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理论文献片《寻找杨明斋》9月27日山东卫视首播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5日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山东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推出理论文献片《寻找杨明斋》,将于9月27日20点30分在山东卫视首播。本片以寻访为主线,艺术化、故事化呈现了杨明斋的活动轨迹、革命精神和对党的贡献。杨明斋是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讨建党大业时的翻译,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50多位党员之一,党的二大代表。但党的二大之后,他的历史轨迹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形象都以画像示人。他究竟去了哪里?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真实模样究竟怎样?《寻找杨明斋》摄制组历时数年,在国内和国外寻找到了杨明斋的历史轨迹和履历档案,并最终在俄罗斯发现他的照片,还原了其真实样貌,目前,照片展陈于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替换了陈列多年的杨明斋画像。

“奏响”鲜为人知的古田会议“序曲”,文献纪录片《新泉十日》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决定我们党命运前途的伟大转折,那么,新泉整训就是决定我们军队命运前途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是著名长征史专家,在他看来,发生在龙岩连城、鲜为人知的新泉整训在党史、军史上有着重大意义。而首次单独将这段历史全面、深刻呈现出来的四集文献纪录片《新泉十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2024年1月30日,四集文献纪录片《新泉十日》在福州举行了创作研讨会。包括徐占权在内,多位来自国内党史、军史以及传媒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主创代表,会聚一堂,深入探讨纪录片的创作经验与意义。钩沉重要历史填补史料空白“在几次有关红军历史的研讨会上,我都说‘你们不能忘记福建,福建是红军的再生之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纪录片导演夏蒙,多年以来创作了诸多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精品,《习仲勋》《山河岁月》《筑梦路上》《永远的军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红色题材文献纪录片响誉全国。谈起中国革命战争史,夏导如数家珍。“1929年对中国工农红军、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红军下井岗山时后屡战屡败,到了大柏地驻扎下来时,已经溃不成军,”夏蒙说,“当时,有些红军头上裹着湘南、赣南那带的头帕,有些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当时红军就没有自己的军装。直到打下龙岩长汀,红军才第一次发军装、军饷。”此次担任《新泉十日》艺术总监,夏蒙希望能为他视为“第二故乡”的福建尽一份心力——将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红军下井岗山后绝地逢生中的种种艰难曲折,尤以新泉整训为重点的这段非常珍贵却少有人闻的红色历史“复活”,填补这段历史无专门影像记录的空白。“1929年确确实实是决定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钟健英说:“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急需探索革命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毛泽东说,中国革命要‘上山’,要进入农村。而井冈山就那么一块地方,容易陷入包围,所以才有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这部纪录片是对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入新泉开展革命活动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馆长邓泽村说:“新泉整训践行了我军历史上刚开始最大规模的一次政治军事整训,直接影响到了以后历次的军事整训、政治整训。我曾将延安整风运动与新泉整训做过深入比对,延安整风运动很多做法在新泉整训时就有。”徐占权同样对新泉整训在党史、军史上的重要意义表达了高度肯定。他是《新泉十日》的受访嘉宾之一,对这部纪录片的整个摄制过程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这部纪录片是对新泉整训这段重要历史的高度提炼与生动还原,创造性地弥补了这段历史资料缺乏的状况,其主题立意、政治导向、历史真实是突出亮点。徐占权尤为强调:“这部作品正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要不要建立一支人民军队、建立一支什么性质的人民军队、如何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这三个根本问题。”