑 / 朱 婷运营 / 小饼干“我打算回去把第一集再看一遍。”这是kk和《城中之城》编剧卞智弘聊至尾声时,发自内心的想法。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突发事件作为开篇,其实编剧们早已埋下了后来的许多伏笔。戴行长对彼时还是副行长的赵辉嘱咐的话,几乎预言了赵辉未来会遇到的种种难题。原本kk以为,带着媒体视角去看剧,已经对内容创作多了一些思考,实际上,真正优质的幕后创作者往往要做的更多。即便大众反馈已经很不错了,他们还在反思:这里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即使他们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中走访、调研,金融题材剧《城中之城》比起“职场剧”,更想让观众看到一部“人性剧”——把其中的人物关系、人物困境,从金融体系里抽离出来,都还能成立,还能让观众共鸣。要找到这样一种普世的冲突而非捏造出来的戏剧冲突,就要让人物去与现实里的真问题艰难博弈。而这样的冲突第一集就出现了,“如果做一件事结果是好的,但过程不合规,做还是不做?”这是《城中之城》剧集的起点,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叩问,在以于和伟饰演的赵辉为代表的中年一代银行人,和以白宇帆饰演的陶无忌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银行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答卷。随着剧情的进展,两条人物线更为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也极大程度地调动起了观众的观看热情。截至发稿前,《城中之城》在爱奇艺平台的热度一路走高,目前已经突破了9500。最新的剧情里,赵辉进一步“灰化”,一句“我不杀伯仁 伯仁因我而死”道尽悔恨与无奈,审计人员,同时也是他的多年老友苗彻也开始了对他的调查。剧中那些“灰度”的人物,都得到了观众的偏爱。比如曾给赵辉使绊子,感情生活风流的苏见仁,就被观众戏称为“男孔雀”“纯爱战神”。这些观众提炼出的标签,卞智弘都有看到。但作为编剧,他们并不会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这样可能会窄化人物和故事的词语。三位编剧在私下创作时,从未使用过“人设”这个词。“我一直觉得这个词对文艺创作来说,有点粗鄙。既然要用人物,就要把每一个人当成有血有肉的人。”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写作剧本的三年里,三位编剧他们时而是被女儿的病和银行的人事安排压垮、怀疑起自己过往几十年坚持的赵辉;时而是不敢告诉身边最亲近的人自己的恐惧,因为知道会被他质疑和教育的田晓慧。编剧和剧中的这些人物一起痛苦、迷茫、矛盾。与卞智弘交流结束后,kk再次回头看了第一集,这才深刻地感受到此前的草蛇灰线,是如何在后来掀起风浪的。kk也不禁再次感慨:现实主义作品,是真的要用到这样大的力气去创作,才能无限逼近现实。一、描摹“灰化”赵辉的“灰化”,从《城中之城》原著开始,就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故事需要借由赵辉这样一个曾经的理想主义者的挣扎,展现一个庞大系统的压迫和现实里的重重压力。主创团队在改编时,首先是尊重原著里的核心。“我们对原著向来是吃干抹净的,至剧本完稿了,还会再看看原著,看哪句好台词可以拿过来用。”卞智弘说。多方挤压之下,曾经有所坚持,后来陷入迷茫的赵辉身上出现了一种“悲壮的委屈”。要让观众也感受到这样的特质,编剧需要特别细致地去写每一根压垮他的稻草,要一根一根压上去。稻草很早就出现了。第二集里苏见仁总结戴行的一生,“一个老婆一个傻儿子,一个四房一厅,这一生有什么劲?”而赵辉是最像戴行的人。卞智弘对kk说,他后来给生病的女儿盖好被子的时候,也会想起这句话来,“以后别人会怎么说他?老婆早死,一个瞎眼女儿,一个三室一厅。”赵辉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被反复拉扯。剧中人反复提及的“白衬衫”这个意象,同样是原著里就贯穿始终的细节。欧阳老师嘱咐他,要守好自己的白衬衫,但苏见仁又会告诉他,白衬衫不可能不落一点灰的。“他一直在面临两难的处境,他是这样一点点“灰化”的。”写作过程中,三个编剧会一起去面对、讨论、向前推进。“可能会一个人先写一部分,但最后肯定是要另外两个人再来重新写一遍的。”也许这不像一个人负责一个特定部分来得高效,看起来是有一定的“重复工作”,但卞智弘认为这个过程里的碰撞、不断地讨论,是必要的。“好的家具一定是费了很多好料做出来的,一块很大的木头可能就是为了削出一个好看的、小小的拐角。”在把文本转化为影视剧的过程里,主创团队在保留原著核心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大的结构调整。比如放大了陶无忌这个角色,同时又为了圆满这个角色的故事线,补充了对田晓慧的人物设计。而在叔圈的博弈中,作为谢致远妻子、同样也是金融出身的沈婧一样也在牌桌上,在后期搅动风云。如果说最初仰望着赵辉的陶无忌,和赵辉是镜像关系,那么田晓慧和陶无忌也是。同样是出身于不富裕的、发生过“经济危机”的家庭,田晓慧其实是陶无忌的另一种可能性。通过这样几组对照组的设置,观众能对他们艰难的处境有更深地感触,才更凸显陶无忌他们坚持自己选择的可贵。随着剧情的进展,田晓慧和陶无忌最终走到了分手这一步。不少《城中之城》的观众会在弹幕上吐槽田晓慧,认为她三观不正,一路以来的顺遂基本都是在利用表姐沈婧提供的信息。但卞智弘有时候也会想,会不会是有的人还没有机会经历诱惑?“如果有这样一个关系,这样一个机会放在你眼前,你用还是不用?如果他们真的能坚守下来,那真的很好。”田晓慧与沈婧之间,也并不是简单的互相利用的关系。田晓慧之所以在被她骗过一次后还选择相信她,是因为了解到了她的奋斗故事。剧中,沈婧曾有一次提到,“我当年在新加坡工作时还不如你呢”。剧里没提到的是,沈婧后来发现,整个金融圈对女性是存在壁垒的。她才会在婚后谨慎考虑,选择退到谢致远身后来帮他做一些事情。而对田晓慧这个从小就有进金融行业梦想的女孩来说,沈婧的经历与目前的经济实力,对她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是田晓慧愿意与沈婧持续合作的内在动因。在这个以赵辉的“灰化”为主线的故事里,就这样串联起了不少像田晓慧、沈婧这样的灰度人物。只有把这样的人物立住,故事才不会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叙事里,人性复杂的光谱和世事难两全的永恒难题,才能真的打动观众。而要立住一个人物,编剧、导演、演员都需要目标一致、共同发力才行。卞智弘在追剧过程时也时时感慨:这部剧的演员真的太好了。这些文字里隐藏着的“灰度”,都让他们演活了。在剧集播出过程中,赵辉有了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出圈内容:喝完酒以后倒在沙发前的“赵辉躺”。卞智弘也看到一位观众评论,这个人身上有一种“木讷的性感”。他感到惊喜:这与他们先前总结的“悲壮的委屈”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年人心里掀起的风浪,不会再是惊涛骇浪,但那种暗涌浮现上来,就是悲壮的委屈。造成赵辉‘委屈’的事情也很多层级,大家的感受也许各不相同,但从观众的反应能看,大家更多的是对这个肩上担子很重的中年男人的疼爱,是于和伟各方面细节处理得好,才会让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卞智弘对kk分析道。苗彻是卞智弘特别喜欢的一个角色,他身上代表的是一种理想,一种对现实的希望。“他是从华尔街回来,见识过资本主义的终极会是什么,才选择回到国内的银行做审计的人。而王骁也有在海外求学的经历,把苗彻身上的感觉把握得很准。”二、“你必须打通这些”一旦一部剧离自己生活的年代太近,观众都会忍不住拿放大镜去审视其中的细节。自己经历过的,就可以判定为“真实”,没经历过的,就属于“虚假”。卞智弘也看到了一些这样的评价。但在他看来,“强调自己是‘现实主义’的剧,就是要面对这些声音,作为编剧,也只能加强剧集里的专业性。”《城中之城》是卞智弘做编剧这么多年以来,几乎是最难的一部作品,因为“它需要太强的专业性”了。这些专业的内容首先要在编剧阶段被消化掉,再找到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观众理解,同时戏剧内容还要贴合现实逻辑。编剧进组的时间是开拍前的两年,而导演和制片人早从2019年就在筹备。当编剧需要做功课时,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很多采访对象,行长、审计、信托、证券……金融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人都有。采访之外,编剧还需要多看相关书籍、视频,在炒股吧里潜水,看股民们的反应。剧组还有金融顾问,方便主创人员去请教。这些是必要功课,但这并不代表《城中之城》仅仅是为了完成商战剧,或者金融题材剧的类型标签去做的功课。卞智弘曾经梳理了国内外的商战剧,发现即使加上“金融题材”这个类别的影视,即便在好莱坞这个各种成熟类型片兼具的地方,这些年为观众熟知的金融题材电影,大概也就《大空头》和《华尔街之狼》了。“这一类型片的戏剧手段,天然是不够吸引人的。”卞智弘试图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家在现实里赚到100万会很爽,但看剧里面的人赚到100万是没什么感觉的。”《城中之城》的解法,是和其他剧作类型结合,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去创作。主创团队力图达到的目标是,即使是完全不了解金融的观众,依然能从主角的故事中共鸣到他们在职场中的价值观选择。一方面是把职场戏份落实,让有职场经验的人能从中共鸣到他在职场中的价值观选择;另一方面则是把人物关系做实,就算把整部剧的金融背景抹去,依然能被他们的关系所打动。“像苗彻和赵辉这样的关系,也一定不是金融的问题。”