近来年,龙岩一直致力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研讨会上,出品方代表之一、中共龙岩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杨溢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龙岩遍地都是革命遗址、革命旧址,处处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龙岩发展具有四大优势,排首位的就是红色优势。我们衷心期盼,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入挖掘新泉整训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激励全市广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闽西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汇聚强大精神力量。”中共龙岩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杨溢以视频连线方式参与创作研讨会50幅油画做“情景再现”艺术与AI让历史“复活”“相关历史影像缺失是《新泉十日》摄制时遇到的最大难题。”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洪雷同为出品方代表,他深知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是难啃的“硬骨头”,也因此对于夏蒙在艺术创作上的创新手法很是推崇。“夏导以他的个人魅力邀约到了沈尧伊老师专门为这部纪录片创作了50幅油画。沈老的作品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视觉表现风格,弥补了相关史料的缺失,还打开了作品的艺术审美空间,韵味无穷。而片中实景拍摄的画面精美诗意,与油画互为补充,令人更加感怀正是先辈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日的江山壮美、国富民安。”洪雷说。“沈尧伊老师曾为了创作长征主题的画作,用6年多的时间4次重走长征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颜梅作为沈尧伊的同事,提到了沈老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红军的深厚感情。也正是这份深情,沈尧伊不计报酬在耄耋之龄接下了这一工作量巨大的创作邀约,并以磅礴而生动的笔触、对历史的精细还原,用艺术的方式再现了这段历史。北京中视北方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节目总监、《新泉十日》总导演夏清,也非常感谢沈尧伊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为了进一步“激活”画作,夏清带领团队用AI技术对画作进行了智能分析,对当中的人物、植物、建筑和景观进行了分层,并让画面动起来。因此,平面的画作变得立体,情景更加鲜活,给予了受众更加真实、立体和生动的感受。艺术表现力之外,《新泉十日》坚持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义,以众多权威的采访实录、重要文献深入挖掘、红军指战员的回忆录、大规模实地拍摄等等,夯实了这部⽂献纪录⽚的基本内容,呈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如实反映了新泉整训的来龙去脉。“这部作品一大特点是细节化。比如,刚才夏蒙导演提到的红军的第一套军服在纪录片中亮相了,”颜梅说:“当时,红军用缴获的军阀被服厂的12部缝纫机一共缝制了4000套军服,设计上仿照了苏联红军的军装、列宁的八角帽。这套军服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而夏蒙导演在陈列馆中找到了,并用镜头为我们呈现了这一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油画、访谈、历史文献、博物馆文物等等这些信源形成相互佐证,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同时提高了在观众层面的说服力,”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福建省新闻评议小组成员吴鼎铭也对《新泉十日》的主题性、真实性、思想性表达了赞赏,特别指出其在叙事上的精妙:“这个片子有一个很大的亮点:以新泉整训为中心和线索串联起大柏地战斗、长汀战斗、白沙会议等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为观众展现红军艰难曲折的伟大历程。”历史关照当下思想照耀前程《新泉十日》绘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不仅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串联上,还体现在对革命前辈品格、作风的描摹中。“在这部片子中,我再次看到了我党、我军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的理想信仰、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调查研究。无论身处何地,他都首先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卫庶认为,《新泉十日》是“一部党和军队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的教科书”,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思想的震撼和启迪。作为《新泉十日》的指导单位之一,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从纪录片立项开始就非常关心支持这一项目。研讨会上,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伟泽不仅肯定了《新泉十日》的历史意义,也指出了这部纪录片所蕴含的对当下的指导意义。“这部纪录片,通过跌宕起伏的叙事手法,对历史进行深入还原,让新泉整训这段鲜为人知的党史、军史‘活’了起来。新泉整训强调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思政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等经验做法,对当下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刘伟泽认为,这部作品的推出是适逢其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古田会议召开95周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新古田会议’召开10周年。胜利从古田开始,历史从古田再出发,在这样的特殊年份,推出这部作品,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和缅怀,也是凝聚共识,为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献纪录片《新泉十日》将于2月19日、2月26日21:10在东南卫视播出。文献纪录片《新泉十日》纪录片《新泉十日》共四集,每集25分钟,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民主整军运动——新泉整训,创造性地弥补了这段重要历史资料缺乏的状况。这部纪录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北京中视北方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中共连城县委联合出品。编辑 | 何佳怡主编 | 张素桂监制 | 林凌

7次拿下收视第1,被赞最好的毛泽东青年演员,主席形象后继有人了

近日,由王伟执导,王仁君、宁理等主演的电视剧《问苍茫》迎来收官。作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重点剧目,该剧在央视开播以来反响热烈。收视上,连续14天收视破1,拿下7次黄金时段收视冠军,最高收视1.62。口碑上,豆瓣评分8.7,很多网友给出2023年度最佳、故事性强、画面好美等评价。甚至有人夸赞,完全可以比肩《觉醒年代》。就连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下场表扬,称赞这部剧为主旋律影视剧创作带来一阵新风。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还带动不少观众循着青年毛泽东的足迹游长沙。而《问苍茫》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剧集自身过硬的质量密不可分。从剧情上看,该剧承接《恰同学少年》和《觉醒年代》等,讲述了从1921年至1927年。从中共一大归来的毛泽东,带着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忧国之问,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故事。剧集以细腻而真实的笔法,把一系列历史事件生动立体地呈现在荧幕上。让不少观众感叹,这是真实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从演员上看,《问苍茫》在选角上向年轻化探索。白客、魏大勋、牛骏峰、郑业成等年轻演员均与“青年”二字契合,让主旋律作品有了更加年轻化表达。而作为《问苍茫》最重要的灵魂人物毛泽东,扮演者王仁君更是贡献出让人过目难忘的表演。被观众称赞为:目前最好的青年毛泽东演员。众所周知历史伟人不好演,王仁君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称赞,就足以可见他表演的精彩。下面我就结合《问苍茫》的剧情,和大家聊一聊王仁君在剧中的表现。和过去有关毛泽东的影视剧相比,《问苍茫》用了不同视角去讲述伟人故事。时间线上选择1921年到1927年,这一时间关于毛泽东的作品并不多见。《问苍茫》正好填补和丰富了这段历史,也是第一部全面、深度反映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故事的影视作品。人物塑造上,毛泽东不再一出场就是指点江山的伟人,而是当作中国共产党早期骨干的形象来塑造。而从先进思想的追随者到革命道路的开拓者,这一时期的青年毛泽东,在王仁君演绎下有了更加丰富的表达。他有热血感。《问苍茫》故事从青年毛泽东游水开始。在他看来,游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可以磨炼意志。但是洪峰汹涌,游水并不是一件十足安全的事,所以打鱼的老汉直言:你这个伢子,不要命了!刚下过暴雨,这江水这么急,你不坐船,偏要游水。可王仁君饰演的青年毛泽东却笑盈盈,不急不慢地回答:莫管这水呀有多急,只要摸准了他的脾气,照样有法子治它,好游的地方无趣。