卞智弘举例说,“他们的关系,是职责和友情之间的矛盾,我是查你还是不查你,我该怎么提醒你又不违背我的友谊。我选择这条路是因为友情,是想要为你保驾护航,但如果我由着你再这么走下去,不光是毁灭你也会毁灭我,我的一生也会没有价值。这样的感情,战争片、警匪片里都会有。”“你必须打通这些,你必须去掉行业壁垒,最后终究看到的是人心。”卞智弘总结道。主创想要努力抵达的,是本质的关系和本质的人物命运。正如他们从不聊“人设”一样,职场戏和感情戏要如何平衡、配比的问题,在他们的创作里也不需要考虑。一切都是人物命运里的选择,每个人的感情戏在其人生的占比都会有变化。虽然吴小飞喜欢田晓慧,但对他而言有更重要的事物,因此感情相对淡薄。但对苏见仁这样出身富裕,没有太大事业野心的人来说,感情就在他的命运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部剧里,出现了不少中年人的感情线,多数都是较为克制、理性的,几乎不会为了所爱之人放弃自己的自主性。如果前进的方向恰好一致,就会是谢致远和沈婧这样相知相伴的关系,而苗彻和他的妻子马丽,就多少带着些惆怅的意味。剧里被网友们“嗑疯了”的一段,是马丽准备回美国了,苗彻想要抱她,为了显得不那么刻意先抱住了女儿。明明还在相互关心,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再相伴了。卞智弘感叹道:“中年人的爱情大多数是这样,除了苏见仁那种发癫的(笑)。”三、洪流之下,“我”向何方当主创团队把陶无忌的故事放大,并将以他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设定为与以赵辉为代表的中年一代的对照组时,就在这两代人之间寄托了一个时代命题,暗藏着一条时代变迁的线索。这两代人的交替之间,有着金融行业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变化。赵辉这一代人是经历过金融行业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的。而到陶无忌这一代人登上历史舞台时,他们要解决的时代命题,就成了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为实体经纪服务。金融行业的变化,是这个故事的第一层。在2018年以前,银行业重视大发展、大创新,2018年之后则是加强监管,与房地产“去捆绑”,支持高新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再往下到第二层,不仅仅是金融行业,整个社会层面都在发生变化。一个狂飙猛进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进入了深水区。但是这个时代的答案是什么?卞智弘坦言,这个剧也是他的迷茫、叩问和追寻。在卞智弘看来,开篇戴行长的死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他的理念还是‘九正一邪’,是‘现在许多被认为是正确的事,也曾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到赵辉这里的时候,他知道监管已经开始,但还是会延续过去的思路,觉得一些事儿这么办也可以,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一些际遇变化,而陶无忌则继承了他身上正气的这些部分。”自2018年以后,以近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社会变迁为背景的剧集在增多,且不少剧都能获得高热度、高口碑,比如《大江大河》《人世间》《南来北往》。他们微观的人生,爱情、职业、生活,家庭……无一不受到社会宏观变迁的影响。不久前的爱奇艺世界大会,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以“不要留我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的风沙”为题发表演讲。王晓晖认为,过去几年,内容消费者的心态发生重大变化,回归现实、关注自身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趋势,影视行业进入了“向下共情、向上创作”的时代,专业的内容创作者要重新把批判现实主义放在主流创作领域中来,向上捅开创作的天花板。而像这样以时代变迁为暗线,串起人物故事的剧集,在这样一个新旧时代的交界,或许就是“向下共情,向上创作”的一种创作思路。这样的剧集内容带有对过往的回眸与总结,再借由主角的因缘际会,表达着创作者对未来的期盼,更能激起观众的共鸣。卞智弘也观察到了观众价值观的一些变化,这从对《城中之城》里一些人物的感受也能看出来。在他看来,像田晓慧这样的人物,如果出现在十年前的电视剧里,大家也许会更代入她。这会是一个奋斗者的形象,她是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和沈婧合作,去做一些看起来有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但目标依然是自我实现。只是到今天会有观众问:为什么沈婧骗了你,你还要去和她合作呢?卞智弘认为“向下共情,向上创作”,还是那句大实话,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如果要落到具体实践上或许就是,现实主义可以借用类型化的创作方法,但如果只是类型化的创作方法,就是脱离了创作规律。他希望剧中人物的这些两难抉择,也能够让看完的人去思考这样一件事:身处其中,时代在变化,该怎么办?时代往何处去,我又该往何处去?而所有的思考、行动,前进的步伐,终会带来新的时代洪流。

《城中之城》:唆使胡悦性贿赂,派杀手,算计赵辉,他是万恶之源

赵辉的反击,确实厉害。从开始动手时,他就没打算给苏见仁和李森留后路。故意做局,卖一个破绽出来,然后一击致命,完成绝地反击。高手过招,招招致命。那么到目前为止,赵辉算是彻底黑化了吗?应该算是了。从决定和谢致远合作开始,他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女儿看病也好、仕途不顺也好,都只是赵辉强大野心之下,那一片遮羞布而已。另外,他与周琳的感情,也正式升温。不过今天咱们重点要聊的,则是拖赵辉下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吴显龙。他的一生,堪称荒唐至极。第一、凄苦的出身吴显龙是一个孤儿,最起码他年轻时,是这么认为的。自打他记事起,就无父无母,只有一个他叫做“孃孃”的女人陪着他。父亲跑去了香港,算是抛弃了这个儿子。可后来吴显龙才知道,他一直叫做“孃孃”的女人,正是他的母亲。事实上,吴显龙的父亲,抛弃了他们母子。至于他母亲的身份,则是父亲的一个“小妾”。看似荒唐的出身,也实实在在映照了吴显龙荒唐的一生。早年时,吴显龙只是一个小包工头,加之赵辉一贯讲原则,于是他与赵辉之间的关系,是较为纯粹的大哥和阿弟。颇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第二、吴显龙和胡悦的交往吴显龙和胡悦,两人身上都纹了一只棕色的小猪。当初是胡悦提议,这个看似“中二”的建议,吴显龙却不假思索的同意了。但是在纹身时,吴显龙倒是觉得还好,可胡悦却痛得哇哇大叫,一度差点被纹身师给一脚踢出去。吴显龙和胡悦,是在一家夜店认识的。当初,在孤儿院长大的胡悦,曾一度是问题少女。化着浓妆,昼伏夜出,在夜店赚学费,也算是讨生活。为了应酬的吴显龙,在夜店之中也依然端坐如常,并不对身边的女孩子动手动脚,而胡悦因此对其好感大增。一来二去,两个年龄相差极大的男女,竟然成了忘年之交。当初也正是在吴显龙的授意下,胡悦以性贿赂的方式,让青浦支行的张行长,成为了其裙下不贰之臣。待人接物、谈吐见识远超同龄人的胡悦,成为了吴显龙的军师。第三、拖赵辉下水对于赵辉,吴显龙是早有打算的。当初找谢致远做过桥,赵辉碍于情面,为两人牵线介绍。三人落座后,吴显龙的袖子,撸了上去露出了手臂上的伤疤,那是在提醒赵辉,要时时记得当初的救命之情。果然,在赵辉向谢致远说了吴显龙,就是当初救自己的大哥,并为此留下了伤疤之后,他就把袖子放了下来。目的,已经达成。吴显龙当初为了让赵辉放心,就说自己明白谢致远是什么人,表示自己事后会远离他。但是吴显龙,从一开始,就吃定了赵辉。为了让赵辉死死的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之上,他对想找赵辉麻烦的苏见仁,痛下杀手。于是赵辉才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第四、围猎与猎物如果给吴显龙来一个判词,我愿意给出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原著中,吴显龙无儿无女。他对赵辉,其实是有真正的亲情的。比如当初给蕊蕊以捐款的名义汇钱,他是有拉拢赵辉的意思不假。可他对于赵辉的感情,也是真切存在的。但不断膨胀的野心,让吴显龙成为了一个凶狠的猎人,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他猎枪之下,唾手可得的猎物。“还是你心太软,那次要是把苗彻弄得再难看些,杀鸡儆猴,也没这些事了”。一是年纪、而是应酬多,吴显龙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在他解决掉苏见仁之后,就和胡悦一起,签了个器官捐赠同意书,说要在死后,把所有器官都捐出来。吴显龙,早知道,他不得善终。第五、因缘际遇——一场大火与另一场大火其实直到最后,赵辉都不知道,曾让自己性命垂危的那场大火,是吴显龙一手制造的。彼时的吴显龙,十六七岁。哀叹于自己凄惨的身世,决意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作为邻居的赵辉,就险些遭了殃,而奋不顾身救出赵辉的吴显龙,只是在赎罪而已。命运,就像是一次报应循环。44年前的那场大火,吴显龙自己没死成,却差点害死赵辉。到了44年之后,自知已经东窗事发的吴显龙和赵辉,彻夜喝酒,而在赵辉走后,一个烟蒂,引发了火灾。此时的吴显龙,因为醉酒,加上浓烟的作用,已经渐渐失去了意识。他想自救,却无能自救。这荒唐的一生,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