短短几句话,王仁君就把一个意气勃发、昂扬斗志的青年毛泽东形象立住了。后面在华实工人罢工失败,工人们对罢工行动开始动摇时,毛泽东站出来发表演讲。他告诉工人们,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让我们的呐喊、罢工和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段演讲中,王仁君台词铿锵有力、情绪饱满,演出了青年时期毛泽东身上的热血感与感染力。黄庞牺牲后,毛泽东为黄庞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追悼会。毛泽东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为公理而战,我们为正义而战,只要我们坚持,胜利必将属于劳工。演讲中王仁君这种充满热血和悲愤的力量,把毛泽东对恶势力的绝不畏惧、对革命信念的坚定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也有悲悯感。剧中为了更好发动工人运动,毛泽东深入矿区了解工人真实的生存环境。到达矿区后,透过毛泽东的双眼呈现出一幅矿工悲惨凄凉的图景。工作在随时坍塌的暗黑矿洞,吃的是馊米饭,住的是跳蚤床。更让毛泽东震怒的,是一位安源煤矿工人妻子的事情。女人丈夫死在矿井后矿区不赔钱,她只好带着三个孩子捡菜叶生活。为了不让大家靠近她,同情她,矿上还编故事说她是魔鬼,最后女人和她还未满月的孩子,死在了矿上的火车轮下。面对矿区的恶劣,毛泽东愤怒地说道,那些说她是恶鬼的人,比恶鬼还要恶。在毛泽东从上海回到家乡湖南韶山后,他接触的对象从工人变成了农民。和家乡农民交流后,地主的残酷剥削,农民的无地可种,再次深深刺痛毛泽东的内心。而不管是面对工人还是农民,毛泽东的内心也一层层裂变。从震惊、同情到悲悯,号召工人、农民站起来,谋取新生活的意愿也更加迫切和坚定。他更有烟火感。对观众来说,不少演员塑造的历史伟人都有距离感,可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却多了一份烟火气。剧中有增加了很多毛泽东的生活细节。比如冬泳种地、家人之间的互动、在上海工作时自己洗衣服的情节。还有妻子杨开慧出去上课,作为新手奶爸带孩子的各种慌乱。而和课本上历史伟人冰冷冷的名字相比,剧中王仁君更是让毛泽东充满充沛的情感。工人运动中,黄爱和庞人铨遭到迫害,听闻这个消息毛泽东明显怔住了。确认消息后,他的眼神中满是悲伤,甚至一瞬间就变红,眼眶中蓄着泪水。妻子想要拍张全家福,由于组织规定不能留下私人照片,所以毛泽东不能入镜。面对妻子和孩子独自拍照,王仁君通过动作和表情,释放出对家人的愧疚、理解和深情。蒋先云英勇牺牲,毛泽东看到对方寄给自己的绝笔信时,豆大的泪水打在纸上。还有马日事变后,革命形势愈发严峻,毛泽东站在江边,用一首《菩萨蛮·黄鹤楼》宣泄心中的愁闷。王仁君通过这些日常和情绪的表演,更好展现了伟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缩短了伟人与观众的距离感。除此外,王仁君更是演出了青年毛泽东笃定坚韧,永不服输的精神气。剧中毛泽东提出建立自修学院,发展更多爱国有志青年,可面临没地方、没经费等问题后,不少同志都有所为难。只有青年毛泽东笃定不放弃,且积极想办法,最终一步步让自修大学从蓝图落地为现实。为了更广泛发动工人运动,毛泽东提出联合、改组湖南劳工会的建议,一旁的人坦言,这是块“硬骨头”。但毛泽东并不畏惧,他先去与黄爱、庞人铨单独会面。在对方提出“你当过工人吗”的质疑后,他便去安源煤矿实地调研,了解工人生存情况。华实罢工失败后,他在劳工会大会上向工人们更加清晰生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最终湖南的工人阶级迅速觉醒,迎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南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而在王仁君的精彩演绎下,毛泽东的人物形象也在一个个的历史瞬间,鲜活起来。也让观众看到只有这样的毛泽东,才能披荆斩棘,带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站起来奔向新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问苍茫》并不是王仁君第一次扮演毛泽东。早在《古田军号》《1921》《中流击水》《浴血荣光》中就扮演过毛泽东。算上这一次,王仁君前后饰演毛泽东五次了。而从电影《古田军号》首次扮演毛泽东的质疑到如今《问苍茫》中被认可,靠的就是王仁君的用心和努力。在王仁君看来,塑造人物并非模仿人物。伟人的影像资料、著作是塑造人物重要的基础,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停滞不前,只模仿伟人的口音、招牌动作,是没办法传达伟人精气神的。所以在观看大量毛泽东资料后,王仁君通过一部部作品开始摸索出自己的呈现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些积累和沉淀,在《问苍茫》中王仁君的表演才能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把青年毛泽东演得如此传神,成功地接过古月、唐国强的班,为主席形象注入新的生机。王仁君曾经说:饰演青年毛泽东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耀,对角色的塑造也是他自我成长、历练的过程。如今40岁的王仁君,正值一个男演员的黄金期。希望他带着初心和精气神,在未来的作品中,给我们展示一个更加生动鲜活的领袖形象。青石电影|小猪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